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黑闼是隋末农民战争时的一位领袖,是宝建德起义事业的继承者.宝建德和刘黑闼的关系据旧唐书刘黑闼传载:"(黑闼)与宝建德少相友善,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宝建德起兵反抗隋封建统治后,刘黑闼又参加了宝建德的部队,并成为起义军中的重要将领.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5月),宝建德和李唐集团作战时,在虎牢一战中被李世民军所打败,建德本人也被李世民所俘获,不久被害于长安.宝建德失败后,刘黑闼在漳南地区继续起兵反抗李唐.其时,李唐统一全国的事业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已达于完成的阶段.在这样较为复杂的客观形势下继宝建德失败而起兵反抗李唐政权的刘黑闼,应该如何评价他才好呢?近年来,在报章杂志及专著中展开了较广泛的讨论,至今还存在着原则性的纷歧.  相似文献   

2.
刘邦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参加者。史学界的一些同志曾据此给他戴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其探讨的必要,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刘邦在推翻泰王朝统治中起了作用,但不能因此就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要作出比较科学的评价,首先需要弄清刘邦是抱什么目的,在什么情况下卷入起义洪流中来  相似文献   

3.
陈胜墓     
陈胜,河南登封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为了反抗暴秦统治,和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张楚”政权。公元前208年,起义受挫,陈胜被害。今永城芒砀山主峰南侧脚下有陈胜墓冢,高2.6米,周长27.3米。墓碑高2.5米,宽1.1米,厚0.23米,碑上有郭沫若于1975年的亲笔题字:“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陈胜墓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陵园,是豫东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陈胜墓@王爱华  相似文献   

4.
史学界对韦昌辉的评介问题,概括起来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韦昌辉是"混入农民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是"发动天京反革命政变的罪魁涡首";另一种则认为韦昌辉是"犯有杀人过多错误的农民领袖".对以上两种意见,笔者不尽苟同.为了使问题深入地讨论下去,以求得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鄙人不揣浅陋,谈些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敦于史学界的先辈和挚友.  相似文献   

5.
一我这里所要说的宋江,既不是历史上的宋江,也不是经过金圣叹改造过后七十一回本《永浒》里的宋江。而是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里的即原来的那个宋江.自来评论《水浒》者,对宋江的评价分歧最大。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领袖;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叛徒,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也有人想把这冰炭不能相容的二者调和起来,说宋江前期是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领袖,后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叛徒,是镇压农民起义军  相似文献   

6.
清朝统治末年各种弊端暴露,全国各地受压迫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苏天福经常与捻军领袖接触,最终于1852年结捻,正式加入农民反清起义的斗争中,成为捻军中重要领袖,使得捻军阵营不断壮大,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断增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清朝政权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7.
从黄巢家庭出身、起义前职业看,这个农民起义领袖是特殊的农村游商,为地主阶级下层成员;黄巢起义前、起义中的作为表明,他主要是为自己政治报复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代表的是地主阶段下层,即中小商人、地主的利益,这种奋斗行为与起义农民奋斗目标有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叶,在震撼全国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影响下,云南各族人民也燃起了反清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其中,杜文秀为首的大理革命政权坚持反清斗争达十八年之久,给清王朝在云南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在云南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于怎样评价大理改权领袖杜文秀,史学界是有争议的。问题集中于两点:  相似文献   

9.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西汉中期(前221—前49)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公元前二○九年七月,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领导农民大起义,秦王朝终于被推翻了。原来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凭借着农民战争创造的历史条件、依靠起义农民的革命威力,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西汉王朝。  相似文献   

