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面对习作普遍感到“两大难”: 一是没材料写,二是有话写不出。而对于老师来说也苦于“难教”。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习作,使他们“诗”兴大发,并通过习作激励他们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呢?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种语言训练活动,学生的习作是学生用以交流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美国作文教学专家玛丽·安妮·特罗丝在《学生作文教学与评价》中提倡“习作分享法。”“习作分享法”是在学生完成了作文草稿或誊写之后,给他们一定的机会,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所谓“分享”只是一种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决不能取代教师的批改和讲评。 学生之间“分享”的意义何在呢?正如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所说的:“我的手里有一个苹果,你的手里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人互换一下,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交流思想则不一样,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  相似文献   

3.
整个评价过程依托“家园专题学习网站”,学生习作上传到“学生习作展评”栏目中的“神话‘边城’——读沈从文”条。基本设想是:在完成《边城》专题之后,学生在“家园专题学习网站”上阅读、赏析自己的习作,相互评价、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面对习作普遍感到“两大难”:一是没材料写,二是有话写不出。而对于老师来说也苦于“难教”,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习作,使他们“诗”兴大发,并通过习作激励他们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呢?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必须营造创新思维的大环境,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观察,增加课外阅读量。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舞台”,实行开放式的习作指导,改变以往“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批”那种封闭式单向交流,为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习作提供交流和表现的机会。一、创设情境,提供口头表达“舞台”口语交际是进行“由说到写”训练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开放式习作指导中,应给口头表达足够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表现的舞台,既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为书面表达积累丰富素材,是…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生作文能力差、习作水平低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 ,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敢写———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自信心要使学生写出好文章 ,必须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 ,“爱写” ;要使学生爱写文章 ,必须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 ,“敢写”。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不爱习作 ,不会习作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敢习作。分析其原因 ,有两种 :一是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响 ,认为作文高不可攀 ;二是不敢说真话 ,怕亮“丑”。因此 ,…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存在种种“被习作”现象,我们期待“学生心灵在场的‘真’倾吐”,期待学生不吐不快、“我要写”的主动习作。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源泉;营造习作的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在命题作文及自由命题作文方面,都要留有一方遐思的天空。  相似文献   

8.
<正>这里的活动化习作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并开展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活动,在学生具备了真实活动体验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进行专项习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建立“现场活动、现场体验—现场观察、现场指导—现场交流、及时习作”这一活动化习作的模式平台,利用学生爱玩的年龄特点,在高高兴兴玩的过程中解决习作动机和习作素材问题,在具体观察交流过程中解决习作表达和习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地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写、乐写.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习作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不失为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林巧 《辅导员》2009,(13):80-8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却长期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的是“表达”,而不是“交流”。下面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作文教学革新的“时空交流”观。  相似文献   

11.
初中议论文的习作是一个令教师伤脑筋的问题。其伤脑筋的程度比记叙文习作、说明文习作为甚。原因何在?因为记叙文中的记事,则可以时间为序;说明文则可以前、后、左、右、上、中、下等为序。这些“序”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是他们用惯了的思维方式,所以一说就懂,一懂就会,500字左右的文章对初中生中的多数来说,只需略加指导,即可敷衍成篇。而学生头脑中却没有常见的与用惯了的写议论文所需的“序”,因而议论文习作对学生与教师都成了伤脑筋的事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感到头痛,认为习作无从下笔。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工作。为学生“开源”,教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上。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批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肯定型批语 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有的结构较完整。有的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开头以这些长处。可采用肯定型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你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学生阅读到教师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写作的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这个动力源自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积极评价——鼓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在充当读者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和知音,热情地细读学生的作品,尊重他们的劳动,顾及他们的情感,善于发现习作中的“亮点”,用心写好评语,点燃他们心中习作的激情,这样学生将会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启动欲望1.谈话交流,引出“幸福”。2.小组交流:什么是幸福?要求以“幸福是,因为”这种形式进行简单的交流。(设计意图:在平和的师生交流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想”,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开始“作文”。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初步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下面指导学生习作进行铺垫。这是指导习作的第一步,意在调动学生的内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参与到作文中来。)二、交流启发,指导习作1.引出主题:你幸福吗?对于“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同学们都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拘形式地拓展习作范围,让孩子们在大量的练笔中学会表达,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爱上习作。为他们创设一个分享交流的情境,有章有法练,并能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7.
全省小学习作教学创新研讨会于1月13日—15日在兰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进一步深化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交流实施新课标在习作教学创新中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平台;营造按新课标研讨习作教学中的浓厚氛围,进而促进我省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习作教学质量,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本次活动观摩了9节各种类型的习作教学研讨课,听取了2位专家的讲座、32位教师的自由论谈以及家长发言和30多篇论文交流,观看了8所学校提供的习作教学成果展示。给人感受最深的是“新”,…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中的“习作分享法”是指在作文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使他们与别人一起交流自己的习作,分享各自的劳动成果。学生习作的“分享”对象不仅是同学和老师,还可以有家长、亲友等等,它能超越课堂或学校范围而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习作分享”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它能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陷,取长补短,充分调动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学生完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50):35-36
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习作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习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又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的实践运用和语文学习效果,习作教学更成为教师探究的一个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习作教学上也在不断创新,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一些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平时我跟学生谈到习作,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都觉得害怕习作,都感到习作时常常是“没啥可写”“无话可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当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多让他们亲身实践、体验,去获取各方面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