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首诗的主题,各家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大致分为这么两种意见:一说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即红色苏区),一说前四句歌颂后四句揭露,有转折。笔者认为这是一首深刻的揭露诗。理由是: 一、“左联”的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周刊)于1931年7月27日和8月3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十一期上,发表了先生的杂文《上海文艺之一瞥》,又于同年9月28月出  相似文献   

2.
鲁迅和毛泽东两位诗人,以深厚的诗学功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代表20世纪我国最高成就的旧体诗,使萎靡不振的旧体诗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成为出水芙蓉。然而,鲁迅和毛泽东却又不谋而合地不嘛张别人写旧体诗,自己创作了旧体诗也不愿正式发表。其原因是为了维护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同时考虑到领袖的导向作用。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的不同之处,则体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曹礼吾先生是上海师范学院教授,湖南长沙人,生于一九○一年一月二日,卒于一九六六年三月十日。他早年曾任教于长沙协均中学,结识柳直荀等不少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并建立了深厚友谊。大革命失败后,曹先生在上海暨南、大夏等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与鲁迅先生相识,十分敬佩鲁迅的为人为学,对鲁迅旧体诗尤其爱好。他自己也善作旧体诗,学风谨严,不轻易发表文章。晚年集中精力于文学著作,可惜多数毁于“四人帮”十年浩劫之中。这部《鲁迅旧体诗臆说》是幸存完整的遗稿,是他晚年治学的结晶之一,共约七万字,为求简洁精粹而使用了浅近的文言。由于曹先生既比较熟悉鲁迅旧体诗的写作背景,又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所以注释的工力很深,不乏独到见解。为迎接鲁迅诞生百年纪念,本刊征得曹先生家属和至亲魏猛克同志的同意,特予连载。拟分三期载完。我们相信,这部遗稿的发表,将会有助于广大读者对鲁迅旧体诗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鲁迅先生的旧体诗作,虽然仅存四十八题、六十三首,然而或则肝胆照人,立誓为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献身;或则犀角烛怪,对国民党反动派冷嘲热讽;或则为民请命,似“孺子牛”鞠躬尽瘁;或则高瞻远瞩,于暗夜中眺望  相似文献   

5.
<正>一鲁迅诗歌方面的创作,除了散文诗《野草》之外,还有新诗和许多用我国旧体诗歌形式(包括民间歌谣形式)的诗篇。新诗六首,后者数十首。这些诗篇,数量不算多,但质量却相当高。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为人民大众的作家“必须彻底解决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的时候,引用了鲁迅《自嘲》诗里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相似文献   

6.
从师承渊源来看,鲁迅的旧体诗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鉴了中晚唐以来的诗风。尤其是李商隐与李贺,对鲁迅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但鲁迅对于中晚唐的诗风并非亦步亦趋的摹仿,而是在表面上的形似中注入了现代意识,并由于诗人独立品格的深层次介入使得诗歌的社会批判精神得以彰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旧体诗是他以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就的另外一种"杂文"。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作家中,在旧体诗创作方面达到了极高成就,普遍受推崇的,应该首推鲁迅与郁达夫。两人的旧体诗无论是思想内容及题材,还是在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迥然不同,然而又殊途同归,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旧体诗,大体上可划分为刻意之作和随意之作两大部分。刻意之作多成于早期,随意之作相较前者为晚。开宗明义,刻意之作多讲究格律、对仗和结构布局,内容上也受屈原诗赋的影响,正襟危坐,气势夺人。至于随意之作,虽然随意,但却语惊四座。鲁迅随的意,有两层含义:一是正面倾吐,一是客观刺激。所谓:刻意随意并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大体区分,刻意中也有随意之笔,随意中也有刻意之思,鲁迅所作的诗,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大智若愚岂止篇,风花雪月阆无缘。黄泉识否东风面,万紫千红已换天!  相似文献   

