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12月初,国际足联给了亚洲4个2000年世界杯参赛名额。除去日,韩的2个名额,实际仅给了2个名额。这让不少亚洲球迷,特别是中国球迷颇为失望。笔者起初也愤愤然,觉得国际足联此举太不公平,后静心细想,只给亚洲2个名额,也有“道理”——一、亚洲足球水平在世界上仅属“二流”,增加一个二流,等于减去一个一流,如此,不只会降低世界杯的质量、水平,也可能冲淡球迷观赏日、韩世界杯的兴趣。在’98法国世界杯上,亚洲的四“精华”被欧美列强摆得平平的,让咱广大的亚洲球迷颜面大丢,深感“不好意思”。二、中国足球水平也未必就敢称是一流,多一个名额与少一个名额,好像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一回事。若有真功夫,即使仅一个名额也非我莫属。球迷早有调侃,有三个线名  相似文献   

2.
●失败者成功之母也。然而,中国足球之成熟期也太长了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投入多少滋补(大概已是千百万元了),就是天葵不至,此女之二七之年也太长了点,真有点让人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感。不过,中国的球迷在失望之余,也像大多母亲一样,仍然认为“孩子还是自己的好”,仍然怀着“望子成龙”的一腔企盼。这不,亚洲区预选赛还未结束,又有球迷在为中国足球队设计后路了。  相似文献   

3.
球迷看球谜     
’98世弄坏这顿足球大餐在球迷日夜品味中散了席。尽管最后一道菜让不少球迷连连“打隔”:锋线糟糕的法国队竟以一个3:0把早被人们设定为冠军的巴西队收拾得服服贴贴,但是足球是圆滚滚的——没有恒定的上下高低之分,这也是让球迷着迷的地方。眼看着人家在策马扬威,就不免让球迷们为不争气的中国足球而着急。本届世界杯期间,有人在传媒上指点迷津,把中国足球的不振归于“没文化”:没文化的足球界,没艾化的球队球员以及没文化的球迷。从文化角度来审视中国足球,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而让我这个球迷感到似乎没道理的是,怎么在一个…  相似文献   

4.
五月十九日,中国足球队以1比2饮恨负于香港队,再次被淘汰出世界杯决赛圈。做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一名老足球运动员,看完这场球后,真是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四年前第十二届世界杯外围赛,我正在国家队效力,我们也是处在优势的形势下,被新西兰挤出决赛圈。足球——象一匹难以驾驶的骏马,吸引多少代、多少人执着的追求,它飞腾的马蹄时时在呯击着我的心。八四年底,我退出绿菌球场的消息不胫而走,上百封球迷们的信象雪片似的飞来,北至大庆油田,南到珠江之畔,有的信千言万语,有的则仅寥寥数语:“富胜,你为什么退伍?”“富胜,你甘心中国足球运动还在徘徊落后状态吗?”“别忘记,中国足球翻身你还是重任在  相似文献   

5.
牵动亿万球迷之心的’90意大利世界杯足球大战已经烟消云散。惊心动魂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人们不会忘记:光彩照人的足坛新星诸如斯基拉齐等已让球迷如醉如痴,更令一些足坛老牌明星汗颜而自叹弗如;久经绿茵的一些老将的上乘表演更使人陶醉于足球的魅力——永葆青春常在;请别再小看足球小字辈的非洲,雄狮已把本届杯赛闹个天翻地覆,它一醒来已是老七;也不要以失败去论有“艺术足球”之称的巴西队,尽管八分之一赛时,他们饮恨都灵;更不能不提及站在足坛之巅的西德队,以及其队的指挥者——贝肯鲍尔的足球皇帝的风度……呵,这一切,我们怎能忘记,我们更不愿说世界杯?再见。《当代体育》90年第六期,又把我们与世界杯紧密连结在一起。第六期是《90世界杯》专刊,它展现  相似文献   

