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又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去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  相似文献   

3.
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地发现和认识生活,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体验性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必须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让儿童在体验中拥抱生活,要在活动中升华品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品德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神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梳理和升华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获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只有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5.
品德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神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梳理和升华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获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德育实效。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从一滴水说起》教学活动为例,试谈怎样关注生活资源,提高德育实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我国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按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有机融合。它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要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要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力求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也就是说,品德课程的理念在于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去激发学生的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热门话题。生活化是思品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生活化是解决以往思品课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让儿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用自己的方式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认识生活。通过密切联系儿童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活动是品德课堂中教和  相似文献   

11.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公民道德素质,生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拓展生活视野,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其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生活,用心灵去感悟其中包含的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12.
周素琴 《考试周刊》2010,(26):175-17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14.
臧彦波 《成才之路》2012,(18):66-67
《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中这样写道:"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构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以青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作为基础。要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对社会、对生活有积极的体验,形成开朗、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这是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贴近儿童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2002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理念。《标准》指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贴近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要求,这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是提高该教材对各地区适切程度的需要,是提高课程有效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世间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里指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源于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反观时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正如有了上好的原料,不一定准能做出美味佳肴一样,上了《品德与社会》课不等于自然有效地完成了德育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让《品德与社会》从课堂回归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教学要凸显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这一发展、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教育家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