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去年10月22日三版《编余短论》里刊登了一篇题为《多请教“赛先生”》的文章,讲的是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审批方面要多请教专家,要尊重科学。其题目和文中共出现四次带引号的“赛先生”,“赛先生”与科学是什么关系?“赛先生”又是怎么回事?文章未加解释。显然,“赛先生”系借用“五四”时期的一个著名口号中对“民主”与“科学”称之为  相似文献   

2.
读者普遍要求报纸上的文章(包括消息),写得更短些。有的人总认为,某些文章可以写得短一些,而另一些文章“命定”短不了,比如议论的文章、叙事的文章、抒情的文章……就难以写短。果真如此吗?不妨请教一下古人。自从司马迁撰《孟尝君列传》(《史记》)后,“孟尝君能得士”之说,便成定论。后来,王安石写了一篇翻案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相似文献   

3.
如果要指出有哪一种外来事物,在中国本土扎下根并壮大,那么当推曾被称为“赛先生”的科学思想。 中国科学家阶层在20世纪的出现,使中国原用来指称智识阶级的“文人”一词,已变得不合用了,人们只好起用“读书人”、“知识分子”这类词汇。 可以说,对中国本土社会而言,科学家是一个全新的阶层,它完全是在外来思想养育下产生的一个阶层。毛泽东仍然只是在器物的实用的层次上来对待科学?  相似文献   

4.
早就听说《经济效益报》有“七色版”。何谓“七色版”,我正纳闷。恰好友人送来一份绿版的《经济效益报》,只见它报头是绿色的,主要新闻和文章的标题也是绿色的,难道这就是“七色版”中的一色吗? 我怀着好奇的心,请教了一些新闻界的老前辈,他们也说不出“七色版”的道理,但是,他们都喜爱这张报纸。他们说,《经济效益报》的内容实在,的确是一张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您好!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之后,结识了《新闻三昧》杂志。初次见面,感觉良好!但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向他人请教也无结果,遂贸然写信,请教贵刊,望予指点,谢谢!我的问题是:“三昧”来源何处?“三昧”与“三味”有何区别?“新闻三昧”这个刊名有什么寓意?  相似文献   

6.
“看了《南风窗》几期文章,感到不错,办得很活。文章别具一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如是评说。一位报业行家说:“过去,我们这些新闻出版界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办一份真正有特色的新杂志。如今看到《南风窗》,我们都说:有了,就是它!”它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获得如此好评? 《南风窗》是一份新闻性、社会性、综合性月刊。打开创刊号,扉页上的《告读者》,谈的不是自己创刊的主旨,而是刊物发起的一项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文章说: “假如您是市长,您想为广州做什么好事呢?”“假如您是市长,您有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要实施呢?”“广州的事情是大家的。想,要大家一起想;做,要大家齐心做。这是一篇不是发刊词的“发刊词”,它告诉读者,《南风窗》是大家的刊物,是大家发表意  相似文献   

7.
记得大约十年前,笔者在一本新闻业务杂志上读过《人民日报》评论员李德民同志撰写的题目为《评论员要向专家请教》的文章。在这篇业务杂谈中,作者引用《三国演义》中“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来比喻记者分工是必要的,由于分工把口,有些记者是鲁肃善陆战,有些记者是周瑜善水战,从而可以使记者对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多在经济与社会的结合点上作文章,是扩大新闻报道面,吸引广大读者关注的有效途径。前年,我在《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上先后发表了《168“电话算命”风波》和《打工者不是“包身工”》两稿,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说明采写经济社会新闻是大有可为的。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经济新闻?为何要采写经济社会新闻?如何采写好经济社会新  相似文献   

9.
张芹 《新闻界》2006,(5):87-88
陈独秀在著名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曾经强调,“科学”与“民主”对“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断头流血”都将拥护之。从而高扬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④因此,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如同重视宣传新思潮、呼唤民主政治一样,成为“五四”时期许多新文化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详细考察身处于新文化传播热潮中的《晨报》附刊,不难看到它作为新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份子对“赛先生”的全面传播,  相似文献   

