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意图:无锡市花园弄小学地处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运河畔,古运河畔留存着的许多历史古迹.为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社区"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本课以"探寻家乡的古韵"为课外延伸践行的话题,结合《家乡哺育了我》第11课《请到我的家乡来》开展品德教学活动,旨在引领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家乡、社区。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社区"由来已久"的文化古韵,从而激发自豪感,在此基础上生成"爱家乡、爱社区"的情结。  相似文献   

2.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的第二课时《家乡的名优特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特产有哪些,知道家乡的名优特产,激发学生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 2.了解祖国的疆域辽阔,感受祖国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建立起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作贡献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广泛地知道家乡物产的名称及特点. 2.理解名优特产的含义,知道家乡哪些是名优特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彩色铅笔等  相似文献   

3.
怎样深化国情教育?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国情教育要从爱家乡教育入手,并注意组织系列活动,不断把教育引向深入。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在知家乡、爱家乡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首先,举办“知我耒阳”系列专题讲座。学校史地组、政治组主讲了《家乡之最》、《骄傲的耒阳》和《在建设中的耒阳遥田水电站》等课题,以帮助学生认识家乡。耒阳是湘南的一颗明珠,交通发达,107国道与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水路联通湘江;矿产丰富,主产煤炭;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系统了解耒阳,学校录制了《知我耒阳,爱我  相似文献   

4.
由我校校长邹文生教授主持的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师专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课题,旨在开发与利用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使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就地取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爱祖国、爱家乡、爱师范”三者统一起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配合此项目的研究,掌握大学生对家乡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了解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师专爱国主义教育工程”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歌曲《我爱我的家乡》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和一个补充句组成,其结构是“4+6+4+4+补充”,旋律质朴抒情,歌词寓意深刻,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的学唱,使学生能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的感情。2.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休止符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3.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2.运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演唱,使歌曲更深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水彩笔…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小河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太平桥,我爱家乡的古纤道,但我更爱家乡那玉带似的小河。春天,万物复苏,河边的小草伸了伸腰,悄悄地钻出了地面。各种野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但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我爱它。我爱家乡的天空。家乡的天空总是蔚蓝蔚蓝的,既像辽阔的大海,又像一块无边的蓝纱,十分美丽。有时,天空上还会出现白色的带状云,像几条缠绕在一起的丝带,非常漂亮。  相似文献   

8.
《请到我的家乡来——"洈水一日游"规划表》的教学,采用"情境导入,感知家乡美;探究学习,憧憬家乡美;交流评价,畅谈家乡美;拓展延伸,宣传家乡美"的教学脉络,通过探究认识表格、设计表格、填写表格、优化表格,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感受家乡之美,用乡土文化滋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自然、文化、历史、物产,同时认识家乡的落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既赞美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让全班同学在声情并茂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其创造美的热情。【活动形式】1.表演(唱歌、舞蹈、小品、快板、讲故事等);2.竞赛(金点子)。【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资料:a.收集家乡名胜、物产和历史文化的有关资料;b.收集家乡的落后面的事例;c.收集自己周围有关热爱家乡的好人好事。2.节目准备:a.快板演出;b.山歌、摆手舞;c.小品创作。3.…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论述了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联系家乡特色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具体举例论述小学四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观察调查家乡的历史变化发展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儿童音乐》2012,(1):84
赞美家乡的歌曲,历来都是广大词曲作者创作的重要题材,大量歌颂家乡的歌曲都发出了时代强音,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轨迹,如《人说山西好风光》《我们新疆好地方》《小河淌水》《山歌好比春江水》《神奇的九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旋律,让家乡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所熟知,同时也让词曲作者名扬天下!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为了践行中宣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活动,积极鼓励和发动全国的词曲作者创作出一批反映家乡地域特色、人文风情的歌曲,为介绍家乡、推介家乡、推动家乡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一笔之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感动中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将隆重举办"我的家乡多么美——全国首届唱我家乡词曲选拔"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陈梦怡 《新作文》2014,(9):24-24
<正>我的家乡泾县是皖(wǎn)南山区的一座山城,这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山环水绕,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爱我的家乡,因为这里的美景陶醉了我,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一条蜿(wān)蜒(yán)曲折的青弋(yì)江,环绕县城。远看,像一条碧绿的绸带。我爱家乡的荷花塘。每到夏季,荷花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说教材——领悟课标把握重点1.教材简析《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简短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全曲为2/4拍子,五声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活泼欢快,富有韵律感,深受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表达我爱家乡之情。 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 拨动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进行构思,能使用比喻、拟人等一些修辞手法,自由地表达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 1.播放家乡的风景课件或出示家乡风景图画。师生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位于沂蒙山区的平邑县,素有"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称号,金银花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金银花,多么吉祥的名字!我爱家乡的金银花.  相似文献   

16.
我发现部分同学在闲谈中流霹出:边疆遥远,生活条件差,少数民族野蛮的议论,并说:“我长大了才不到那个地方去?”还有人说:“我的家乡多好,以后我就在家乡工作。”。耳旁的只言片语,使我不由得深思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是从“爱家乡”入手的。学生之所以对家乡那么热  相似文献   

17.
《我家住在大海边》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家乡海滩的美丽、可爱 ,抒发了作者爱海滩、爱大海、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课文图文并茂 ,情景交融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教学中 ,我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 ,化静为动 ,变无声为有声 ,让学生欣赏绚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使学生真正地发现美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歌曲导入 ,创设氛围歌曲对于人的情感的影响有着特殊的作用 ,能营造情感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题时 ,先播放一首《我家住在大海边》的歌。当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 ,学生还…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内容小学地理内容看似简单,但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五爱教育”:即爱家乡、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科学、爱人民的教育。(1)爱家乡的教育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的各个地理要素,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爱家乡是“五爱”教育中最基本的思想教育。(2)爱祖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民族  相似文献   

19.
周俐 《华章》2013,(13)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社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未来的行为.《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第5条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要求.在内容与要求部分的第7点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抓住幼儿这一人生最佳的教育时光对幼儿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相似文献   

20.
毛小芳 《吉林教育》2008,(17):84-85
在学习了初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单元内容后,课本安排了一个探究课题《来自家乡的报告》。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是本地人,来自四川、黑龙江、贵州、河南、山东、湖南等外省市,尤其是四川籍学生居多。他们因在宁波生活了较长时间,对宁波都不陌生,同时对家乡的记忆犹存:无论是人文或自然环境,还是典型的动物和饮食等。于是我就将探究课题确定为——比较"宁波"与"四川"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