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同学们,你们热爱运动吗?你们会科学地运动吗?如果你不经常运动,或者不懂得如何科学运动,没关系,《我的牛顿教练》会帮助你。提起艾萨克·牛顿,那个苹果落到头上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这是他日后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最初灵感来源。可是你知道吗?作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创立了微积分,顺手提出了经济学中的金本位制度,并且还会那么一点点炼金术。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之一 ,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它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纠正了人们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认识 ,使人们的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掌握物体固有的基本属性——惯性 ,请同学们顺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六点思考”,仔细品味逐层递进的六个问题 ,整理各自的思路 ,从中进一步感悟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思考一〕上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 :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使运动的物体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方向。用一句…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相似文献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并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连接力与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探究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效果;反之,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7.
~~【单元知识解析】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牛顿力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科学的作用。牛顿在其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力学体系,即牛顿力学体系(世称“经典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它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理论之中,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牛顿力学体系是物理学、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不仅使英国进入了科学革命的…  相似文献   

8.
牛顿运动的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研究理论的基础.牛顿运动三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把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和实际情况较接近的说法是: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历年高考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习  相似文献   

10.
小车的联想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少年时期,看到书上讲的或是观察到周围的新鲜事物,总爱动脑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他23岁的时候,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公元前希腊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亚里士多德。他对物体的运动曾作过这样一个结论:“当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静止下来。”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句话一直被当作真理,没有一个人有过丝毫怀疑。这句话也给年轻的牛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不是死板地记在脑子里,而是反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思考力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有人推着一辆…  相似文献   

11.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 ,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 ,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才需要力的作用。第二 ,定律说明物体具有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这种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地说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概念 ,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的规律。然而 ,不少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这条定律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惯性和惯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惯性”一词也许并不陌生 ,日常生活中常把惯性理解为习惯性 ,即人们按自己的固有习惯办事的本性 .其实科学上也是如此 .下面从科学的概念上来浅谈“惯性”和惯性力的问题 .一、无处不在的惯性早在三百年前 ,科学家牛顿就提出了力学上的三个定律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关于惯性的定律 .他指出 :世界上任何物体 ,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 ,就要保持自己原来的状态不变 .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着的物体仍以原来的速度 ,沿原来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或者通俗地说 ,就是世上万物如果在无外力作用时 ,“静者恒静 ,…  相似文献   

13.
力学规律的建立和应用都离不开参考系、惯性系、坐标系.参考物(系)的确定,是确切地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前提,物体的运动和运动规律只能在确定的参考物(系)下描述;若质点对某个参考系的运动服从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这个参考系就是惯性系;若质点对某个参考系的运动不服从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这个参考系就是非惯性系.要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位移,只能在坐标系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伽利略——意大利学者,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1)发现了物体在摆动中的等时性,并进而研究出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2)第一个深刻探讨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动地描述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3)希腊哲学家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种错误的论述一直被沿用近2000年.之后.第一个证明此观点不正确的是伽利略. (4)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牛顿——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的几项主要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微积分、光的色散.教材中仅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 3.帕斯卡——法国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  相似文献   

15.
牛锦锋 《甘肃教育》2008,(16):49-49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 1.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是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他得出这样的推论:当一个物体在一个水平面上运动,没有碰到任何阻碍时,它的运动是匀速的,并将继续进行下去,假若平面是在空间中无限延长的话。之后,笛卡儿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补充: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伽利略、笛卡儿向世人揭示了物体的运动来自于物体自身,外力不是运动的原因,从而使人们从亚里士多德结论的禁锢中走了出来,开创了动力学的新局面,为牛顿构建动力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它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2)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不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它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它表示了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即加速度与合外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速度与合外力无直接关系;(2)定义了1N的力;(3)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相…  相似文献   

17.
一、运动的绝对性、相对性和运动参考系1.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物体 (不论是宏观天体还是微观粒子 )都在不停地运动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因此 ,物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性质只具有相对意义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 ,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 ,必须选一个作为参考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 ,即假定静止的“观察站”.2 .运动的相对性——物体运动的性质随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而不同 .3.两种参考系 :惯性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叫做惯性系 ;非惯性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 ,叫做非惯性系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划分不是…  相似文献   

18.
运动和外力息息相关。无论是匀速运动、加速运动还是静止不动,都有外力发生作用。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提出了三大定律,解释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和方式。艾萨克.牛顿爵士(1643-1727)在光学、力学和数学领域都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据说有一次,当他正在思考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原因时,看到一只苹果从树上落下。他意识到是重力使苹果落向地面,而且也正是  相似文献   

19.
米冬亮 《学周刊C版》2014,(2):194-194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连接力与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探究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效果:反之.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并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运动的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论证、评估矫正”等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