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朝阳 《教育》2009,(4):11-11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代表委员就破解这一难题献计献策,亮点多多。我以为其中最有新意的一点,是会内会外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呼吁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学科专业调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当然更有治本的色彩,但恐怕也有一个过程。而且,即便大学生都“适销对路”,实习环节也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助于缩短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不适期。  相似文献   

2.
滕朝阳 《教育》2009,(2):52-52
虽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名言,至今仍振聋发聩,但对过去、对历史的健忘,仿佛是全世界的通病,或许竟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亦未可知。  相似文献   

3.
两会期间,大学毕业生就业再成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其中,大学生淘粪工与蚁族现象,可谓今年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大“热词”。  相似文献   

4.
工作了近一个月,却拿不到工资。一说起来,小芳就忍不住怪自己:如果事先跟老板谈好待遇问题,现在就不会烦恼了。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对缓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关键主导作用。高校必须顺应就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抓好顶岗实习这一有效教学环节,并通过顶岗实习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苏委员为大学生就业想点子提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实习再就业 建议一 设立"政府实习岗"行不行 王汝成: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汝成提出,政府机关可以设立些适合大学生锻炼的"政府实习岗".  相似文献   

7.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省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总量逐年走高.而社会就业需求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增大学生就业供给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平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入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较大。高校设置学科专业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应满足学生的需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9.
10.
安徽高教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啸 《教育与职业》2006,(27):36-37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毕业生的就业密切相关。目前,安徽省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丈章从调查研究入手,对安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总量将达到611万,其中贫困大学生约占30%左右。贫困大学生因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整体上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分析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竞争力的意义、措施,并就阻碍贫困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心理成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教师》2016,(32)
文章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就业实习对毕业生求职工作的影响意义以及双选会形式的重要作用入手,对三者之间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学术探索。作者指出,就业实习工作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进了学校就业工作水平,同时双选会形式对中高年级学生就业实习及就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最后总结相关成功经验与有待解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关注市场、注重实践,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压力在逐年增大,烟台大学建筑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的必备经验与必经之路,实习生也逐渐成为企业与单位重要的劳动资源以及后备人才,所以研究单位接受实习生的用意、大学生实习的目的以及大学生本科期间寻找实习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分析大学生毕业实习在提升就业技能、指导职业定位、开拓就业市场、客观评价学生等就业方面功能的基础上,列举现实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实习在观念、体制和相关保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科学的解决途径,以有效发挥毕业实习对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实习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接地气"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日渐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推出了诸如"小学期"这样的教育形式,但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重理论轻实践"的大学教育而言,让大学生实习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其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学生,提出"PIS"新概念,并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纬度综合考察、探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方法、路径,重点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特点和结构,以期使注重培养自身的可迁移技能,获得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孙南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64-166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其中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是重要的内在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摆正就业心态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