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浮世画家》中小野的一生都在自卑情结的困扰中度过,小野的自卑感表现在多个方面。小野最初的自卑感来源于他成长环境中的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软弱,更深层次的自卑感来源于小野宣扬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思想的失败。小野试图通过过度追求优越感,逃离现实社会,来缓解自卑感,但这只是加重了自卑情结。最后小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失,超越了自卑情结,对晚年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自卑情结及超越等概念,建构了其自卑与超越理论.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者:[奥]阿德勒著李心明译出版社:北京光明出版社出版年:2006-06定价:18.00元生活中我们常可听到自卑一词,很多人都领教过它的威力。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摧毁一个人,使他自甘堕落甚至患上精神疾病,也能激励一个人,使他奋发图强,实现人生价值。自卑的发现要归功于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他创立了以自  相似文献   

4.
自卑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 ,其本质是主体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 )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的判断、理性的分析、内在的修炼 ,不断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5.
庾信由南入北,屈节仕西魏,再仕北周的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耻辱感。这种自卑感、耻辱感又作为创作的巨大动力,使其作品更趋成熟、完美。他由南入北之后抒写的大量乡关之思、亡国之痛的作品,既是其情感、生活巨变的强烈表现,也是其自卑心志的有力反映。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来源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安娜的自卑感产生于对爱情的不满足,因为她全身心地投入爱情,而伏伦斯基却不愿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更深层次的是处境的自卑感,包括物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自卑感,安娜随时可能落入孤苦伶仃的境地,也随时可能断绝她和社会的联系。自卑感的堆积形成了安娜的自卑情结,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她和伏伦斯基的分歧,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吵架。为了释放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安娜选择了最后的途径,也就是自杀。她用自杀使自己获得了优越,却也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7.
路遥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与他的自卑情结和超越自卑所体验到的崇高美具有密切关系。路遥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不屈服于命运、超越自卑追求卓越的求索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浓郁的悲剧意蕴中折射出无限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自卑感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解释。文章依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结的关系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自卑与超越——沈从文创作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角度对沈从文的创作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实践进行阐释。认为正是沈从文在社会(主要是北京)遭到的拒绝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形成了初期的感伤/回忆创作模式;在摆脱自卑的重负和与城市搏斗的过程中,他创作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文学世界,并形成嘲讽/抒情创作模式;不经意间的成功使自己获得了自尊,达到了生命中的“高峰体验”,进而达到超越自卑的境界,于是,白描/写实创作模式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基本的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人们追求完美以及借着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自卑感不仅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我们在自卑感的驱动下,不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使自己的能力由低变高、由负转正。但过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促  相似文献   

11.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在自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如果我告诉您我身高一米七,长得也算可以,家境也比较好,您会不会觉得我的自卑是庸人自扰?但是,整整18年,我都是在自卑中度过的。我小时候很丑,经常被人笑话。我现在虽然在重点高中,但由于自卑,我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总是发颤,双腿哆嗦。我什么都做不好,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自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我很讨厌自己,我真的受不了……一个自卑的女孩丑小鸭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博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的叙事性作品。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长期生活在盖茨德府中的压抑性的环境中,自然地形成了自卑情结的病态心理。但是,不甘于平庸的志向以及对环境的不屈抗争推动着她克服了这种病态的心理,逐渐地成长为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成熟女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有关理论来探讨卡夫卡童年的孤独自卑情结对他的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安徒生的童话多少年来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影响力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那些美丽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更重要的因素是躲藏在那些故事中的对于人类处境的洞察和同情。本文尝试着通过读解《丑小鸭》和《海的女儿》 ,来理解在这两个故事中所包含着的对人类的存在处境和生命激情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据说开始造人的时候,女娲是按自己的影子捏的,后来嫌太慢,就用藤蔓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我敢肯定,我就是女娲用藤蔓甩出来的最小的一块泥浆,她把我造得十分马虎:眉不清,目不秀,头发不够黑,皮肤不够白,身材也不够苗条。而且我这块泥浆落在了一个穷山沟里,同学们可以穿名牌,我只能穿地摊货;同学们可以用掌上电脑,我连最便宜的手机也用不起;同学们有名车来接送,我为  相似文献   

16.
[案例]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有自卑感的学生。他们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心理状况,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易怒、焦虑、不安等。我原来的班里有—个女同学,个子很矮,相貌也—般,这对于已经具有美丑观念的她来说是一件十分  相似文献   

17.
自卑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其本质是主体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的判断、理性的分析、内在的修炼,不断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18.
从诗词的表层意象可以看出林黛玉自卑无助的一面,但是就其诗词的深层内涵来看,分明感受到林黛玉坚强、勇敢和超脱的一面。这是林黛玉在对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孤独感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和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具有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对他的人生追求、诗歌创作,以及田园生活等均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为:推动他追求声名的高标准化、想象的完美化,以此获得对现实困境的超越和人生优越感。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卑情结的存在,采用西方心理哲学家阿德勒与东方心理哲学家奥修对于自卑情结的理解进行比较,如在自卑情结的来源;自卑情结的作用;如何解开自卑情结,从以上的异同比较上总结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在现实的意义上给予我们启发和思考,指出两者在现实应用中适当整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