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无处不在”,这旬广告词,大家都不陌生。确实,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广义地来说,不仅仅是指互联网,也包括手机信号网络、手机wap网络和传统电信网络。这些网络的规模是惊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2008年7月,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3.5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08亿。网民数量达到2.53亿,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7305万人。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特色突出,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电子商务都呈喷涌状发展,网络舆情热点接连不断。展望2013年,互联网会有哪些热点和期待,本刊特约请作者进行预测。来自2012年底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5亿人,同比增长44.1%,总规模达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1.38亿,同比增长196.1%。中国网上银行账户和网上银行用户分别达1.9亿和1.87亿户,即时通讯用户达4.59亿人,社交网  相似文献   

3.
一、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国际大家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为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位,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4.
谢湖伟  刘旺喜 《传媒》2013,(1):62-64
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2012广东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5亿人.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0.2%,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多.这一年,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加明显,"水泥+鼠标"已成为互联网融合、改造实体经济的新趋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336亿元,第二季度为2684亿元,第三季度达2943亿元,同比增长均在40%左右,"双11"的网络促销更是创造了中国网络购物的记录.2012年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和使用的普及,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微信为标志的各种移动产品应用璀璨夺目.本文将用9组数字来盘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12年.  相似文献   

5.
孙建国 《新闻传播》2009,(11):68-6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领跑全球互联网。与之而来的是,网络舆论也渐成气候,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保证网络舆论的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而维护网络舆论安全,重点是对不良网络舆论的防控,消灭其诱发基因。那么诱发不良网络舆论的原因有哪些的呢?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年,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本文基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库统计数据,对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网络舆情热点进行监测与分析,试图从舆论平台、舆论主体和舆论话题等多个侧面,对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进而对未来的中国网络舆论场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研判。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发展十分迅猛,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网站就达到了287万个、网民3.1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目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舆论传播也产生了根本改变,舆论与网络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到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网络舆论工作者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强大。  相似文献   

8.
国际电信联盟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20亿人,手机用户则超过50亿人。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称,在2000年,全球的手机用户只有大约5亿人,互联网用户也仅有2亿5000万人。但此后,全球的手机和互联网用户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到了2010年底,这两者的数字已分别达到52亿8000万以及20亿8000万人。  相似文献   

9.
陈相雨 《当代传播》2022,(6):16-20+28
围绕互联网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实践演进,为党在这方面的思想理论新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作的贡献。在新时代,围绕互联网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了“互联网过关论“”党管新媒体论“”新兴媒体发展和网络传播规律论“”网络空间健康论“”网络群众路线论“”网上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论“”网上网下同心圆论”等创新论断。可以说,围绕互联网,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实现了全方位创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于2007年11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球上网人数显著增加,网民总数已从1997年底的70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亿人。其中,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达到2.1亿人,其次是中国,为1.62亿人。可见,网络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深刻,因此,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日益成为  相似文献   

11.
据《电脑业年鉴》统计,2004年9月全世界共有9.34亿人经常上网,约占全球总人口(按60亿人计)的1/6。有专家预测。到2007年全世界将有13.5亿人经常上网。2004年我国上网人数达9400万,预计2005年这一数字将达1.2亿。网络人口的增长和规模是保证网络媒体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当未来全球更多的人参与互联网之中时,当更多的信息和知识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时,其影响力必将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杨萍 《传媒》2014,(16)
正微博是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播共享的互联网平台,目前,我国新浪微博使用人数已超过6亿人,由此可见该"微"媒体的影响力。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巧用"微关系",传播正能量。 通过互联网传播正能量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利益分配失衡与社会迅猛发展等众多社会不公平现象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与问题激增,使弱势群体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权益被他人剥夺,这种感觉很可能会诱发弱势群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带来舆论环境重大变化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迎来"移动"时代.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未来10年,互联网将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从手机网民的成长速度可见一斑: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2.33亿,2010年底增至3.03亿,而到2011年4月底,这一数字已跃升为4.77亿.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出现裂变式发展,带来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网络互动功能凸显.每一个终端用户都可能成为网上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这一重大变化,给我国新闻信息传播体制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政府有效引导和管理网上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高速的移动网络和强大的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享受丰富的数据业务和互联网服务内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8.28亿,移动互联网的全民化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传播变革,也为出版行业带来许多挑战,大量的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便是一项重要的挑战。信息网络传播侵权已引起相关产业的重视。不久前,多家网络视频企业发起"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联合起诉部分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视频盗版和盗链行为。2013年第六届中国版权年会也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版权运营与保护"作为论坛主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据工信部《2013年3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接人数8.17亿.今年第一季度,手机上网用户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净增3905.8万户,总数达到7.88亿户,占移动互联网用户比重达到96.4%.无线上网卡用户增速继续放缓,净增仅10.4万户,同比增长0.7%,预计无线上网卡逐步会被手机上网用户替代,即将进入下行通道. 此外,随着3G电话用户渗透率提升,利用3G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日益突出,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接人流量占比已达50%.  相似文献   

16.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9,(15):23-24
从1994年4月20日全功能接人互联网算起,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15年的历史。可以说,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一点可能与一些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最明显的是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可以让高官下台、让一些案件重审、让贫困的病人得到求助、让芙蓉姐姐等平凡的个人走红成名……  相似文献   

17.
徐劲  朱青 《新闻世界》2014,(3):122-123
2012年中国网民增至5.13亿,互联网管理工作中内容管理目益重要。除了明显违规的网络出版物,一些对青少年价值观具有负面影响的出版物在互联网内容管理工作中不易被察觉。本文通过对三篇网络帖文的分析,认为我们要警惕这种网络出版物带来的不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中国网民增至5.13亿,互联网管理工作中内容管理日益重要。除了明显违规的网络出版物,一些对青少年价值观具有负面影响的出版物在互联网内容管理工作中不易被察觉。本文通过对三篇网络帖文的分析,认为我们要警惕这种网络出版物带来的不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字传媒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始的。中国第21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07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达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已达2.2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由2006年底的10.5%增至16%,超过了创新扩散普及率临界点(10%),预示着互联网普及率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志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云传播等先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报纸作为主要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算起,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走过20个年头。2013年我国网民人数已突破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5%,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电视、报刊和广播则退而次之。互联网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