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尚书先生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从1998年开始,将其研究重点逐步转移于宋代科举与文学,并陆续有专题论文刊出,颇得到学界的关注,我也间有研读。现在祝尚书先生将这二十余篇论文结集,正式题署为《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因我过去曾撰有《唐代科举与文学》,祝先生视我为同道,故特邀我作序。我长期在中华书局工作,祝先生于数年前已在中华书局出版其所著《宋人别集叙录》、《宋人总集叙录》,近年来我又因受学界友人委托,计划编纂一套较有规模的《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两宋部分约请祝先生主持,因此可以说,我们确有学术…  相似文献   

2.
《俗海三部曲》是叶大兵先生的三部文集,汇集了他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文章150多篇共130多万字。对这样厚重的三部文集,他自己说:“这在历史长河和民俗  相似文献   

3.
李觏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李觏评传》肖冬松由姜国柱教授所著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七十五卷《李觏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纵览全书,深感是一本阐扬传统文化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上乘之作。此书内容和形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举其大要,约有以下几点。一、拓...  相似文献   

4.
笔者按 本文为拙著《李德裕年谱》增订本将于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所写的一篇“新版题记”,概述此次重印时对出版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的旧著作了哪些改正 ,增补哪些材料 ,这也是治学进程中的自我检核 ,表示一种负责的态度。这一“新版题记”作于 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7月 ,我自台湾清华大学讲学回来后再看一遍校样 ,有所感慨 ,于是又写了一篇“补记”,附于文末。 2 0 0 0年 6月 ,我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所作的序中 ,曾对吴承学先生来信中所说的“学者在这里想真正做点学问实在具双重的困难和压力”略表…  相似文献   

5.
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今日中国》中文版是在宋庆龄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于1980年10月创刊的。本刊前副总编沈苏儒先生在《怀念与祝愿》这篇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缅怀宋庆龄逝世9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刊中文版的创刊是她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由于家庭的、历史的原因,她对海外华人、华侨有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读着徐刚先生的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成长起来的。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份量的对生态高度忧思、极度关注、时刻警醒人们的一篇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后来,我又读过李青松先生的好多生态文学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写北京公园里的笼鸟文化的作品,题目是《鸟语落寞未成歌》,描写的是现在的水泥、楼厦之林里,寂寞的花开、落寞的鸟语。这些作品影响着我对林业的钟情、热爱,对生态的忧思,给了我很多思想上的积  相似文献   

7.
一、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意识:“史识” 就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就个人的学术道路来看,我以为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更能够代表他的水平和功力。《中古文学史论》不仅在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于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实践,在近代学术史上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我在这里无意判断这两本书的价值,我只想围绕《中古文学史论》,探讨一下王瑶先生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思考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实证精神和方法的一些努力,并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把田仲济先生写于1932年至1949年的杂文作品称之为“鲁迅式杂文”,是因为田仲济创作杂文的缘起及过程都是接受了鲁迅的影响并有意学习鲁迅,无论从干预生活的广阔、抨击时弊的激烈及学识素养的博大精深等方面考察,都接近鲁迅。 田仲济先生创作于这时期的杂文,收在《田仲济杂文集》中的共有212篇。据作者为这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因为不久前我写过一本《曾宓评传》的缘故,《文化交流》杂志于曾宓先生在浙江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展出作品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的前一天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够就此写一篇文章。当即与曾先生联系,可是曾先生表示最好不要写。这是因为曾先生一直很低调,不想就此事来一番操作,他是真诚的。之所以还是动笔,一则因为《文化交流》杂志的编辑是我十多年前就很熟悉的老朋友,再则这是文化杂志内容的需要,我不动笔杂志照样也会刊登这方面内容的文章,何况艺术家捐赠作品给博物馆是艺林佳话,在当下这样的环境里是很需要大力弘扬的事情。3月15日,…  相似文献   

10.
说起来,我已经见过孔祥楷先生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孔氏南宗家庙祭祀大典上,孔先生站在台上,深情且有力地颂唱《大同颂》。旁人告诉我,这是他亲自为《礼记大同篇》所谱的歌曲。那次以后,一个多才多艺、饱读群书的奉祀官留在我的印象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