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湛 《大理文化》2010,(7):78-83
我的故乡,位于滇西北云岭金沙江间的河谷地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除了一条从思茅普洱沿哀牢山的崎岖山路蜿蜒北来,经大理丽江直达西藏的一条仅能走马帮的茶马古道与外界维系之外,实在是偏僻闭塞的边地。这样边远荒蛮的  相似文献   

2.
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 缺少野生动物的山野,还是让人敬畏的山野么?听不到野生动物叫声的故乡,还是充满希望的故乡么?当有一天我在异乡扪心自问之后,便免不了追忆那些印象深刻的山野动物,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表达我离乡进城多年之后...  相似文献   

3.
事实证明,照顾我那体弱多病的母亲是非常困难的。我住在离我母亲1700英里以外的地方。我的刚刚成立的家庭也需要有人照料,因此,我每个月只能抽空去她家住上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父亲与月亮     
小时候看到月食,心里就特别恐慌,恐惧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会慈祥地对我说:"那是天狗吃月亮."接着,他便拿出那只心爱的猎枪朝天鸣放,意在赶走那十恶不赦的天狗,不让它把月亮吃掉.那时的我当然是接受了父亲的说法,因为在我心目中,父亲所说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5.
我待箜篌引     
半夏 《大理文化》2014,(3):24-32
正1那天,班主任秦老师让一位同学来叫我,要我去他办公室。同学是在二楼水房里找到我的,我正在那洗衣服,时间是晚上10点来钟。毕业班同学通通住在三楼,今天三楼无比喧闹,同学们哭哭笑笑的都有。我不想见任何同学,待在宿舍里我不知道能干什么。晚上七点正,高考分数网上开查。我一直在二楼水房的平台那手洗一条牛仔裤,才穿了两三天便换下来的,它其实还算干净。牛仔裤揉搓好了,在漂水,掉色严重,水一直蓝,漂也漂不清。  相似文献   

6.
一块被祖辈翻挖了无数次的山地一把垦荒的锄镐代代相传年复一年父亲接过祖父手中的锄镐继续在山地里耕耘是那块生存的荒地累倒了一代又一代叫作父亲的人如今也累弯了我叫他父亲的那个男人的腰板,父亲——你那弯被岁月压得如同新月般的脊梁是一盏点亮我灵魂的明灯照着我走出大山踏过泥泞。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的恋情王基高泰戈尔(1861.5.7—1941.8.7)永远的遗憾1878年,18岁的泰戈尔准备到英国留学,出国之前,需要学习英语和英国的风俗习惯,为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加尔各答,来到了孟买。经兄长介绍,泰戈尔住在一位医生的家里,而医生的女儿...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们兄弟姐妹聚首一堂的时候,总不免谈起父亲。我们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全都归功于父亲,归功于父亲在火车上的一个夜晚邂逅的那位神秘的白人先生。我们的父亲叫西蒙·亚历山大·哈利,生于1892年,在田纳西州的农业小镇萨凡纳长大。祖父亚历克·哈利曾是刚强的奴隶,后为非全日分成制佃农。祖母叫奎恩。父亲是他们的第八个孩子。尽管祖母颇为敏感且容易激动,但她能使自己意志坚强,尤其在孩子问题上。她的渴望之一就是让我的父亲上学。在那时的萨凡纳,如果一个男孩到了能干农活的年龄还在学校念书,便被认为是“浪费”。因此当父亲上到六年级时,祖母就开始向祖父的自我主义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9.
2006年岁末,在团结报"文史长廊"栏目上有篇《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件往事》的文章,副标题为"怀念马晋三先生率日本静安学舍访华20周年".读后引起了我的一段回忆.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省著名的夫妻版画家万强麟和陈琦来大理采风,谈起他俩和儿子万凡,在不久前赴日举行家庭画展时,就住在马晋三的东京寓所,因为陈琦的父亲陈仲梅先生与晋三曾是留日时的好友.还谈及马老先生旅居日本多年,十分怀念祖国和故乡大理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11.
一童年的记忆中,爷爷说的磨坊箐是故乡最远的一处山名,爷爷说他的父亲也说不清它原先叫什么名,是早前从宁蒗、凉山一带迁来的彝族同胞选在那幽僻处建了个水磨坊而得名的。那里长满茂盛的原始森林,长年烟雾迷濛,涧水叮咚,树木荣茂。林间常有野猪、熊等凶猛野兽出没,危险四  相似文献   