6.
扔掉包袱     
中国球迷部哀叹命运不好,举世罕见的连续几个“黑色三分钟”怎么硬让中国人给摊上了?绿茵场上悲剧的主角为什么总是中国队?今夏,拉齐奥队和英格兰人在工体撒裂了我们在默迪卡尚未愈合的伤疤。被捧上天的中国队被重重地摔到地上,鼻青嘴肿的。甲级联赛、欧洲杯赛、奥运大战似乎使球迷暂时遗忘了“大小戚家军”的拙劣表演。然而9月14日韩国一和天马队力克上海申花队;9月25日韩国国家队大胜中国国家队,又使许多球迷老调重弹、黯然神伤,他们感叹:“中国足球太令我们失望了”,“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扩大了”,“进军法兰西恐怕没指望了”……中国与韩国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全方位的。已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有成绩有失误,似乎失误和不足给人的印象更深。“十强赛”“九强赛”就像一场恶梦,给职业足球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假球黑哨的出现给幼小的职业足球迎面打来一闷棍;球迷的逆反心理、足球企业家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一度红火的球市冷了下来;“工体不败”的神话早已不复存在;要变的不变,不应当变的年年有花样,使人无所适从。有人美而言之曰,这是中国特色。但这是中国特色,还是先天不足的后遗症呢?  相似文献   

8.
为冲出亚洲所做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使中国足球再一次面临尴尬:一方面是四年足球改革和职业化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国家队令人失望的表现,为中国足球可能带来的停滞甚至“退步”。因此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次失利带来的冲击,成为真正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中国足球输在哪里?在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中国足球的未来与希望在哪里? 11月14日,本刊与北京润迅通信公司联合主办了“润迅”中国足球何处去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既有多年的老足球工作者,又有采访足球多年的新闻记者;既有长于理性思维的学者,又有富于形象思维的作家,更有对中国足球爱恨交加的球迷。他们坐在一起,真诚、热烈地,从多层次、多角度为中国足球“解剖”、“会诊”。本刊摘录部分发言者的主要内容予以发表,以期与广大读者、球迷朋友共同探讨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曾经的铿锵玫瑰是世界杯亚军、奥运会亚军,是中国足球的最高荣誉和骄傲;也是让球迷在饱受男足打击得痛苦绝望中看到的希望。但是到了黄金一代退去,新生玫瑰接替的这一代,带给球迷的却是失望和口水。颓废、沉沦、没落,曾经是中国男足的精神标签也在一次次失败中挫伤女足的神经。铿锵玫瑰最终没有迎风绽放,而是迅速凋谢。谁之过,谁又来为之负责?  相似文献   

10.
现在特别流行这么一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中国的球迷,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中国足球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杯预选赛和奥运会外围赛中一共有过五次重大失败: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负于新西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预选赛负于泰国,1986年世界杯预选赛负于香港,1990年世界杯预选赛负于卡塔尔,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负于韩国。这五次重大的失败,哪一次都是在全国球迷寄予厚望情况下发生的,因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足球一次次在国人面前触礁,而目前广大的球迷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沉着、理智,致使几乎所有的报刊都评论说:“中国的球迷更成熟了”!是中国的球迷更成熟了吗?笔者在此不敢默认和赞同,而是认为在这种“成熟”的后面有更多的是失望、冷漠。他们曾一次又一次为中国队呐喊助威,而看到的是一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美丽迷人又炎热困倦难忍的“世界杯夏夜之梦”,将长留在中国亿万球迷的心中,她是力和激情的诗与歌,希望和失望交织缠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带给人们很多欢乐、启示和思考。在足足一个月的时间里,球迷们带着痴迷和狂欢走过这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  相似文献   

13.
编者寄语:12月过半,2011年的当体也迎来了最后一期。2011年身为球迷的你过得好么?首先从中国足球本身出发,这一年我们的失望太多,亚冠联赛没能再创辉煌;女足折戟预选赛,无缘明年的伦敦奥运会;而经历了两年的磨合和换帅后,中国男足同样身负众望,在2014世界杯预选赛第一阶段就宣告出局,也让这个冬天因为足球而变得更加寒冷。当然,这一年的球迷们还是有惊喜的,身为中超升  相似文献   

