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云 《科技风》2014,(18):223-223
生态环保成为了人们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并且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将生态文化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绿色童装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潮流,各个服装企业要将生态文化注入到童装的生产设计之中,让孩子都能穿上绿色、健康的衣服,本文将详细阐述童装设计中的生态文化,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优化童装的生产环境使儿童可以穿上放心的衣服。  相似文献   

2.
姜风华 《科教文汇》2010,(26):10-11
幼儿教师作为专业职业需要不断发展,文化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补充、超越,可从更深层次上激发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提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适宜的制度文化,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是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基本特征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和多目标性;基于系统论方法,本着和谐、高效、持续与整体性的原则,本文对该产业结构模式设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体系及其体系架构图。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应包括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去求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所有战略、谋略和制度。概而言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是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生态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考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154-156,159
先论述了生态供应链中各伙伴企业建设生态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对生态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伙伴企业创建生态企业文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浅析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域市可挎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生态文化,加强国民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借鉴国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加强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从目前高校存在的生态文化误区谈起,论述了加强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游牧生态文化对建立新生态文化的模范作用,拉近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作用及有利于解决蒙古族集聚区生态问题的特殊作用。提出了游牧生态文化的落后性及其衰落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文明前瞻性的视野审视蒙古草原文化,发掘其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即人天相谐的生态存在论;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俭约实用的朴素生态主义消费观。这些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必然性,并从5个方面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应看作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而不是既有文明的一个新增部分。生态文明是理性重建的共生文明,包括技术、制度和观念3个层面的设计,它们分别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和思维规律 。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生态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最流行的词语之一,许多企业纷纷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甚至不惜重金移植国外所谓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希望它能给本企业带来新的发展。但是,企业文化是根植于本土民族文化生态上的,即只有与民族文化生态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通过分析不同企业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具体对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生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乡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美丽乡村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与文化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对策,更好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并从建设主体、建设地域、建设内容、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类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依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其中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国土开发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最后从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针对基本路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种文化"自C.P.斯诺提出以来,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要求.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就是C.P.斯诺所提到的融合"两种文化"的第三种文化,生态文化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在论述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从多个层面为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提供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这种关联中把握并推进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变革。  相似文献   

19.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之间具有的深刻的内在关联,决定了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在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指引下实现。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但提供了审视两型社会的整体论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和培育两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氛围和社会力量。必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将其植入社会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理念上分析了生态抗旱与工程抗旱、抗旱对象、抗旱目标、抗旱措施等方面的区别;对今后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抗旱措施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