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清以来,桐城派作家咸以文章气节,彪炳史册;至若巩固边陲,保卫国家,敢于反侵略,堪称爱国思想家者,当首推姚莹。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自号“幸翁”,桐城人,桐城派中期作家。1808年中进士,历任平和、龙溪、台湾、武进等县县令,1838年,擢任台湾兵备道。后因抗英被逮,贬官入川,再罚进藏,1848年引疾归里,1850年再起用为广西按察使,旋病死军中。 姚莹“平居慕贾谊、王文成为人,故其学体用兼备,不为空谈”。怀有“任天下之志”,渴望振兴祖国,但面对清迁腐败,国事蜩螗,却深以国家前途为忧。文朋聚会,高谈纵论,剧饮大醉,挥泪痛哭,发抒其忧民之心、爱国之情,其子姚浚昌在《重刊中复堂集后序》中,追述他的父亲:“嘉道之际,……,因之水旱偏灾,海内重困,国用匾乏……府君甫弱冠慨然有任天下之志,故人聚处剧饮大醉,往往纵论欢呼,至于痛哭。或摅发为文章,虽未有设施,识者已知为天下材也”。 姚莹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在《康藏纪行》中呐喊:“热血者,视天下国家事皆如己事”。为什么姚莹拥有坚实的爱国思想基础?这不是偶然的。 一、清贫家风自幼熏陶。姚莹出生于翰墨世家,从小接受清寒家风的影响,终生清贫淡泊,廉洁自持。“余十岁患痘症……第以贫不能延医”,上学时“各怀二饼日中食之。”“贫不能  相似文献   

2.
姚莹,字石甫,号明权,晚号展和。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侄孙,他既是一位爱国志士,一位正直勤勉、颇富政绩的官员,又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在任台湾道时,他“保(山严)疆,挫强敌,反遭谗谴,然朝廷未尝不惊其忠勤,海内引领望其再用。”(《清史稿·姚莹传》)正由于他“却敌台湾”,“守御有方”,因而虽遭谗谄,卒被起用,乃至“名  相似文献   

3.
(一)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又号展和,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的爱国者和第一批主张“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姚莹任台湾兵备道,同总兵达洪阿一起,组织爱国军民多次挫败进犯台湾的英国侵略军,并先后在基隆和大安俘虏英国军事人员189名,使台湾在抗英斗争中“一方屹然,洋船不敢再犯”,因而遭到投降派的忌恨,被诬以 “贪杀冒功”。清廷即据此将姚、达逮捕入京,制造了打击抗战派的“台湾之狱”。后迫于民情士论,不得不将姚、达开释出狱。姚莹被以同知直隶知州衔贬逐到四川,1844午7月到成都。  相似文献   

4.
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桐城派颇多贬词,因而桐城派古文常被冷落。现在的中学生也许只知道有个姚鼎,因为语文课本中选了他的《登泰山记》。至于姚莹称道的“姚门四杰”中的、刘开,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很少了。刘开,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于道光四年(1824年)。少贫,喜读书,十四岁后从乡先生姚鼎学古文。当时甚有文名,与管同、方东树、梅曾亮齐名。他“负大志,区画世务,体用明达”(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文集》卷六)。但多次应南北乡试,都未考中,“踬于诸生,身屯而  相似文献   

5.
一姚莹(1785—1852),字石甫,一字明叔,晚年号展和,又号幸翁。嘉庆十三年(1808),在他二十四岁那年中了进士。早年游幕广东,后在福建、江苏任知县。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在一八三○年特旨提拔他为台湾道。晚年任广西按察使。姚莹渴慕贤能,鄙视奸佞,立功励名,诚挚务实,居官廉洁,但个人却是“至今官(厂解)外,盖头无一椽。”(方东树《寄石甫》)也正如他自己在《峡江歌》中所歌咏的:“江水如此使我清,得葬清波死亦足。”可见其人品的一斑。  相似文献   

6.
<正> 梅曾亮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原籍安徽宣城。是桐城古文家姚鼐的高足之一。姚鼐晚年主讲鍾山书院。梅曾亮与管同、姚莹、方东树号为姚门“四大弟子”。后来,他考中进士,在京任职。当“时治古文者,必趋梅先生,以求归,方所传”(吴敏树《梅伯言先生诔辞》)。据吴敏树等所记,彼时江西的吴嘉宾、浙江的邵懿辰、湖南的吴敏树、孙鼎臣、曾国藩、杨彝珍、广西的王拯、朱琦、龙启瑞,大概皆通过梅曾亮而接受“桐城派”的“义法”。“桐城派”的影响是通过梅曾亮而扩  相似文献   

