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王鱼。王鱼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后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的时候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可一冷的是当王鱼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离其身体,  相似文献   

2.
川妈 《幼儿教育》2008,(1):15-15
<正>儿子是从1岁半开始喜欢读书的。那时,我总是拿同一本书不厌其烦地变着花样给他讲里面的内容。虽然如此,儿子依然热情不减,对这本书很痴迷。如今,他已经能将书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给我听。  相似文献   

3.
宋潇潇 《班主任》2010,(6):56-56
新接班没几天,班长小柳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暑假前原班主任向她反映小柳在谈恋爱。家长和原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小柳一直说家长和老师无中生有,情绪非常抵触,事情一直没解决,希望我能想想办法。  相似文献   

4.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但是许多家长难以理解,更难以做到。作者在辅导孩子时,并不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而只给孩子无根求助“毫毛”,从而把父母主动的“管”变成孩子真正的需求。这些做法或许对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敏 《宁夏教育》2007,(7):153-154
5岁~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比较、区别“善恶、美丑、好坏、优劣”等方面的能力,但少年儿童在“单纯”中,易产生偏执和片面性。因此,做家长的应给孩子从小讲点“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在中国,对于孩子,家长的态度永远是大包大揽,赶在孩子前面把问题解决完,而很多孩子既厌恶父母设计的路,又怕走错路辜负父母的期望,在亦步亦趋中变得迷茫,其实,父母应该把孩子交给世界,让他们独立地面对生活,在克服各种困难之中学会生存的技能。  相似文献   

7.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4,(33):34-34
胡志荣是我班一个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时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人坐一排,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哭,从不愿意跟人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状:“老师,胡志荣不听故事。”“老师,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听故事,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很坚强,休息一会儿就好的,老师相信他能坚  相似文献   

8.
陈涛 《班主任》2011,(6):60-61
开学没多久,就有科任教师向我反映,戏称我班里有"四大金刚"——四个不太听话、不爱学习的学生。说者无心,听者也无意。的确,这四名学生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学习上的表现要比其他学生逊色一些,但要说他们是"四人帮"也谈不上,因  相似文献   

9.
报载,目前不少休闲食品借小朋反的好奇掏大人们的腰 包。打开那五花八门的休闲食品袋,印有奥特曼、水浒108 将、三国演义英雄会、西游记人物等图案的小卡片、小玩意扑 面而来。孩子们为了积攒休闲食品袋内的小卡片,纷纷不惜 花钱买零食。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有88.9万小学生,如果 以每人每月20元零食的标准来计算,那么上海的小学生为了买卡 片,一年至少要吃掉2亿元人民币零食。 儿童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商家根据儿一里天真、好奇、求异的 心理,生产有利于儿童营养需求和健康的食品无可非议。但如果不择 手段地下“诱…  相似文献   

10.
女儿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常常丢三落四,不是作业忘了抄,就是上学没带书本。看着其他家长不厌其烦地对孩子大包大揽,帮着抄作业,帮着整理书包,我就在想,都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些本来孩子就必须做的小事,家长要包办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儿?我得做个狠心的家长,给女儿划一块“责任田”,让她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11.
一位邻居谈及她年仅五岁的女儿时以半似嗔怪半似褒扬的口吻道:这孩子现在主意可大了,上个星期天带她买衣服,挺漂亮的一套衣服她不喜欢,偏偏要自己挑,结果挑了一套样子很土的衣服,无非上面有几个卡通形象而已。这还算不上什么,去年送她去一家艺校学钢琴,名都报好了,学费也付了,可临到开学,她无论如何不肯去,居然说不想学钢琴而想学电脑,被教训了一顿之后才乖乖地去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孩子都上二三年级了生活自理能力仍很差,鞋带松了不会系,书包收拾不好,文具、作业丢三落四,甚至在学校用过午餐之后连桌子都擦不干净。于是,我对这些孩子的家长说:请家长明友们不要事事包办,请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苏军 《学习之友》2008,(6):50-51
时下,有一个说法挺时髦,很流行,甚至还有些诱人,说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流行未必就是好事。至少,这种说法如今在一些家长那里,正在成为增加弦子过重负担的理由,成为家长“逼”孩于过早地求学、过滥地学技艺.以致过分地苛求的“经典口头禅”。这就有些误导了。所以,有必要对此甄别一番。  相似文献   

14.
王志 《宁夏教育》2010,(3):78-78
“孩子学习就像给我学似的。”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说,只要家长不坐在身边,孩子写作业就特别慢,时不时地搞些小动作。为此,每天晚饭后,家长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坐到书桌前,监督孩子做作业,结果弄得自己和孩子都很疲劳。  相似文献   

15.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有的孩子要升学,更多的孩子要升级,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的暑假做个总结,向学校写一封“升学(升级)推荐信”,全面、详细地介绍孩子在暑假中的情况,让新老师对孩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曲晓宁 《家庭教育》2002,(10):21-21
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早出晚归,甚至忙于加班。早晨当家长去上班时,孩子还没醒来;晚上当家长回家时,孩子已进入梦乡。有时好几天见不到孩子的面,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孤  相似文献   

17.
史峰 《家长》2014,(12):39-40
正要做好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在分分秒秒里给孩子上"好课",千万别上"坏课"。周六,我和妻子一起去菜市场,并且把儿子也带上,目的是让儿子接接地气,认认蔬菜,辨辨五谷。一位年近六十的老汉正守着一堆大白菜出售。妻子看大白菜质量不错,就蹲下来挑捡。老汉一看有人来买菜,赶紧招呼,并且翻出一棵新鲜结实的大白菜推荐给我们,说:"这棵菜最好,相信我。"说着,老汉把大白菜外边的一圈叶子给剥了去,剩下的跟"菜核"  相似文献   

18.
周末,我和妻子一起去菜市场,并且把儿子也带上,想让他认认蔬菜,辨辨五谷。一位年近六十的老汉正守着一堆大白菜出售。妻子一看大白菜质量不错,就蹲下来挑拣。老汉一看有人来买菜,赶紧招呼,并且翻出一棵新鲜结实的大白菜推荐给我们,说:"这棵菜最好,相信我。"说着,老汉把大白菜外边的一圈叶子给剥了去,剩下的跟"菜核"一样干净。妻子接过"菜核",开始抱怨:"有泥。"说着,又把一圈菜叶给剥去。老汉连连叹息:"别剥了,别剥了,都是好菜叶,剥了可惜。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比赛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可怕的是,在很多家长中间,大有把孩子的生活“竞赛化”的趋势。其表现就是凡事都要比一比,在与学习相关的事情上尤甚:邻居家的孩子考了高分,父母的言谈话语间就带出了对自己孩子的不满与责备之意——为什么你就不能考那么高的分呢?  相似文献   

20.
章睿齐 《家教指南》2003,(11):62-64
星期六早晨,明明的妈妈把她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明明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盘鸡蛋,可这时明明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明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明明马上就要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做妈妈的马上让步了。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但是事实却是:过多的爱只会害了孩子。专家有时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之为:“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