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谁都知道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然而,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使用并且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尤其是如何用新理念驾驭教材,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就成了我们教师不可回避的,应该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青寅 《现代语文》2011,(11):39-39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相继推出,如何使用这些新教材就成了人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新教材刚刚投人使用,本应配套的指导性文件和评估内容不能及时到位,加上不少教师忠得患失、因循守旧,缺乏独特的教学个性和较高水平的驾驭教材能力,导致老师们面对众多的教材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相继推出使用,如何使用这些新教材也就成了人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岳鸿 《现代语文》2014,(3):142-143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教师要对给定的教材有自身的解读,大胆取舍、剪裁,重新构建教材,巧妙地处理教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写出来的人物不生动、不形象,总是一个模样,更谈不上吸引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写好人物呢?我将课文特点和习作要求整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教学《少年闰土》,主要训练学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训练学生进行对话描写;教学《一面》,主要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人物的外貌。这样的安排,每课有不同的训练点,教学内容不重复,将片段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养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诚然不错。但是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就不能以教师的释义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给学生阅读、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就不能只囿于课本,而应围绕教材做进一步的拓展阅读;就不能仅仅只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叶老的这番话 ,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地位以及如何运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但是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此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多只把教材当作每个学期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材讲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而有的教师更是出语惊人 :语文教材可讲可不讲 ,反正高考不考教材。针对这样一些错误认识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  相似文献   

8.
教材只是薄薄一本,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这门学科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人语文课堂,进而陪着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使其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例子,并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有篇文章《会走路的树》,初看觉得课文情节简单,文字浅显,似乎不需要教,学生即可理解文意。这种课文怎样教学,才能更有效地用足教材这个例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无疑是我们展开教学工作的依凭。然而这本应成为为人师者通识性认识的教材论,目下却在层层迷障之下异见迭出,新论不断。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才能抓好这个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的成功体验是: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之神韵的过程中,还要按照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捕捉和提炼语言训练点,向四方拓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迁移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13.
正一、合理解读文本1.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要想成功解读文本,就必须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是写作背景,否则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例如五下《月光启蒙》一课,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想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如果没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拓展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未删节的原文时,很容易出现情感偏离,尤其是教  相似文献   

14.
郑英 《考试周刊》2012,(51):41-42
在中考复习时,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怎么用课文,除了文言文之外,我们应该把花了三年时间去琢磨的课文抛开吗?如何用好课文,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作者认为课本是块敲门砖,它不仅给阅读也给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例子,要用好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使用并且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提高考生作文水平尤为重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教师难指导,花了很多时间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多数是望题兴叹,抓耳挠腮,咬笔头,想开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  相似文献   

16.
贾志敏老师说:"语文教材不属于语文知识体系,它是一篇篇选文.每一篇选文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叶圣陶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些话都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例子"说,主要是针对两方面而言的.一是就语文教学的内容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的.二是就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言,是要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平台,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例子,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平台和例子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作为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呈现出生动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体现了语文教学开放和创新的特点.但我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一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搜集、补充课外的资源,如图片、电影、网络、实物等,而另一方面又在浪费现成的教材中的资源,如插图、活动等,让人感到非常可惜.因此,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是语文教学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结合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图文并茂是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小学教材的基本特征。插图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教学中要利用插图激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利用插图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补画辅助插图的形式,促进课文的理解;利用插图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插图为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俞新美 《陕西教育》2006,(10):24-24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个性化阅读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追求的一种时尚.课堂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个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平衡,使得某些个性化阅读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