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幼儿教育备受社会所关注。如何开展有效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针对回归生活的幼儿教育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此更好地启迪幼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育来源于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教育与生活逐渐形成分离甚至疏远的状态。在当代教育中,现实的教育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学生人格上的培养和精神上的唤醒。让教育回归社会生活,把教育与生活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育中学会知明理,在生活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基础教育脱离学生生活的现状,很多学者呼吁教育应回归学生生活。本文从教育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入手论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并对基础教育如何回归生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回归生活的内在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回归生活,中美著名大教育家陶行知和杜威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本文试从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引出教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并提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教学要回归"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多以道德概念的识记、理解与背诵为主,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低效性。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从社会生活中开展。要把学生已形成的正确道德认知,通过鲜活的生活主题,转变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践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6.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知识观在反思传统的科学主义课程知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其教学意义包括意义追求、经验、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生活”和“回归”进行概念理解界定基础上,从教育与生活二者关系发生、发展过程深入思考和探讨教育能否回归生活的问题,并通过分析目前现实中存在的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来进一步说明教育应加强对生活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面对我国教育在现实中的若干相悖现象,许多学者呼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但由于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使生活教育在实践中大都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究这一命题:教育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教育是怎样脱离生活世界的?如何实现教育与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的融通?  相似文献   

9.
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构建多彩的教学环境,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布置现实的教学作业,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感受互动的教学体验,让语文教学体验生活。总之,要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用以致学,学以致用,回归语文的本源。  相似文献   

10.
董勇生 《中国教师》2009,(Z2):320-321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枯燥的德育细化、空洞的行为说教,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架空于生活之上,成为无源之水的教学,其势必使学生的兴趣丧失,思想泯灭,思维钝化。因此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认知道德意识,丰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评价,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理性极度膨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非人性化的“规训教育”。以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生存意义等为目的的形而上学和信仰丧失了存在的根基,生命变成了理性的存在,人因此成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成为没有思想和情感、没有喜怒哀乐的技术工具。教育的本真是对生命的关照,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目前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职业教育应高扬生命教育的大旗,实现从规训教育向生命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命教育在高校教育视野中的缺失,大学生践踏、漠视生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生命教育应成为现代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成长之享受是儿童生命提升的动力。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在教育中强调对生命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是教育得以根本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老年教育以传统养生为主,对老年群体的生命时间和生存延续较为关注,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年人内在生命价值。本文倡导老年教育中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的复归,将长寿与健康相联系,将生存价值与发展价值融为一体。在以教育养老的同时,积极唤醒老年人的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活力与潜能,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引领他们安度完满、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6.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教育应成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应通过引导人的生命建构去实现,因而,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体现生命关怀,焕发着生命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审视以往的教科书,脱离生活是其现实的图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都为教科书回归生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基础,教科书生活化具有现实性、合理性与必然性。教科书作为教育回归生活物质载体,它的价值也只有在真正实现“向生活的回归”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一大成就.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活教育的价值将愈益显示出来.生活教育理论是融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于一炉的系统科学.而生活教育运动的最高目标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万物之共存共荣共进.21世纪,生活教育运动将帮助人类创造一个和平互助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复归——略论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对生命进行价值判断并极端否定的结果。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死观教育,使学生具备清醒的自我生命意识、合理的生命价值位置、自觉的生命实践诉求和丰富的生命过程体验,最终促使生命的复归。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