7.
姚莹治台的游民政策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养游民是姚莹任台湾道期间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使台湾清朝中期以来积重难返的游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稳定了台湾的政治秩序,并且对鸦片战争中抗英保台斗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达洪阿等台湾抗英及“冒功”冤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几次派兵进犯台湾,清王朝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台湾兵备道姚莹同心协力,率领台湾军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抵抗,给敌以重创,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保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台湾抗英斗争的胜利,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也是少见的。但当时清王朝中的妥协投降派却对达洪阿、姚莹横加迫害,制造了“台湾冒功”冤案。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期间,在纽约会见华人华侨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这几句被外界称之为“温氏柔情”的话语,引自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和国民党元老派于右任的《思乡曲》。这些诗在台湾颇为流行,被称为“乡愁诗”。本刊特约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作家丘峰为大家谈谈台湾的乡愁诗。  相似文献   

10.
一、鸦片战争在台湾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年6月,英国派军舰进占浙江定海,清廷急令沿海加紧防范。台湾兵备道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协力抗英。姚莹(1785—1853),安徽桐城人。曾任台湾知县、噶玛兰通判,政绩良好,受到百  相似文献   

11.
姚莹交游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早岁游幕广东,之后在福建、江苏任知县。鸦片战争时,官台湾兵备道,积极抵抗英军的侵略。晚年任广西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二年(1852年)病故。他是嘉庆、道光年间颇有影响的人物,平生交游很广,所交多系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卓识之士。本文试对这些人作点探讨,不仅对研究姚莹是必要的,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方宗诚与曾国藩交游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宗诚乃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他早年虽师承于堂兄方东树,又与姚莹交谊深厚,与戴钧衡为同门好友,可谓得桐城派之真传。但其中年以后的治学、交游、为官诸行谊,在一定程度上却与曾国藩有着重要的联系。他与曾国藩的关系名分上是幕僚与府主,情感上却亦师亦友,俨如弟子之于恩师。  相似文献   

13.
<正> 戴名世是清康熙时代一位卓有建树的古文作家。关于这位古文作家与当时古文主潮——“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解放以来研究界大致有三种意见。有的认为戴名世不属“桐城派”。如贺珏在《戴名世及其思想的初步考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4、5合刊)中说:“戴名世虽是桐城人,又与方苞同以古文著名,但他与后来的桐城文派理论和风格是不同的。”也有的认为戴名世虽不属“桐城  相似文献   

14.
姚莹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的重要传人。他提出的"经济"说有着时代需求、桐城传统、家庭授受、友朋呼应、个人志趣等多重背景因素。其"经济"说的内涵,应与他的"义理"、"文章"、"多闻"三说联系起来加以审视,四者之间既可独立,又相互关联。姚莹"经济"说对嘉道以降桐城学风与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清八大家之一的曾国藩作为桐城派中兴大将,传承古代文学理论“文气说”,创造性地提出“为文全在气盛”的观点,并认为“气”或指先天的气质,或指人的精神力量,更多是指文章的气势神韵。曾氏在古文创作中,开拓“气盛”途径,通过声调铿锵、排偶句式、倔强个性、文章内容显现出来。曾国藩把“气盛说”扩展为“众艺相通说”,再扩大为“四象说”,超越方苞“义法说”,无怪乎成为桐城派“中兴之明主”。  相似文献   

16.
<正>作家研究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论世知人又是作家研究的重要进路。论世之意,按梁启超的理解,就是“观察时代之背景”(《中国历史研究法》)。世人只有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之中,深入考察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秉持“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才能深刻把握作家的人生境遇,真正理解作家的创作实践及其思想心态。桐城派阵营文士众多,具体数字虽难以精确,但其规模在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中已显宏大之象。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对大多数桐城派作家的认识也还是有限的。这些文人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7.
<正>嘉庆、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传衍主要依赖于秉持古文义法的姚门弟子。其中,陈用光、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刘开、姚莹、左朝第等人堪称翘楚。他们各以所得,传授徒友,有力拓展了桐城派的传播范围。不仅如此,因政局窳败、时弊丛生之故,他们拥有强烈的事功意识,饱含浓厚的经世情怀,这凸显了桐城派文人群体在嘉道时期的新形象和新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士人心忧天下、济世利民的宏大抱负和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以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堪称最大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它被视为文章正宗雄踞文坛二百多年,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之说。桐城派在嘉庆、道光年间曾一度从兴盛走向衰微。其时,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批有名望的桐城派作家,如吴汝纶、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等,一跃而  相似文献   

19.
检阅《余氏宗谱》可发现桐城派主要代表作家戴名世、姚鼐、姚永朴的三篇佚文,这既弥补了三位作家文集的缺失,又为研究桐城派名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台静农,字伯简,笔名青心。一九○三年生。安徽霍邱县人。一九二四年,中学未毕业,从武汉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一九二五年夏,参加以鲁迅为首的“未名社”,成为该社的重要小说作家。一九三○年秋,参加“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并被谈为五人执行常委之一。一九三五年八月赴厦门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四川,先后在重庆辅仁大学、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应邀赴台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