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教学中只有多渠道汇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才能激起他们的写作灵感,达到"文章本天成,  相似文献   

2.
<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观察、不断积累,就可以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作文素材积累的有关问题作一剖析,以便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1.作文素材积累意识淡薄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师生都没有意识到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当写作时才东拉西  相似文献   

3.
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是如此设问的: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并提炼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4.
何捷 《小学教学研究》2006,(5):13-13,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创意的源头活水来源在哪?大致来源于以下几处.  相似文献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当前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痛,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绞尽脑汁也没憋出高水平作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往往也言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6.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后,一经触发,那份童趣自然就会挥洒得淋漓尽致。如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葛云杰 《现代语文》2009,(6):135-13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应当有机地挖掘文本资源,通过读读、背背、读书积累,把书上的材料和思路印入脑中,把文本的营养化为己有,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语文的素养。让文本资源成为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与作文教学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做到言之有物、有血有肉,是因为它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活生生的材料。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我们该怎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又如何把选好的素材组织成一篇井井有条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出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王尚文教授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说,好的写作教学是生活化的教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帮助学生引来、制造写作材料的"活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11.
高炜 《考试周刊》2013,(58):56-57
<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写作也一样,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笔者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具体做法。一、学生如何学——注重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生活的积累。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1.感受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12.
摄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标要求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而从学生写作的现状来说恰恰缺少了对周围事物的留心。我从大多数学生喜欢拍照片入手,建议他们带着相机或眼睛把捕捉到的事物先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13.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话的确富有哲理,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才能让学生的习作生动、鲜活,读之如汩汩流动的渠水,动人心弦。语文教育专家李林海曾经在一次语文研讨会上呼吁:中小学写作教学,应当提倡“真实写作”,有真实的写作任务,有真实的习作情境,有真实的写作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朱熹《观书有感》之一:半苗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和发展,读与写水乳交融,互相迁移和促进. 一、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阅读.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读一本好书,犹如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多读书,才能文思泉涌,妙语连珠,语文厚积才能薄发.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孩子把阅读的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王汉兵 《现代语文》2010,(10):129-130
我们都熟悉两句话,一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一句是强调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有"米",即写作材料,一旦有了材料,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后一句是说获得材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当前习作现状,我们教师当务之急是要"为学生找到源头活水",解决他们"没内容可写"的难题。"作文源于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渠  相似文献   

18.
摄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标要求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而从学生写作的现状来说恰恰缺少了对周围事物的留心。我从大多数学生喜欢拍照片人手,建议他们带着“相机”或“眼睛”把捕捉到的事物先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强,不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生活中很多的事和物印象不深,写起作文来思维无法展开,题材无法拓宽,就容易“卡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来自素材的积累。而运用多媒体可再现生活情境,为作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需要创新,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努力求新。1.选题求新颖。学生作文缺少创新与作文题目的设置和要求有密切关系。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