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上理论依据,本文把作为词汇中的两大部分之一的熟语(另一部分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在中美熟语中的主流隐喻现象(汉语熟语中的饮食隐喻和家庭隐喻eating metaphor and family metaphor,美国常用熟语中的运动隐喻sports metaphor),来比较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钟晶 《考试周刊》2011,(45):74-75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信息作为始源来认识或理解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物体。隐喻是从源喻到目标喻的映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隐喻机制。本文作者首先从社会背景、文化价值观和自然和科学知识三方面阐释了建立概念隐喻机制的基本因素,接着结合具体例子,尝试性地探讨了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只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交流中,同时也表现在思维和行动上。当人们在表达抽象事物时,大脑会借用具体事物产生隐喻性思考,从而达到理解抽象事物的目的。隐喻的功能就是用一种熟悉的事物或想法来表述另一种相对陌生的抽象事物或想法。人们使用隐喻性语言来表达抽象思维,但不同语种对于同种抽象事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突出表现在思维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转化上。不同的语言在思维中对时间概念的表达是对等的,而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并不是对等的。  相似文献   

4.
英汉时间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化的不同而不同。英汉化中均有“时间是金钱”、“时间是一运动的物体”、“时间是我们从中穿过的空间”的概念隐喻,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却不尽相同。汉化强调的是“时间是有限的资源”这一点,而英美化则是“时间是金钱”、“时间是有价值的商品”和“时间是有限的资源”三并重,构成一个体系;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热点研究之一的概念隐,亦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在当今广告业中正不断地印证其巨大魅力。本文结合概念隐喻三种类型在商业广告中的具体运用,阐释概念隐喻是如何表达广告商的目的同时让消费者理解其中的内涵,进而达到其预期推销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1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意识、隐喻使用、隐喻能力培养的作用、隐喻教学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外语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很为薄弱,其外语输出时也很少使用隐喻性表达,调查结果同时肯定了隐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基于二语学习者混合的概念表征系统,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隐喻能力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与人类的思维和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不同的语言存在相似的概念隐喻,但由于受到特定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语言的隐喻又体现出自身的民族特色。文章从对英汉本体隐喻、方向隐喻和结构隐喻中的一些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来分析地理和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一种迥然有别的隐喻知现——概念隐喻。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其所属范畴、哲学基础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内涵加以探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隐喻思维方式初探:从莱可夫网上公开信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跟语言有关,而且也跟思维和判断推理有关。恰当的隐喻有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而决策失误也往往与不恰当的隐喻有关,Lakoff发表在网上的公开信、Schǒn关于“贫民窟是疾病”或“贫民窟是自然社区”和“漆刷是水泵”的概念隐喻,清楚地说明了隐喻是如何被用来支配影响人们的判断推理和人民基于此判断推理之上的行为,以及隐喻如何被用来产生新视角,分析解释问题,为创造发明开辟新思路,本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桃梅 《培训与研究》2006,23(6):35-36,26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以空间方位词“下”为例,分析了“下”的语义系统及其认知隐喻机制,并通过与英语词down的对比分析,说明了人类隐喻思维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邹湘西 《海外英语》2011,(6):326-327,334
该文主要探讨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介绍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功能,然后论述二者的工作机制及异同。最终得出结论,二者具有互补性,应共同认识,以加深对隐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回顾概念隐喻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表明,将概念隐喻思维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隐语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在日常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隐喻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可以较为有效的将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系统的组织起来,了解隐喻思维有利于词汇积累,加深对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对概念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发表,正式将概念隐喻列入认知机制。本文从概念隐喻的研究历史及工作机制出发,研究了英汉概念隐喻的差异使用。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隐喻研究是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言学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本文采用北大语料库中的例句,运用隐喻的方法将抽象的思维用具体的事物来阐述。抽象的事物与具体事物具有相同的特点是我们使用隐喻的根本前提,隐喻的运用使抽象事物的形象更加清晰,人们才能更容易理解"思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具有解释作用。该理论中的映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它们有相同或不同的源域或目标域,实现这两个域之间的合理映射有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映射原理部分地解释了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萍 《陕西教育》2009,(12):22-2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并以此分类为依据探究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人类对隐喻的理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语境、隐喻自身的特性及主体的认知能力等,把握英汉文化的同一性,有助于我们对隐喻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抽象概念的加工离不开隐喻,即抽象概念是以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道德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隐喻表征的研究主要涉及黑白隐喻、垂直空间隐喻和洁净隐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形式,并对具有单向作用和相互作用的隐喻映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