9.
何其芳是一位集研究、创作和翻译于一体的文学大家。仅就诗歌创作而言,何其芳就具有十分难得的丰富性,他不仅对各种体式的新诗作过有益的探索,晚年还写过格律谨严的旧体诗。本文从人生经历的忆述、诗学观点的表达、晚年情怀的倾吐以及艺术特色的简要归纳等四个方面,对何其芳的60余首旧体诗作出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诗人的鲁迅的形成要比作为小说家或思想家的鲁迅的形成更早,其创作生命也更长久。他一共只留下了90首左右的诗作,其中大部分——63首——是旧体诗。相比而言,他的旧体诗的水平显然比新体诗的水平更高。以1926年为分野,鲁迅停止了自由体诗以及小说的创作,同时作为一种补偿,亦即为了给自己的情感隐私保留一条渲泄的渠道,他又悄悄地恢复了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形成、后来一度中断了的书写格律诗的积习。对于鲁迅来说,格律诗是一块仅仅属于他的情感领地,……是他战斗之余的小憩和难能可贵的自我解放,是他卸却铠甲之后与亲人们的温存和文字游戏,也是他独处静室时回首往事的沉思,以及对自己的顽固执拗的调侃、欣赏和砥砺。  相似文献   

11.
根据桂林文化城时期木犀《鲁迅氏的旧诗》和王亚平《鲁迅先生的诗及其诗论》两文提出的论点,综合提炼为鲁迅旧体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深刻、沉郁、峭丽、含蓄、讽刺、精练。鲁迅旧体诗风格从青年到晚年既是发展的,又有相对地比较稳定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具体分析了鲁迅旧体诗的深刻、沉郁、峭丽、含蓄、讽刺、精炼等主要风格特点,并论述其意境冷峻、词句峻丽等诗风的形成过程,同时对《偶成》等诗的含意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其三(一) 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二) 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三)  相似文献   

14.
【注释】(一)按先生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日记,此诗“为梓生书”。同月十七日日记云,“晚三弟及梓生来,……留之夜饭。”求书或在是时也。张梓生,浙江绍兴人。一九一三年四月先生巳曾为之代购书籍,五四而后,又数数以新出版物寄之。一九二六年,先生出京往厦门过沪,翌年由粤来沪,均有过从(并见《日记》)。先是黎烈文任《申报》副刊  相似文献   

15.
偶成(一)文章如土欲何之,(二)翘首东云惹梦思。(三)所恨芳林寥落甚,(四)春兰秋菊不同时。(五)【注释】(一)按先生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一日日记,此诗为沈松泉书。沈松泉者,当时光华书店主,将赴日本,乞书于先生以增重,故诗云然。一二八后,内山完造以事归国,与作家佐藤春夫、增田涉谋,拟请先生移家日本,以为环境较安定,便于写作也。先生复书拒之。书为日文,有译其大意者,其第一节略  相似文献   

16.
谈钟敬文先生的旧体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先生是学者,是民俗学、民间文学专家,但他的诗人气质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来中国就有重文的传统,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远的不说,近的一些人如汪中的论辩文章,王国维的史学著作,都具有一种散文美。钟先生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读他的论文也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具体的表现则是诗词。  相似文献   

17.
高俊林 《天中学刊》2006,21(4):90-94
在现代文坛上,郁达夫是一位新小说与旧诗词创作兼擅的“两栖型”人物。相对于小说与散文作品而言,其旧体诗创作更能展示出他本人的真率性情,主要表现为萦回不尽的漂泊意识与哀惋凄楚的感伤情怀,这些可以说是其一生坎坷历程的生动写照。其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饱含了丰厚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
象征是鲁迅小说的特点之一,其象征艺术主要表现为主题隐喻性、结构暗示性、细节点染性和景物衬托性四种形态。“广义的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坚持象征性与现实性的融合以及以中国社会历史、人生现实为小说象征底色是鲁迅小说象征诗艺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自称为鲁迅的私淑弟子的许钦文,是在鲁迅的直接扶植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他以平易质朴的写实笔调描写绍兴乡村的人生故事,他以冷静诙谐的讽刺笔法描绘青年男女的爱情心理,他以简洁深刻的笔触揭露动荡社会的黑暗现实,他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蜚声文坛风格独具的乡土作家。在许钦文的文学道路上,灌注过鲁迅先生诸多的心血,鲁迅常常为许钦文“看稿,改稿,介绍稿子,校对稿子,样样都有”。直到垂暮之年,许钦文忆及其六十年的创作生涯时,还深情地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鲁迅先生也”,“鲁迅先生给我的恩情永远说不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