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县级区划为标准对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进行四分类纵向划分,并以四川省成都市市辖区某地方高校为例,以历时15年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发现,通过高等教育实现的就业大多遵循向上流动或至少平行流动的逻辑,学生就学流向与就业流向共同影响着终极流向。从纵向流向结果分析,就学地就业和生源地就业是两种主要就业方式,来自四川省的生源比例和在四川省就业的就业比例在整体中都占绝对多数;但在四川省内部,就学时以成都市辖区为中心由内而外地圈层式递增,以向上流动为主,而就业时则以成都市辖区为中心由内而外地圈层式递减,以平行流动为主;最终,大部分学生通过就学和就业的综合作用实现向上流动或至少平行流动。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就业是民生之本,让劳动者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通过鼓励创业,不仅可以起到扩大就业的效果.也可以改善就业的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大学生就业全面服务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以及“平民化”就业的社会现实机遇,帮助他们调整好就业心态,把择业的视野投向广大的基层,并为他们去基层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积极地进入就业的竞争与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研究》2006,(1):60-60
为使更多毕业生能在择业前切实地感受就业,更加有效、准确地实现就业,东北师范大学探索出一种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即“体验式”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于杰 《西北职教》2005,(5):24-2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实现就业。一方面是学校通过劳动力市场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用工单位的要求.涵过推荐实现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是学生本人在劳动力市场通过自主双向选择来实现就业。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特点去正确、客观地树立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方向,提高应聘时的应试技巧,加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已成为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老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政府角度讲,是指以国家发展的全局为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达到“人尽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就业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关键性因素。高校就业支持系统就是通过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协调努力,使高校毕业生从“待用之才”转变成“有用之才”,实现“人尽其才”的高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大学生如何在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校教育体制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下更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预测就业政策走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以期实现理性就业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就业乃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项战略举措,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很好地促进了个体职业的社会化,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当下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9.
黄敬宝 《高教探索》2007,(4):117-120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其就业结果的关系进行抽样调查。回归模型表明,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意愿、采取积极的就业行动,以更好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结合新形势下的社会现状和毕业生特点,梳理主动、被动两类“慢就业”学生群体及其在就业工作中的各方面具体表现,分析社会、家庭、求职技能与学生心理四个层面的相关因素,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毕业生“慢就业”全过程精准帮扶提升路径,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引发的思考王松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由国家统一分配逐步转入“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就业新机制,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新的就业方式正在健康地发展着。“双向选择”和“供需见面”主要是通过洽谈会形式实现的。这样,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前主要的心理障碍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目前已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就业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大学生在就业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心理准备,就能减少心理压力,顺利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3.
曾志海 《双语学习》2007,(8M):111-111,114
就业是技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指导包含就业指导,但不是单纯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怎样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特性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主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预定的目标,这是重要的前瞻性、基础性工作。只有这个工作做好了,就业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常兵 《成才之路》2023,(12):37-4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促进高职学生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导致学生对就业产生误解,这也是学生“慢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应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方向出发,改变原有的就业教育理念,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不断改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探讨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如何更好地实现就业,并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就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劳动者更好地实现就业。本文从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获得就业服务、就业保护及社会保险角度探索其就业保障问题,旨在促进其有序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05,(4):42-42
今年春节刚过,家住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金庄村的失地农民李男喜兹兹地拿到了大展电路公司的录用通知书,正式成为一名操作工。到目前为止,苏州高新区“3545”以下的40840名失地农民中,已有40830人像小李一样跳出农门实现了就业,占“3545”以下失地农民的84%。这是该区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着力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所取得的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信息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是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科学合理地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实现就业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对城乡新生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追加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延长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的压力。主要任务:将城镇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并有就业愿望的青年组织起来,要求他们在就业前,参加1至3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参与市场竞争、就业上岗做好准备,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实现就业,同时,有步骤地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并准备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进城…  相似文献   

19.
外派劳务培训是促进境外就业的必要手段。以境外就业形成的良好预期为学习动机驱动的切入点,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目标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处理和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则有助于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控制,从而保证了培训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学校职业指导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面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影响,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难的原因,探讨提高就业率的措施和办法,期待毕业生就业指导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校毕业生资源,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