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学压轴题     
中考物理试题中常有一些电学综合题,它考查在电路连接和变换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热、电功率、电磁等多个物理量;考查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要点稳恒电流基本概念 :电流强度 ,电压 ,电阻 ,    电功率 ,电动势定律电阻定律 :R =ρl/S焦耳定律 Q =I2 Rt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R全电路欧姆定律 :I=εR r电路的连接串联与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电源的串联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二、考点分析历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 ,多集中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三个知识点上 ,其次是电功率和直流电路分析 .另外 ,由于该部分知识与学生实验结合紧密 ,因而常通过实验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运用情况 .且考查既具体又灵活 ,如仪器的选取、读数 ,器材的连…  相似文献   

3.
本知识板块包括电学的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以及把它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电路知识.主要内容有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电阻的特点、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知识为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中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中考热点.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压轴题一般都是电学综合性计算题,它不但涉及到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电功率以及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等多个公式、规律,而且大多数题目都设计有电路的变化即动态电路的分析,这是中考物理的难点,也是同学们易失分的知识点.下面就通过两道试题给同学们讲讲如何突破这一障碍.  相似文献   

5.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5,(10):24-31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历年来都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后,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用伏安法测电阻等.  相似文献   

6.
动态电路分析问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因其涉及电压、电流、电功率等多个物理量,可以结合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多方面知识点考查,所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掌握分析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分类将动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常见规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中考的必考内容,在中考中定性和定量计算都有可能出现本节中另一重要内容是通过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中考中一般不会单独考查,经常与其他电学知识综合考查.一、重点难点突破1.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所以要控制电阻或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存在某种定量关系.2.怎样理解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应用欧姆定律时,一定遵循"同体性"和"同时性"."同体性"是指电流、电压和电阻都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性"是指电流、  相似文献   

8.
纵观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最后都有变化电路压轴题,它通常是由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或开关S断开和闭合,而引起电路结构、连接方式或某些物理量变化的电路.如何解这类题,关键应抓住两点.1.根据电流的流向去分析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画出某一状态等效电路图.改画电路时,应以原电路为基础,然后从正极出发依电流的流向顺腾摸瓜,将不起作用的原件去掉(如开路部分、短路器件等).2.由于电路发生了变化,故总电流、总电阻、每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也将发生变化,但是电源电压和每个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例1已知R2=60欧,电源电…  相似文献   

9.
电学综合题,往往将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等知识点有机揉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近年来,很得中考出题者的青睐,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度是100%,并且单纯的两电阻串并联电路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电路变化题,本文例谈其一般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电路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它已成为历年来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点有: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高考对相关知识的考查分析与预测近 10年来 ,高考对稳恒电流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 :( 1)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并结合实际应用 ,来考查对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等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2 )通过分析、判断直流电路中各参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及电路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考查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这一核心内容的灵活运用能力 ;( 3 )通过对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测量来考查对电学基本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选择和实验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实验电路的设计能力 .高考命题的形式主要…  相似文献   

12.
电路分析是考查同学们电路知识的基本形式。而在电路分析时,我们经常碰到动态电路:电路中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等会随着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或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某一用电器电阻等变化会引起电路中所有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这样电路分析的总体思路是:由部分到整体然后再回到部分,分析外电路时遵循先干路后支路、先定值后变值的顺序。本文在此向大家介绍几个总电阻的变化规律,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知识板块包括电学的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电流,、电压U和电阻尺,以及把它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电路知识.主要内容有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电阻的特点、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中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中考热点.  相似文献   

14.
动态电路分析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个动态电路教学的完整课例,应从电路识别入手,融合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规律与欧姆定律等电学基本公式,抓住电路中的单一变化量"电阻",推理整个电路变化,梳理动态电路分析的完整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电流、电阻、电压、电功、电功率等基本概念的辨析;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变化、电路故障的判断、电学与其它知识点、甚至与化学学科的联系等,历来列为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选取几道电学考题,剖析这些试题所渗透的能力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表示数变化题是以电路为载体,融合串、并联电路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等知识于其中的动态题.解题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分析推理:首先弄清电阻的连接方式.以及电表测量的是哪一段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然后分析出是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还是开关的状态改变或电路故障引起电路变化,导致相关的电阻发生变化;再根据有关规律或公式判断出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趋势.得出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分析时要特别注意抓住电源电压以及定值电阻的阻值等不变的物理量.下面结合几道2005年中考电表示数变化试题进行归类和评析.  相似文献   

17.
沈亚菊 《中学理科》2004,(11):28-30
稳恒电流一共有 1 3个考点(其中有 6个学生实验 ) ,考题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等五个基本物理量 ;电阻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重要物理规律 ,串并联两种电路和多个物理实验 .那么哪几类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呢 ?一、电路分析问题电路分析包括电路结构分析和电路动态分析两方面内容 .电路结构分析是分析电键的断开与闭合 ,电路串并联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电路动态分析是分析滑动变阻器移动后 ,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电压发生的一系列连琐变化 .推荐理由 :电路分析是巩固理解、灵活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典型问…  相似文献   

18.
《中学理科》2007,(9):27-35,56
三、考点分析 本章内容既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又是电学综合应用的基础,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且占分比例较大.本章常考点有:A.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电功率等的综合应用计题(常以压轴题形式出现);B.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和测量(小灯泡等)电阻的实验探究;C.滑动变阻器对电路中电流、电压、总电阻的调节及电路结构的分析(几乎涉及所有题型).  相似文献   

19.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5,(10):19-24
本讲所涉及的“电压、电流、电阻”既是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各地中考的热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利用I=Q/t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简单的现象;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与读数;③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与其它因素的关系;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连接方法;⑤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在闭合电路中,当某一电阻的阻值发生改变时,常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类问题是近几年中考多次考查的知识点.多数同学对这类问题颇感棘手,原因就在于电路中的变化量多,而这些变化量之间又相互制约.因此同学们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及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其次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解这类问题要采用局部~整体一局部的分析程序.即从局部变化(电路中共J电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