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在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接着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很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使陈景润踏上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漫长征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俄罗斯民谚所说:“语言不上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相似文献   

2.
250从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道简称“1+1”的数学难题,一直没有人能把它解开,成为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数学家。本世纪60年代,中国的陈景润把这一道难题证明到了最接近于哥德巴赫猜想。从此,人们都知道了世界上有个哥德巴赫猜想,知道中国有个陈景润。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是刻画自然数的最基本的规律,就象牛顿定律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一样,认识它是很重要的。陈景润早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5年回到厦门大…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叫沈元的中学数学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昨晚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语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漫漫征途。  相似文献   

4.
音容宛在     
1996年3月19日13点10分,著名数字家陈景润因呼吸循环衰竭,心脏停止跳动,终年63岁。  1也许,他的拼搏距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那颗数论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摄于1981年)  2陈景润的爱妻由昆女士,对我们数学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爱情。(摄于1981年)  3“猜想”未竟身先去;圆梦自有后来人。——陈景润和爱子陈由伟(欢欢)在一起。(摄于1985年)在儿子的督促下,陈景润一直坚持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  全国科学大会上的陈景润、华罗庚(左一)、杨乐(右二)、张广厚(右一)(1978年高明义摄)  陈景润和他的老师、著名教学家华罗庚…  相似文献   

5.
1978年1月,《人民文学》杂志新年第一期发表了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该文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和发展的历史,以及陈景润是如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艰苦环境下通过顽强努力取得了(1+2)的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  相似文献   

7.
陈景润曾说──"哥德巴赫猜想"本世纪无法解开陈景润生前曾托记者转告广大数学爱好者:不要冒然去搞那个"哥德巴赫猜想"。他说,大概只有具备数学专业研究生以上水平,才有可能明白,那是当今无法摘取甚至无法接近的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而且至少在本世纪此项研究已无法...  相似文献   

8.
对大量统计数据以及质数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个证明公式。它有助于“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解决。而陈景润的“任何一个较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乘积之和”的证明,却问接的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相似文献   

9.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命r(x)为将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示个数,找到r(x)数量的公式,或者找到r(x)大于0的下限,就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1978年,陈景润证明  相似文献   

10.
陈景润,一个辉煌的名字,一位数论领域中无人企及的天才。虽然,这位数学泰斗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但《解放日报》记者郑宪一年前写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悲壮》,今天读来,依然是那么撼人心魄,那么催人深思!文章以陈景润弥留之际的生活为线索,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位数学天才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执着追求,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憧憬向往,以及在待人接物上所体现出的崇高的人格力量。“科学的辉煌与悲壮同在。”陈景润辉煌而悲壮的一生,将彪炳史册,万世永存!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给大学文科学生上课时,谈到了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全班百余名同学都听说过陈景润,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回事。19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大于4的偶数总能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的重大发现,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问题用三两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高年级讲清楚,但文科的大学生却不知道。笔者也曾教过这样一位理科大学生,他不知道保尔是谁,当时社会上正在宣讲张海迪的事迹,他在作文中写道:“向当代的宝儿张海迪学习”,我问他“宝儿”是什么意思,他答不上来。中…  相似文献   

13.
吕犁头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6):15-15,30
谈起陈景润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他能成为教学家与他中学教学教师沈元有关,因为沈元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昨晚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  相似文献   

14.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公式:数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缺少感情和乐趣的书呆子。许多见过张伟平的人都说他不太像数学家。同样对陈景润十分崇敬的张伟平说:“陈景润的年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今天如果再用徐迟报道里的一些描述想象数学家,将是很大的误导。”作为一位新生代数学家,张伟平的生活既单一、自然,也真实、现代;他的工作既充满了紧张和刻苦,也充满了快乐和丰收。他热爱数学,已经将数学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同样热爱文学和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将…  相似文献   

15.
不请求原谅     
远音 《内蒙古教育》2007,(5X):21-21
早在五十年代,王元就已经成为我国数学界的著名人物。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即他证明的2+3为陈景润最终证明1+2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此外,他与恩师华罗庚先生一同创造的“华王方法”被国际数学界一直沿用至今。他们多年的师生合作,可谓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6.
陈景润教子     
陈景润与女军医由昆自由恋爱结婚。婚后他们有了独生子陈由伟。陈景润中年得子,对儿子疼爱得连他夫人由昆也感到“父爱超过母爱”。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取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取其将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和一切尽职的父亲一样,陈景润也望子成龙。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培养他的思维方法更带有个性。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儿子周岁时,他夫人山昆买来了电动玩具给儿子玩。陈山伟天生聪明,他每当拿到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由昆  相似文献   

17.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近况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幸去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界的重大损失。陈景润从60年代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73年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至今,陈景润的这个研究结果依然是数学界公认的取得的最好结果。目前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在中...  相似文献   

18.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57年,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住房紧张,他和其他三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搬进新房的第二天,累了一天的室友纷纷入睡,只有陈景润还在演算数学题。夜深了,有人忍不住催他说:“小陈,明天再干吧!”陈景润嘴上答应着,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过了几天,室友对陈景润夜里开灯工作影响他们休息提了意见。对此,陈景润感到既抱歉又苦恼。他感到自己的时间怎样抓紧都不够用。可是,怎样做才能既在深夜里工作又不打扰别人呢?想了几天,陈景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原来,陈景润发现楼下有一个废弃的厕所,…  相似文献   

19.
谈“说服”     
“说服”一词从来都读“shuōfú”,然而几年前某名人忽然发现该读“shuìfú”,于是就在媒体上“shuìfú”起来。名人效应果然厉害,大家马上改口,就连一些语文老师也把持不住,不得不改读“shuìfú”,心里还惴惴地生怕别人笑话自己不知道文言里有个“说shuì”字。笔者当时本想就此说两句,但大家正在兴头上不宜扫兴,况且人们常常唯名人是从。比如某数学权威对一年轻老师大谈“陈景润证明1+2=3”,恰恰被一位爱顶真的语文老师听到了,转过眼就对年轻同行解释:陈景润证明的是“1+2”,不是“1+2=3”,这里的“1”和“2”不是具体的数,而是代号,…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逝世,数学王国的一颗巨星殒落。徐迟的报告文学名篇《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1977年,陈景润也是从那时起才名扬四海的。然而陈景润被发现却是在“文革”阴影笼罩的1973年。哥德巴赫猜想1973年新春的一天,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在中科院一次大会上作报告时,谈到数学研究所一位青年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报告中的寥寥数语拨动了新华社国内部记者顾迈南敏感的神经,立刻邀约我(当时在新华社摄影部当编辑)一起去中科院采访。我们来到地处三里河的中科院院部,当时国家科委和中科院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国家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