10.
金丹道大起义是近代史上自太平天国以来在北方有较大影响的农民革命运动。对金丹道起义的历史评价,其主要注意力不应放在反封建上,而应放在反洋教、反侵略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明末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中,对于农民军领袖罗汝才的评价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在前几年,有人为了突出农民军内部的两条路线斗争,竟给罗汝才扣上了“起义军内部的地主阶级代理人”的大帽子,甚至于被推到阶级异己分子的行列中,与牛金星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甘南民变是指一九四三年初,生活在甘肃南部地区的汉、回、藏、土、东乡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反抗国民党政府统治的一次大规模的各民族联合起义。起义虽最终在国民党的镇压下失败,但起义显示出了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藏族农民领袖肋巴佛,由于自己幼年的成长经历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其思想发生了转变,通过他特殊的活佛身份,在整个起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战乱的国家。有一种习见的内战,被学术界称为“农民起义”。陈胜是“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颇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农民领袖”。因此,对陈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秦末农民大起义”本身,也有助于认识作为一种普遍地经常地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农民起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燃自拜上帝教。起义初期,太平天国的领袖集团寓革命内容于宗教教义之中,“天父天兄”曾给予广大革命农民以无穷的力量。但定都天京后,拜上帝教逐渐沦为太平天国领袖集团成员之间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的工具,拜上帝教教义中的平等原则践踏殆尽,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后期领袖集团的分裂与广大将士的离心,铸成了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定局。  相似文献   

15.
宋仁宗庆历四年,河北保州发生过一次兵变。近年,一般史书把它称为士兵起义。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因此也可说是农民起义。其正义性质,似乎也是没有疑问的。然而,近来我对这次兵变的史料,再次进行细致地考察,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考虑,发现颇多值得怀疑的地方,特在此提出,请予批评指正。一、兵变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明朝的军屯     
一关于明朝军屯的问题,我们可以追溯到元末农民大起义。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结果出现了明朝,元末起义中军屯事业的兴办也发展为明朝的军屯。元末农民起义中,刘福通系统下的将领,曾转战豫、鲁、冀、秦、晋等地,“数攻下城邑,元兵亦从其后复之,不能守”。只有毛贵略取山东后,能用人分守诸路,“又于莱州立屯田三百六十所,每屯相距三十里,造挽运大车百辆。凡官民田,十取其二,多所规划,故得据山东者三年”。这说明有些起义的领袖已经重视兴办屯垦了。  相似文献   

17.
项羽是我国秦汉之际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公元前209年跟随叔父项梁,在今江苏省南部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号召,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牺牲后,项梁成为当时农民起义军的实际领袖。这个期间,项羽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公元前208年,项梁战死。宋义继任起义军统帅。起义军前往河北援救赵国的途中,宋义心怀一己之私,观望不前。项羽当机立断,矫命诛掉宋义,率军渡过黄河。公元前207年,巨鹿一战,秦军被彻底打败,被迫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进入关中。这时,刘邦已经在几个月前攻入关中,暴露出与项羽分庭抗礼、争夺天下的野心。进入关中的项羽,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他被刘邦的表面恭顺所迷惑,放弃了消灭刘邦军事势力的打算。他自己也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在主持分封十八个诸侯王之后,撤兵东归。从此,项羽和刘邦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由于它是记载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的,所以当今特别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众多的学者在评价司马迁的政治态度和史学思想时,往往引证《陈涉世家》,作为说明其观点的根据,同是一篇文章,在分析论证的时候,各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不少学者认为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在歌颂农民起义领袖,是体现《史记》一书具有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也有一些文章提出了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过多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可是,他们英勇奋战的结局不可避免的都失败了。史学界曾经有很多同志著书撰文来研究这种失败的原因,不少具体问题也被逐步地提了出来,流寇主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明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在“流”字上表现最突出的农民大起义。在过去的有关史籍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将明末农民起义军称为“流寇”、“流贼”,《明史》中记载农民大起义的部分也叫《流贼传》。 基于这种历史现象,早在四十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了流寇主义的问题,认为在这种长期流动的作战方式之中包含着一种流寇主义的政治路线,其特点是不重视革命根  相似文献   

20.
从616年7月隋炀帝南幸江都,至618年3月8江都宫变被杀,其间不到20个月。炀帝靠江都而兴,又归江都而亡,历史似乎在捉弄这位不可一世的风流天子,深入探讨一下南幸江都的原因、性质和后果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应该是有意义的。一南进江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南达江都是由于杨布在人民急需吃息的时候作出了征辽的错误决策,造成了“普天之7莫非优价,左右之人皆为故国”的局面,引发了阶级矛盾的总爆发,形成了抗投反过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大起义,加剧了关陇和江南两个集团的矛盾,促进了统治阶级的公开分裂,动摇了边地少数民族对陌王朝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