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牙签”     
悄悄告诉大家,我有一个有趣的外号——“牙签”。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太好吃零食,身体纤细瘦弱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3.
题目:商家购进5000多根牙签,为了方便销售,可按六种规格分成小包。如果10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9根。如果9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8根。第三、四、五、六种的规格是:分别以8、7、6、5根为一包,那么最后分别剩7、6、5、4根。商家购进牙签多少根?分析与解:根据已知条件,如果借来1根牙签,这些牙签就正好能被10、9、8、7、6、5整除,这六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4×7=2520。现在把借来的1根还去,剩下的数2519正好是符合包装条件最小的数,但由于商家购进的牙签是5000多根,所求的数是2520×2-1=5039(根)。答:购进的牙签是5039根。想一想,要是商…  相似文献   

4.
5.
让牙签立在线上,甚至滑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下面我们就要让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让牙签"走钢丝"!一、材料牙签一根,软木塞一个,线一根,餐叉两把。二、方法1.把牙签一头插在软木塞底部的中心点上,然后请一个同学用手把一条线拉直,你再试着把牙签没插入  相似文献   

6.
说“牙签”     
袁逸 《教师博览》2012,(5):55-55
《鄞县志》有载:该地世家大族史氏,家藏“牙签最富”。史氏在南宋居相称雄,盛极一时,民间有传说。全国的中秋节都在八月十五过,而宁波的中秋节则一定是在八月十六过的。其所以有别于各地,乃是当年为了等候从京城临安赶回来过节的史相国,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学生们正兴奋地做着物体沉浮的实验,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课前为学生实验准备的十几根竹牙签中的二根突然沉在了水底,出现了牙签在水中沉与浮两种不同的现象。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这是怎么一回事呀?”“这牙签在水里到底是该沉还是浮呀?”“老师.你给牙签施了什么魔法呀?”“这沉入水里的牙签可能是不合格产品,伪劣商品!”……学生们变得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8.
你信吗?牙签也知道糖好吃,肥皂不好吃!牙签真的那么聪明吗?试试看吧l一、材料糖1块,肥皂一小块,牙签数根,碗2只,水。  相似文献   

9.
十二音作曲法是西方现代音乐中重要的作曲法之一,它废除了传统调性音乐中的中心音的重要性,打破了流传数百年的作曲技法,从根本上摆脱了调性的束缚,开辟出新的音乐天地。十二音作曲法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建构音乐的方法,它标志着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和“社会性的存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宏观视角探求十二音技法(twelve-tonetechnique)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对20世纪的这一典型的音乐现象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小数除法”这单元的练习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上图):(1)平均每个西瓜多少千克?(2)每千克西瓜多少元?(简称“西瓜问题”)结果这两小题全部答对的学生还不到50%,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最基本的送分题却成为学生集体丢分的难题。于是我对这两题的  相似文献   

11.
直面问题:小数除法这单元的练习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上图):(1)平均每个西瓜多少千克?(2)每千克西瓜多少元?(简称西瓜问题)结果这两小题全部答对的学生还  相似文献   

12.
13.
实验材料: 一盆清水、牙签、方糖、肥皂。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上好一节校级公开课,笔者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大胆借鉴高级教师的优秀教案,并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出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笔者认真揣摩了教案里的每句话,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舞台,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殿堂,更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学生性格、人性的养成的圣殿。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一家小学当老师时,班上有一位女生叫阿珍,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后进生"。她听课时反应不快,而且理解力不强。其他同学听过一次就可算对的题目,她可能要做好几次才能算出来。不过,所有老师包括我在内,仍然很有耐心地教她。我和阿珍的父母聊过这个情况。我觉得很抱歉,尽管已经努力了,但无法让她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一次数学课中,我给二年级的孩子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光明小学二(1)班一星期收集废旧电池8个,二(2)班收集的是二(1)班的2倍,二(2)班收集废旧电池多少个?这原本是一道较简单的数学题,学生很轻松地就把它做出来了。可正当我准备接着往下讲题时,有一位孩子举手提了个“节外生枝”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废旧电池呀?”我对这个孩子的勤学好问表示赞赏,但又认为这是个比较容易的常识问题,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孩子。可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8.
在一堂数学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创设情境后,我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3-9",然后让孩子们借助小棒摆一摆,接下来就进入了汇报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回答. "因为9+4=13,所以13-9=4.""我把13看成10和3,10-9=1,1+3=4.""把9看成3和6,13-3=10,10-6=4."他们的算法可真不少,我肯定地点点头,刚想按照设计好的环节往下讲时,忽然发现一名女生想举手可又犹犹豫豫地缩了回去,她是我班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难道她还有其他方法吗?这可是鼓励她发言的好机会呀.于是,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就要说出来,说错了也没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晶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下午放学时她和同班几个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校门,突然玉梅大叫起来:“我捡到钱了!”她们几个赶紧围了过去。看到玉梅只拣了一角钱时,同学们大失所望散开了。尽管玉梅提议明天早上交给老师,但很快遭到否决,因为孩子们认为六年级的大同学再做这种事别人会笑话的。结果,玉梅把这一角钱踢飞了。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沸沸扬扬的“一元钱事件”——李先生夫妇带着10岁的儿子在扬州万家福商城门前拾到一枚一元硬币,妈妈鼓励孩子把这枚硬币交给警察叔叔。孩子看到附近有“警察叔叔”在维持交通秩序,就把硬币放在他手…  相似文献   

20.
“扩招”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现象,从大学扩招到中学扩招,甚至到初中、小学、幼儿园,可以说凡是有条件的,都在进行扩招。那么,“扩招”之后学校的办学效果如何?“扩招”之后地区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能否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