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诚信社会,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大学生失信现象屡见媒体,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高校等多方面;从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的表现和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守则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诚信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如何进行诚信建设、构筑诚信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诚信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良好的社会诚信机制总是与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对一些失信行为,除了法律规定的处罚以外,必须建设完备的失信惩罚机制,让不讲信用的人和企业被社会所不齿或唾弃。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62):174-175
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德之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所渴求、社会所呼唤的道德规范,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有些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非诚信行为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受到影响,特别是小学生,对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教育受到严峻考验,家长、学校、社会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诚信教育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并且要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乃至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守则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诚信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如何进行诚信建设、构筑诚信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诚信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良好的社会诚信机制总是与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对一些失信行为,除了法律规定的处罚以外,必须建设完备的失信惩罚机制,让不讲信用的人和企业被社会所不齿或唾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学生诚信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熏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育诚信美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就业主体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学生诚信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熏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育诚信美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就业主体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9.
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然而 ,近年来 ,政府失信、商业失信、金融失信、证券失信、医药失信、学术失信的事件频繁发生、不绝于耳 ,使得不少人感觉到我国正在遭遇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初期曾经出现过的诚信危机。这场危机来势之猛、影响之大 ,就连一向以“象牙塔”著称的高等学校也难以幸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素质低下、缺乏诚实信用品质的缺陷开始凸现。小到照抄作业、旷课撒谎、大到考试作弊、涂改甚至伪造学籍档案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如何…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的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诚信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诚信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持续关注的焦点。学术失信是指在学术情景中蓄意进行欺诈与作弊的行为,是个人利益和诚信道德价值权衡的产物。当今,大学生的各种学术失信行为呈蔓延趋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原因,并探讨了美国治理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诚信亦或失信外化为行为选择,内化为心理反应。网络失信行为的产生究其心理诱发机制是由于对网络诚信的认知偏差、诚信需求错位,信息反馈不全而形成的错误认识。基于网络诚信是一种积极心理资本,积极情感体验以及亲社会行为,积极心理学介入成为一种可能。从强化积极的网络诚信环境认知、搭建网络诚信的三助体验平台、构筑网络诚信共同体三方面推动网络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3.
张丹萍 《职教通讯》2012,(29):57-60
人无信不立,诚信被视作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然而许多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却出现了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毁约等诸多失信行为,分析此类现象,会发现失信行为的主体有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解决诚信问题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各个行为主体需要共同努力,学校需要加强校园诚信教育与就业指导,企业则需要完善自身的招聘制度,社会则应该规范就业市场,只有多管齐下,才是解决高职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许多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中学校园,学生中的诚信意识也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诚信的失落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诚信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诚信失落的原因应从利益驱动、社会调控的缺陷、政府失信、道德建设中的偏差以及道德观念自身的矛盾冲突等层面进行探究,要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对道德主体的外在约束和诚信意识教育.使自律与他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失信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诚信和道德问题,更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社会失信行为具体表现在信息控制、身份管理以及任意违约等行为.文章分析了造成失信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失信成本(C)的降低、失信收益(Q)的提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失衡、工具理性的驱动.同时,从高校、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职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本文在明晰会计诚信的概念后,从独立性,失信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会计失信的真实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强化诚信教育和舆论监督在内的几个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法.旨在为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考试诚信建设是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将博弈论引入考试诚信现象分析,研究考生与考务人员之间的相互行为决策,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结合实例,分析考生考试失信现象及失信行为选择的机理,提出减少考试失信行为的4点建议:加大考试失信行为的成本,加强过程性评价,加强对考生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完善巡考、监考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弄虚作假、行骗欺诈、违约失信等诚信缺失和不诚信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和诚信问题令人担忧,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正视矛盾,分析原因,从长从细考虑,着力构建诚信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体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诚信则兴,失信则衰。信用缺失构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瓶颈”,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倡导诚信,重建信用,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以汕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为依据,阐述失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汕头市“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举措经验,同时得出几点启示:一、信用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二、“诚信立业发展,失信受损衰败”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阳光政府”领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