12.
正故乡老了,我却一直没能长大。旧宅子它是一段老去的旧时光,随着故乡一块老去。旧宅子已经不见了踪影,我时常把它找寻,于是我做了一个很长的关于故乡的梦。读初三那年,旧宅子被推倒了。古朴生气的它,没有一丝叹息,土墙倒了,留下它孤独的背影,发旧发黑的躯干还在支撑。后来,它还是瘫在了曾经的土地上,腐朽于故乡。这一直是我心中的梦魇。父辈分家以后,我们便和五叔一家一直住在旧宅子里。旧宅子到那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光景。房子有些旧,却能遮风避雨,故乡的阳光,一直照进院子里,温暖了旧宅子。我就在这温暖的轻抚下长大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时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那无限的爱,然而,他以他所能采取的最好方式庆贺我一生中的历次大事件。父亲第一次送我鲜花的时候,我只有9岁。我学跳踢趾舞己有六个月了,当时,学校正准备一年一度的演出会。作为初学者合唱队的一名兴奋的队员,我十分清楚我那低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坐在新落成的家里,漫长的雨季好像要过去了,窗外一片久违了的明媚阳光.这个时候,按我原来的设想,应该是父亲在楼下的院中看花或是种草的时候,但是,花草独自成长,和我一样,它们也不可能再有父亲的陪伴,陪伴我的,只有关于父亲的一些些零星的记忆,也许这些记忆成就了今天的我的性格和为人,并成为我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前进路上的指路标和引路蜂.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偶然听到了《巴比伦河》,便深深地为它美妙的旋律所吸引,就像一阵清风,一条河流,一片原野,引导着我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村落亲人都带着温暖的色彩在脑海中闪现,可我又身处异乡,不免有些忧伤。旋律一遍一遍地重复,情感一浪一浪地荡漾……我从这首优美歌曲的歌词中  相似文献   

16.
父亲     
杨晓洁 《大理文化》2013,(10):43-48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等长大一些,可以跟在劳作的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17.
<正>我独自坐在客厅的躺椅上。这时候,她进来了。我听到了她的喘息声,感觉她在我身后走来走去。仅仅过了五秒钟,我就不耐烦了,她怎么还没注意到我?"嘿!"我叫道。她停了下来。也许她正注视着我,想弄明白我的用意。"仙娜!"我第一次叫她的名字。她用鼻子轻轻碰了碰我,好像在说:"好吧,如果你想和我套近乎,那就轻轻拍拍我吧!"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也许和其他盲人与他们的导盲犬见面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我却感觉那画面是如此安宁而美好。其实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怀疑她是否可以依靠。然而,我却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闲暇的时候仙娜是多么需要我的爱抚。  相似文献   

18.
蛤蟆塘纪事     
1蛤蟆塘是湿地里的一个小湖泊。雨季来的时候,小湖壮得像大水牛,旱季水退,小湖瘦得像蛤蟆,当地人就叫它蛤蟆塘。沿蛤蟆塘往南不到两里是县城,我家就住县城小镇上。因为离得近,小镇人常去蛤蟆塘。正因为离得近,小镇上的许多故事就和蛤蟆塘纠缠在了一块儿。我家也不例外,我父亲和我妈的故事都没有离开蛤蟆塘,蛤蟆塘成了他们故事里的另一个角儿。  相似文献   

19.
小路情     
这条两旁只有房屋的小路,不长,也不宽…… 在我还不认识它的时候,小路时常尘土飞扬.有时尘土会弥漫在小路的上空,飞进茅草房,染黄了古朴的农家小院.雨季,小路被雨润湿了,空中是一股股泥浆的腥味.泥巴粘在了每个走过小路人的鞋上.这一切我未曾目睹过,是父亲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20.
怀旧的草堆独坐异乡的窗前,我总会不由地想起久别未归的故乡。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就像一根牢固的绳索,紧紧地缠绕着我。尤其是想起草堆,我便会有一种伤感,思绪随之飘向数百公里外的故乡,久久难以停息。故乡的草堆,全用稻草(即稻谷的秸秆)堆积而成——秋收过后,稻禾的翠绿被阳光所吸收,换上了一身金黄的装束,横七竖八地躺在田野之上。作为稻草的它们,已经变得温顺、柔和,不再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