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外档案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我国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间逐渐发生了交流与对话。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档案学界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60年代提出的‘档案形成规律理论’与外国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什么不同呢?我看没什么本质区别。”①也有的学者提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非文件生命周期理论”②。同是文件、档案管理的指导理论,我认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一共性论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2.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都产生于上世纪中叶。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遵循‘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已成为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经过几代档案学者的不断发展创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成为世界档案学界影响最深远的理论之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然而由于不同的国情,“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件(1)运动理论是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档案界,还是国际档案界,都似有这样一种认识:文件运动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等同.提起文件运动理论就想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文件运动的全部.虽然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客观上也揭示和描述了文件运动的情形,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我国档案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或说部分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文件运动形式是丰富的,绝不仅限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文件运动形式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描述的以外,还客观存在有其它类型的文件运动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如果我们始终囿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那么必然会得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如文件运动的回流等,或者根本无法清晰地解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4.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而提出的。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对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中期,欧美档案学界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几乎与此同时,我国档案学者也提出了"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者在论述文件、档案运动的阶段性及价值变化规律上有类似之处,但又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对两种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中国化了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该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笔者在1996年至1999年,曾陆续发表了5篇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章①.由于笔者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因而很自然地就被概括为"反对论"②.其实,笔者的本意并非是要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认为这一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我们对这一理论不应作过高的评价.后来,由于档案学界有较多的学者认同并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肯定论"无疑占了上风.档案学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争论获得了真正的解决.纵观争论,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学院派的档案学者倾向于肯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从事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者则倾向于否定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获得了进入中国档案学领域的入场券并占有了一席之地","完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土化的过程"③.笔者不禁要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真的已经中国化了吗?  相似文献   

7.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各自原产国档案学史上占据基础理论地位的两大重要理论。本文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从而对其发展和理论创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丁璇 《浙江档案》2005,(11):4-5,3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产生手上世纪中叶,这两种理论的诞生在世界档案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奠定了现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将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件生命周期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以来,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了其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纸质文件档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电子文件的普及与管理挑战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被认为更适合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为此,本文试图对欧美和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一分析比较,以便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进行电子文件管理。一、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件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1.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研究。在西方各种档案学经典论著中 ,无一例外都是以对文件运动规律的论述作为立论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是对文件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近年来 ,电子文件的兴起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冲击 ,最有代表性的是“文件连续体理论”。2.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传入 ,我国的档案学者开始学习和吸收这一理论 ,并结合我国的文件、档案管理实际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何嘉荪等人提出的文件运动理论模型。关于科技文件运动规律的研究。当前 ,国内在运用文件生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否及如何结合我国实际的问题,在我国档案界引发了不少分歧意见。有人认为,该理论存在局限性,不宜评价过高;有的认为,它对中国不适用,不宜“中国化”;还有的认为,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理论,故而没有必要再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它最多只有借鉴意义;《档案学通讯》1999年第1期上发表的刘东斌的《试论档案运动周期与档案价值周期——兼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适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以下简称刘文)更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仅仅是文书学范畴的理论,并未揭示档案的运动规律,因而提出了“档案运动  相似文献   

12.
杨玉贤 《兰台世界》2006,(12):51-5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档案学家对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它被欧美档案学界誉为“构成现代档案学的基本里程碑之一,是现代档案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我国档案学理论和实践,来认识和评价该理论,希望能够用来指导我国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文件产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所谓文件生命周期,即是文件从其产生经过现实执行效用的实现而被暂时保存起来,直到全部使用目的已经达到再无价值而被销毁,或者因为还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转化成档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档案学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records相关术语的翻译和解释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对文件连续体理论中records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在重新梳理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相关术语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中records相关术语存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与无限的“时空延伸”之分、具化与抽象之分、单一与多元之分等区别。同时,从管理历史和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其含义在不同时代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叠,并在未来有趋于一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形成规律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档案形成规律的名称与内涵、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档案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电子文件(档案)的形成规律等,文章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谈谈“文件论”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所谓“文件论”,就是有关文件的理论。它主要是研究文件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与运动规律,文件的综合管理以及与档案关系的理论。张昌山在《略论“大文件学科”》(《档案学通讯》1997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新的文件理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种:一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是国内学者提出的‘文件论’。‘文件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综合起来看,‘文件论’既从纵向描述了文件运动的过程性、阶段性及互动性,也从横向考察了文件现象的多样性、多元性和普遍性;既从表层肯定了文件存续所必需的体式与程序,也从深层揭示了文件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理论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档案学者研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下简称两论)形成了许多观点,并展开了论争。其实,这些论争归  相似文献   

17.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现代档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文件从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人的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对文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与抽象总结。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做好档案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传播较为热衷,而对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则颇为冷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是分属于两个相邻学科的理论,但两者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从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看,"档案生命周期"要远远超过"文件生命周期";从"生命周期理论"的本意出发,研究只能前移而无法后伸.  相似文献   

1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档案学理论的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档案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面临着补充和修正。如何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我国电子时代的档案工作相结合是今后理论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论电子文件的螺旋式生命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档案管理》2003,(1):15-17
关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讨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但直到目前也还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1关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依据和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相对于电子文件的载体形式来说,具有实物形态和非数字格式的文件可以称为传统文件。人们发现传统文件运动过程存在周期性,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文件周期讨论。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力浦·C·布鲁克斯在《我们应当保存什么样的文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1950年伦敦大学的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生命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