14.
通读世界杯     
世界杯是一部进口“大片”,造 价甚巨,一色的国际级明星联手出演,剧情迭宕起伏,故事真实可信;世界杯还是一顿“大餐”,欧式的,南美的,非洲的,计八八六十四道,色香味俱全。有人这么比方,说明世界杯博大精深,也说明中国人对世界杯用心用意之强烈。 眼福不浅,口福不浅,但终场了散席了之后呢?足球圈内的人士不该不识。世界杯至少是一面镜子,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可以正身,可以明  相似文献   

15.
情景:中国球迷开始在中国之队的旗下聚齐。在古城西安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活跃人物煽情鼓噪,像“球迷皇帝”罗西和重庆“小皮球”等人,加上西安本来就十分火爆的足球热情,这一场本来不怎么值得关注的比赛成为一出球迷上演的重头戏。 越是狂热的球迷越是简单的,而理性和思维复杂一些的球迷显然热情上又欠缺一点。中国足球这么多年,至少从上一次十强赛到这一次间隔的4年里,中国足球和中国整个社会一道,浩浩荡荡向消费王国挺进。足球理所应当地变成为一种消费品,足球的消费者球迷和追随者球迷在理念上存在差别,消费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玩和消遣加时尚,追随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追求、艺术  相似文献   

16.
国脚们又一次踏上了征程。 世界杯,这个中国球迷做不完的梦,这个既陈旧又不断翻新的话题,这个缠绕中国足球数十年的怪圈,又一次横亘在我们面前。 四年一次轮回,四年一次梦魇,世界杯像一位妖艳而又神秘的少女,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她神秘诱人的微笑,又一次次在最后的时刻消失;我们一次次在希望中奋起,又一次次在失望中沉寂。 经过四年的改革探索,中国足球有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国人对足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又面临四年一度的“大考”。对于广大球迷来说,几乎肯定又是一次揪心劳神的难熬年头。很多人在饱尝失落之后信誓旦旦:“今后再也不看中国队踢球了。”可是一次又一次,他们又打开了电视机。这次“戚家军”在亚洲杯上战绩不佳,更使得偏激点的球迷说:“这一次冲击世界杯肯定又没戏!”但心里总还有一点儿希望,尤其是几员健力宝小将的加盟,并在若干场比赛一显身手之后,大家心里那“一点儿”希望又“膨胀”起来:没准健力宝小将们真能帮中国队圆一次世界杯梦?!  相似文献   

18.
我真担忧,万一这次冲击“世界杯”又告吹,又早早下场,那以后国人会对中国足球是个什么态度,那以后的国内联赛还有无欣赏之必要,国内联赛会不会因此而萧条,球员们会不会因此而心灰意冷、无脸再言冲击“世界杯”……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并非对中国足球产生绝望,而是中国足球已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失望,我们几乎是声嘶力竭了,我只恨自己没有一副好身板、没有练就射门的秀丽脚法,但我仅有的也就是一腔  相似文献   

1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人在多少次中国国内联赛谢幕之后用这句诗来形容它的日新月异了。然而,当1995年的万宝路全国足球甲A联赛鸣金收兵之后,人们蓦然回首,就会发现1995年对于中国足球而言,真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一年。 职业味浓 1995年是中国足球推行“职业联赛”的第二年头。很多球员和球迷在评价这一年中国足球的最突出特点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足球实现几代人的梦想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几亿人的目光都投向沈阳,投向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投向那些永不疲倦、永远保持热情的沈阳球迷,投向几千观众举起的“中国足球在沈阳崛起”、“圆梦”的巨型大旗。有人在2001年十强赛前不无悲壮地问:“沈阳是中国足球的又一个地狱还是第一个天堂”,答案是后者。这对一座城市和他们的球迷是何等千载难逢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