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萧红的香港学创作对她的学史评价相当重要,与战时的主流学进行对照,她的创作显示出边缘的姿态,其差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战时学主题的深层思考,真正继承鲁迅遗风,捍卫启蒙学,而不是屈服于战时的主流,改变自己的学写作态度;二是感情基调的差异,主流学要求的是热的情调,而萧红却是在冷静的思考中以冷的情调叙说自己多重身份的感同身受,并以学的悲剧性作为支撑;三是写作手法与写作风格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萧红小说创伤体现出大胆越轨的笔致,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写作规范,其美学气质体现为一种雄浑而忧郁的美;其任意随性的抒情笔致及“自我”个性体验的介入,构成一种独特的女性主义本:萧红体。从而极大丰富了现代学的表达内容及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风云变纪的历史进程中“启蒙”与“救亡”是学发展的主流,萧红以其个性主义的创作和自由写作的姿态,以个人熟稔的社会生活为创作蓝木,表现出对孤、寒、病、苦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执叙写,反映出萧红创作温厚、宽广的人伦关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小说关于“北方人民对于生活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叙写“力透纸背”。小说对家乡人民悲惨生活境遇的描述,对国民灵魂的揭示,体现着萧红对人性自觉的关注,也表现出她人道主义的道德良知及在非常时期救亡图存的创作意旨。在她并非有意识地图解主流话语的创作思维中,折射着萧红本我的人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分析童年体验对于萧红创作的影响,从她经历的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两大方面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萧红将自己的童年体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爱的缺失,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才情的女性作家,萧红的小说在文体上表现出独特的素质,即诗化和散文化的创作风格。从叙事语式看,这一风格一方面使她的小说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抒情的、感性细腻的情调,另一方面也透视出作家基于深刻反思层面上的独特生命体悟和洞察。萧红的后期作品《小城三月》,以儿童视角讲述了一段凄婉的情感悲剧,其独特的时空构形表现出女性作为“他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焦虑,是萧红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跋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跋涉》的写作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潮流与作者独特生活经历的有机契合进发出的火花,在当时的青年作家之中颇有代表性。《跋涉》在思想阐释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表明作者当时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但它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现代小说家萧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出于悲天悯人的天性,她始终关注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在她的小说中渗透着她对麻木自私人性的敏锐洞悉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思考。她把自己对生与死的体察融入了小说的创作.她的笔下,描绘的是生的凄然和死的悲怆,由此警醒世人去思考国民性.去关注人类生存的形态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萧红作为一位以个体生命体验创作的天才作家,她的自叙体散文对于了解萧红的创作心理与创作情感,以及个人生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试以萧红的自叙体散文为研究对象,尤以《商市街》为主要分析文本,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萧红对"乞妇"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探索萧红对"乞妇"身份的接受历程,对女性"女儿""妻子""母亲"三重社会身份的放弃,以实现对男权主流社会的反叛和对男性主流文学的疏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迷人色彩的作家,她就是萧红。她的生命是那么短促,可是,她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却充满了悲凉哀婉、凄迷传奇。她用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建构起膝跪迷离的艺术世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因为有了她的声音而显得摇曳多姿。分析萧红的写作姿态可以在整个文学传统中审视她的独特性及意义。写作对萧红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表述”,她的写作过程是与自我生命的成长同市的过程。她在写作中重述曾经有过的经验、感悟、情绪、悲欢。她的写作直通生命本体,她的话语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如果…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已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回归已有十六年,但与内地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使得两地之间经常产生民众纠纷、文化矛盾、意识形态认识的冲突。追根溯源,其中的原因与漫长的英国殖民统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在这段时期里香港社会历经了领土遭遇割让、地区被迫投降、经济高速发展、主权确认回归等诸多事件,才形成了一次次的社会心理变迁,最终发展成为了如今香港地区社会心理的一个基本雏形。  相似文献   

12.
1919年香港之所以发生米荒,既是东南亚频繁灾荒及国际粮食市场等外在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港岛自身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米荒不仅扰乱了粮食市场,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探究此次米荒风潮形成的原因,对我们当前制定和完善粮食政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洪仁批驳了“异端杂教之邪说”,主张建立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新人心”的俗厚风淳的社会,并把这一主张付诸实践。洪仁的反神秘文化观的理论渊源是基督教文化,带有十分浓厚的功利化色彩和实用性趋势,闪烁着近代科学的智慧之光,但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香港船头货价纸》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并理清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的特点及其创刊的社会背景。《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其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晚清时期的香港社会结构复杂。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在香港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5.
《资政新篇》是中国传统法律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所反映的西方法文化思想,折射出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急剧变革,体现了由封建主义法文化思想向资本主义法文化思想过渡的征候。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法制改革的主要手段是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这种移植在理论、实践及观念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与繁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和框架 ;香港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 ;香港回归 ,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略。  相似文献   

17.
从叔孙通到公孙弘,画出了儒学在汉代演变的轨迹,充分表现了儒学终于完成了对专制政治的适应.与董仲舒改造儒学将之引向神学化和宗教化不同的是,以叔孙通和公孙弘为代表的儒宗人物使儒学完全世俗化、实务化甚至奴性化.他们对儒学发展走向所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实践中,毕竟无法与董仲舒所建立的新的儒学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相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寻洪毅然美感理论的演变轨迹,对其在“审美意识”、“美感和快感的关系”、“美感的产生与发展”、“美感的基本心理”以及“美感的种类”和“美感的相对性与复杂性”等领域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美感理论的发展演变,既是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轨迹的写照,也是其学术风格的体现,呈现出洪毅然美学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香港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是充裕的;第二次扩张发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此时政府大幅度削减对院校的资助,还要扩展专上教育,因而受到院校、学者对副学士学位课程私营化和政府履行高等教育资助承诺的质疑。最终,政府策略性调整了高等教育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萧红的创作中,"后花园"这一空间意象随处可见,这一空间意象带给萧红的不仅是童年的快乐,更多的是对"家"的渴望,而"后花园"在地理上的边缘位置也决定了萧红"边缘化"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