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球浮上来了》一文,课题中的"浮"字是重点词.怎样才能使皮球浮上来呢?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浮"的意思,再组织学生听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要求他们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弄清皮球与树洞的关系.因为孩子们在大树下玩,所以皮球才会跳到树洞里.后两句话,可借  相似文献   

2.
赵晓霞 《湖北教育》2002,(19):35-35
1.鼓励质疑 学生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独特、与众不同。如果人人都一样,众口一词,人云亦云,那么主体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有不同想法,要知道这往往就是学生创造的火花,自主性的体现。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看图说话《皮球浮上来了》一课时,图上只提供了一种使皮球浮上来的办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也都可以把图意说清楚了,应该说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但在教学中我又安排了一  相似文献   

3.
在低年级教学中,往往是偏重识字,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一年级讲读课文常常由几个句子组成一个生动、完整而又浅显的小故事。学生从字面上比较容易看懂故事的内容。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满足于这一点,那么我们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阅读能力上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本文以《皮球浮上来了》为例,谈一点关于如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大家  相似文献   

5.
活动要求: 学习根据图片编故事。学会共同游戏时的对话。活动准备: 皮球、图片《我和你一起玩》(见全国语言统编教材第56页)各一。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皮球,边组织幼儿讨论边进行情境教学。提问:“这是什么?”(皮球)“皮球有哪儿种玩法?你想怎么玩?请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请××小朋友上来,让他决定一种玩球方式,拍、滚、甩、传均可。他  相似文献   

6.
一日,我在组织幼儿拍球时发现:一部分幼儿拍得满头大汗,却不愿休息,而另一部分对拍球不感兴趣的幼儿抱着皮球不愿拍。尽管我一再提示:头上有汗的小朋友歇一下,没拍的小朋友快练,但收效却不大。心急之际还是那小小的皮球启发了我,我对那些  相似文献   

7.
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么样呢?做一下实验,就知道它会下沉.这是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水大.那有什么办法,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呢?聪明的小朋友肯定会想到往水里加盐,鸡蛋就会浮上来.可如果把鸡蛋放在醋中,它就像一艘气垫船,冒着气泡浮上来!不信,你可以试一下.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有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需要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学校有一道想象作文题,其提供的材料大意是: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捡到了一个奇怪的蛋。这是一个什么蛋呢?小朋友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这个蛋放到烤箱里慢慢地孵,看能孵出什么。究竟能孵出什么呢?如果用这个题目来测试中国学生,答案可能是这样几种:孵出恐龙,孵出蛇,孵出奇怪的鸟,孵出怪兽……  相似文献   

10.
为师多年,在管理班级中感慨颇多,自己认为有得有失,虽然有过失败的教训,却也有过成功的欢乐。我想,要真正管理好班级,以下几种效应不可忽视。一、皮球效应㈠原理:一个皮球,只有当它四面八方都“过得硬”,才有可能充足气;而当它有一个小孔时。则无论如何也充不足气。㈡现象:俗话说,“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常发现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缺点。在这些缺点中,如果因某种原因而未能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终则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㈢对策:1.不定期地让学生自己反省自己,查查身上还有没有“发作的毒素”,并引导学生采取一定方法来克服  相似文献   

11.
一位留德学者归来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往往答案都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讲20种答案,尽管有些答案非常离奇.”这说明了中国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发展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中学生求异思维便显得尤为迫切.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预设好的,每个教学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学生按部就班地围绕教师的预设进行学习,使教学变成了知识灌输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瑞丽 《小学生》2012,(11):33-33
原理:一般通过特殊来表现,特殊之中蕴含着一般。方法:特值、特例、取样、极端。一、特值法将某个隐含的未知数量取一个特殊的值,让这个特殊的值参与计算,求出问题的答案问题一: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大小两个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得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那么每人可得10个。如果只分给小班,那么每人可得几个?分析与解:假定这堆苹果共有30个(为便于计算,可以取6和10个最小公  相似文献   

14.
取飞镖     
早上,吕琨小朋友急急地向我跑来:“老师,凯宁把飞镖飞到树上去了。”别的孩子听到后,也跟着我向停有飞镖的那棵树下走去。我没有责怪凯宁。而对孩子们这样说:“老师知道小朋友会想出好办法,把飞镖取下来的。看谁最聪明,想出来的办法最好!”于是,孩子们都动起脑筋来了。有的说,摇摇树吧,但树干粗大,怎么也摇不动;有的说,用皮球抛,可皮球总是打不准飞镖。这时,凯宁从教室里找来一根游戏用的竹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采取直观法进行教学,既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以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的生率“浮”加以说明。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浮”字的音、形、义,我把一个乒乓球放进一个瓶身较长且瓶曰较小的空玻璃瓶里,让学生观察,并]司:“谁能从玻璃瓶里拿出乒乓球来?”学生思维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片刻,就有几个学生争先回答。有的说“用铁钩钩出乒乓球”,有的说:“把乒乓球倒出来”,有的说“把胶水涂在小律上粘出乒乓球”,有的说“用两根小棒挟上来”等…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接了一个大班,听跟班上来的老师介绍说,刘羽小朋友聪明,但有股子倔脾气。如果他做错了事,你让他当时认错,那绝不可能。于是,这个孩子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印象。可没想到的是,开学第一天就让我领教了他的倔强劲儿。 那天晚离园时,班上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只剩下刘羽一个人。我继续给他讲故事。原跟班上来的老师刚在门口送走两位小朋友离园,就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是刘羽的妈妈来接他了。刘羽妈妈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聊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通过分析本校小学生做错的大量应用题(其中有些是学生理解或基本理解而做错的),根据各种错误类型,总结出下列8条具体内容,让学生做完后对照检查,通过实践,使学生解应用题的正确率大有提高。 1.抄数是否正确。 2.单位不同,不能相加或相减;相同数量单位相加或相减,结果单位不变。 3.注意原题中同一类单位的大小是否一致。 4.题中给出的数量一般都要用到,如果不用,就要分析不用的道理。 5.应用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可以除得尽的数,如果中间或末尾出现除不尽的,就要重新分析算式的意义,如果确定算式符合题意,除不尽的一般按要求取近似值。  相似文献   

18.
设计背景晨间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皮球,好的皮球给孩子一抢而空,只留下几个没气的皮球在那儿无人问津。于是我问小朋友:“谁能使瘪了的皮球鼓起来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来孩子们对膨胀现象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只是对物体膨胀的原因了解甚少,对膨胀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科学问题还缺乏探究。因此,一次“有趣的膨胀”的探索活动就形成了,意在激发幼儿探索膨胀现象的欲望,培养他们积极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科学精神。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各种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原因。2.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们对“生成式”课堂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甚至有的专家直接打出了预设式课堂的旗帜与之相对峙。也有的人认为生成式课堂就是完全跟着学生跑,而不再需要预设。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拟就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一些探讨。一、预设式课堂的弊端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有几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几乎不需要自主地想什么,说什么,做…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个大学教授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一个圆圈后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小朋友的答案多得不得了,一个小朋友甚至随口说了十多个答案:苹果,蛋糕,月亮,足球……大学教授将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几个博士生,博士生们瞪着黑板想了大半天才做出回答且几个人的答案基本一致:半径大约是多少的椭圆。小朋友的答案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到了孩子的眼光与稚气,也看到了孩子敏睿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而我们的博士生们,经过了十多年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思维完全被束缚了,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思考已习惯于程序化、标准化,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