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近年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处理好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如何探索和实践教育观念的创新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如何正确把握信息技术教育为创新教育提供的有利条件,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训练方向不明确""创新创业训练效果评价不科学"和"创新创业训练动力不足"等问题,以行为管理理论为依托,构建出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导向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校正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和"创新创业教育行为动力机制"四种子机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其内在机理对高校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 "创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创造新事物(产品)"或"开辟新天地(境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创新"与"创造"等同使用.而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归宿是创新人才.一般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当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更是教育教学理念和范式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理性审视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对象,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具有创新特征和高职特色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3334"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抓手,以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为重点,以"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为引领,实现"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分类施教、强化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被联合国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开展通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比较普遍,这两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前者与专业结合度不高,后者受众面较小。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的"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阐述了实现"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与科技的需求更加多元、具体和迫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全人教育"为视角,审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理念,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旨在构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是作者建构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三论体系"("导论"、"概论"、"通论")中的一部。着眼于"古今贯通"、"中西会通"和"系统融通",以"理论意识"为统领,以"问题意识"为动力,以"范式意识"为指引,对"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指向、战略导向、发展取向和协同推进策略进行积极探索,从根本上破解了价值观念、组织模式和制度建设这三个当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继续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目标在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前提的全面变革、本体问题的全新阐释和研究范式的整体转换,建构中国特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现行国家实施创新发展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它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发展环境、价值取向和发展途径等。高职院校已经出现和正在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竞赛机制的"选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发散思维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实战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和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需要紧扣"三全"发展定位,抓好广谱式教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因人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实施教育的新常态,需要认识"新常态教育"的本质和要求,革除"非常态教育"的弊病,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和改革,使教育回归常识,遵循常理,恪守常规,呈现常态,焕发教育的生命活力和创新魅力。我们以"探寻规律,传承创新,以人为本"为基本方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原点,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创新意义的教育新品牌、新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教育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创新,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把握"三个面向"方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推进教育创新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体两翼"被赋予新的内涵,"一体"是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两翼"指"教师翼"和"学生翼"。为使创新创业教育低龄化,实现全民创新,应以师范类院校为跳板,贯通"教师翼"和"学生翼",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素养,培养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并借助师范类院校学生身份的特殊性联动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让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王国新 《辽宁教育》2013,(7X):62-62
<正>一所学校要打造精品办学,就必须注重学校内涵的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和鲜明的特色,精心塑造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办学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就是抚顺市第五十中学创新发展的教育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什么,依靠"创新教育"如何打造学校自身的特色品牌,是许多基础教育学校寻求的突破口。五十中学经过17年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特色发展之路。五十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始于1986年,曾经历了"偶然中起步——争论中崛起——创新中腾飞"的三部曲。20年来,学校牢牢坚守"科技创新教育"这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事关民族发展的后劲。因此,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切入点,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身处的"信息社会"即"创新社会","创新社会"呼唤创新教育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物理教学(以下简称"高职物理教学")理应立足于创新的课堂,致力于创新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和擅长创造性工作的技术劳动者。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高职物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经济要求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国有企业改革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社会转型期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企业职工新状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论述,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诠释,并就"以人为本"对老年教育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以人为本"是发展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求;是老年教育发展创新的力量源泉。老年教育要创新,一要理论创新,思路创新;二要体制创新,模式创新;三要活动创新,形式创新;四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以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体现与深化。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专业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学生考核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对教育观念做出整体变革。为此,要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建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将广义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性教育)和狭义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性教育)进行融合,确立二者之间的衔接互动机制;确立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建构面向实践的课堂教学、参与体验平台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依托本科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方法,即以人文修养训练为基石,以大学生创新实验为载体,以"童心"学习法为基础,辅以"温故而知新"法和"学而时习之"法,多维度、立体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创新能力。运用这些创新教育方法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创新实验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及省级各类大学生竞赛奖励。文中提出的创新型教育方法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释义存在多种误区与分歧,需要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和语义分析,以明晰其来龙去脉,厘清应有之义。在中国大陆,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引入、探索、发展和创新等四个阶段,至今,它已经成为创新驱动高校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一种自觉性行为和教育范式。从语义分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构词结构、哲学维度、价值维度分别表现出创新力与创造力、知与行、个体与社会的系统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可以在实际中精确化为三个基本问题,即明确"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采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高校主体"与"政府驱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构建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传授"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