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如何利用好学校优势资源是打造独特性的关键。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课程定位需要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相融合,课程内容需要融入学校的突出特点,课程设计需要将创新教学形式与规范教学管理相结合。本文以南方科技大学特色思政课为例,探讨高校思政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打造独特性并形成课程品牌。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curriculum development”其缩写词为“SBCD”。我国港台地区的教育学者及课程专家将 SBCD 翻译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香港,由于受到英国教育政策的影响,香港教育署一直重视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自1988年9月开始推进“学校本位课程设计”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在于鼓励老师以课程发展议会建议的课程为基础,顺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根据学校的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进行的有特色、适应性强的课程开发,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的形式。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孙群英 《现代教学》2014,(10):43-44
都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那么国家课程究竟缺什么?校本课程可以补什么?怎么补?这是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应该思考的问题。国家课程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每个课时要完成一定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教师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讲授或简短的体验活动来设计教学,不敢放手让学生充分体验。而由学校自行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让学生充分地开展观察、实践、认知和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内省体察、比较印证,甚至在经历错误、失败及挣扎中逐渐接近成功。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可以扬长,可以补国家课程不能充分开展体验活动的这个“缺”。以下就以我区华亭学校校本课程“线条会说话”为例,谈几点关于校本课程设计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素材选择的几个基本原则:如,因地制宜,校本课程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因校制宜,校本课程要“结合各自学校本身的传统和优势”;因人制宜,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制定校本课程:因班制宜,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班级的形成。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些重要的原则对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本文拟就校本课程建设的热行动谈谈笔者的一些冷思考。校本课程建设的热行动热行动之一:师生两方着手校本课程建设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师着手,以校本培训与教研、课程开发、学分管理为切入口;二是从学生着手,以课程选择和评价为切入口,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校本培训与教研是我们落实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校本课程建设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钧 《云南教育》2004,(17):4-4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8.
背景描述: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校本教研是实践新课程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筑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以香滨校语文校本教学研究为例,从2002年初开始,学校就对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2002年上半年开始了以“学习新课标,体验新角色”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着重领会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教学设计体系。2003年开展了“走进新课程,反思新角色”的教育实践活动。教研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师如何整合课程资源。2004年,学校开展了以“…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晏阳初中传承并弘扬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结合当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拓展要求,立足学生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特长的发展,提出了“后平民”教育思想,着力构建“后平民”校本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特色、语文学科特点、教师兴趣特长及学生的兴趣点,语文组教师进行了基于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就晏阳初中语文学科校本课程设计、实施意义、反思与改进,浅谈晏阳初中语文学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香港地区为使学校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提供资金支持和指导性开发程序 ,激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编制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单元或是教学资源 ,无论是其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模式还是理念 ,都引发我们关注以学校为主导 ,教师为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设计架构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 ,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 )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应以体现学生的兴趣特点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有利于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为出发点。  教育实践早已证明 ,统一的课程计划 ,单一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港台信息     
最近,香港教育署颁布了“辍学生入学指引”,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小学各校校长,必须迅速调查、统计本校辍学学生,并报告教育署,以便立即采取适当行动,确保这些辍学生重返学校上课。 二、如果学生缺课1~2天,校长必须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并考虑安排家访,了解缺课原因;如果学生连续缺课7天,校长必须及时向“学生辅导缺课个案专责小组”提供该生情况,并遵照“及早知会程序”(教育署设计的,供各校校长向教育署呈报怀疑是辍学学生的情况),以“急件”形式报告教育署,以便教育署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更多的辍学生。 三、学龄儿童如果没有任何理由而未入读中小学,教育署署长有权向儿童的家长颁发入学今,令其督促子女按时到入学令所指定的中小学上课。如果家长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13.
港台信息     
香港教育部门对学习成绩较差 的初一学生采取特殊扶助措施 香港教育署将新入学初中的学生按成绩高低分成五级,成绩最好的(20%)为第一级,以此类推,成绩最低的(20%)为第五级。为了帮助第五级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改进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恢复学习信心,教育署成立“帮助第五级学生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辖三个专门小组,即:课程及训练小组、教学环境及学校行政小组和行为及成长问题小组。三个小组成立后,立即着手工作。各小组现已分别提出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及地方的第三级课程。它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在实施中强调从学生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而开发的课程。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体育教学越来越贴近于地方性,具有校本特点,以往统一的课程计划、单一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成为各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已经或即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多是凭借教师个人兴趣或学校功利性需要,较少结合本地实际、学生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特色。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开发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应当结合季节性和…  相似文献   

15.
培训源于需要,校本培训源于学校的校本需要。是以“满足教师需要”和“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进行特色课程设计和实施,给予教师急需的新的视野,新的理论,新的策略,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增强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学校发展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6.
以闽北单方草药坊项目式校本课程为例,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实践效果与反思等三方面探讨项目式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路径。项目式校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确定项目与拟订方案、实施方案与实践探索、成果展示与交流评价项目等过程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探索“生物·生活·生动”教学模式的同时,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8.
香港教育署1992年12月初建议7所本来可用双语教学的中学改用中文授课,而可转用英语授课的则有三所。 香港教育署官员称,据12月1日发出的《学校语文熟谙程度分类》指引,教育署对16所中学所作教学语言的建议有所变动。其中,由双语改作全中文教授的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发手段,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特长的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坚持学习下去,形成特长。在此环境下,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特色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特色创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学校特色,是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余地,自主进行的课程规划、设计和实施(从国际范围看,也有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建设,本文不用此观点),校本课程开发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国家实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