10.
秘密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在我心里藏了很久的秘密,不过你要替我保密哦。来,把耳朵凑近点儿:“我长大了要做个基因工程学家。”那年暑假的一天,我被《科学画报》上的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章题为《生物的进化》,作者从地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说起,一直讲到恐龙的灭绝。我好奇地问爸爸:“恐龙怎么会绝迹呢?”爸爸说:“你自己到书里找答案吧。”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图书馆,好不容易才在一本《世界之谜》里找到答案,原来恐龙的灭绝是由于火山大量喷发造成的。书上说,同时灭绝的还有许多古生物呢。后来,我又从一本《科学新技术》里看到一则消息:“…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五个W,时间是一大要系。不论你写什么都要问明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某月某日,今天、昨天等。在表达这些时间概念的吋候,常见用词概念含混的情况。在这方面,就是“……以来”的用法。“……以来”的本意,是指从过去的某个时候到现在。这个句式,在各类文章中用得很普遍。因此,一些表意含混的句式,也以讹传讹了,在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例如:《河南农民报》10月8日一版《情系良种》一文,说“一个多月来……”。“一个多月”就是“一个多月”,为什么还要加上“来”呢?去掉“来”字,不是更简明了吗?这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三昧》编辑部:本刊2002年第10期里面,有多篇文章的标题使用了引号。如第9页《“树荫”,还是“树阴”?》一文。文章里就“荫”与“阴”在正确的使用上,进行了甄别。由此而想,原来的标题,若改为《树“荫”,还是树“阴”?》才更符合文章的中心题义。还有第31页  相似文献   

13.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恐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这有笔者对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使用“树荫”和“树阴”情况所作的概略统计为证: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90篇,而使用“树阴”的仅有3篇;《光明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43篇,而使用“树阴”的也仅有3篇。根据这样的词频高低状  相似文献   

14.
1987年起,我编著的三本书:《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致富农民的新观念》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实用大全》(共百余万字)陆续出版。一些同行问我:“你又要当总编辑,又要写书和文章,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多研究问题,二是勤奋和毅力。写《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这本书的起因,是一封读者来信引出的。一天早晨上班,一位编辑手里拿着一封读者来信,往我的办公桌上一放说:“有一封读者来信,问黄雀抽帖是怎么回事?信中说,这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自发行以来,我是期期看的。有很多好文章使我受益非浅。其中“读者论坛”办得很好,文章短小,小中见大,切中时弊,颇有启发。但新出版的第三期禾子同志的《不科学的科学报道》一文应在例外,看过之后,实在忍俊不禁。因贵刊读者多在新闻界,所以拟一短文,讲点意见。其一,禾子同志开首云:十分荒唐的耳朵认字奇闻,经“有的报纸明确指出用耳认字违反科学之后,还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报纸尤其是有些科技报作了不科学的报道。”奇怪的是禾子同志为什么不琢磨一下,科技报登过之后,至今(以北京一般读者所见)已有五家全国性报刊(算贵刊则六家)发表十篇(可见此事之大)文章指出反科学了。“笃信不疑”、“不以为然”者仍“不少”,同样“白纸黑字”难道地方科技报威力  相似文献   

16.
邵薇 《军事记者》2004,(11):19-19
去年非典肆虐期间,报章评论多集中于呼吁透明的公告制度、抨击不良的卫生习惯、讴歌英勇的医护工作等,而刊于《解放军报》5月22日副刊《长征论坛》栏目的《“神医”哪儿去了?》,无疑不属于这类“典型”的评论。它的“非典型”思路虽然冷僻,却曲径通幽,揭示了同样“典型”的道理;伪科学终会在科学面前现出原形,人类要战胜病魔、挫折,所依靠的只能是科学、制度和自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创办任何一种杂志,总有其目的。创办杂志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主义。这在早期杂志出现时,就已是创办杂志的一个重要目的。前面说过,我国最早出现的杂志,大都是传教士创办的,其目的是在宣传宗教。其后的《新青年》等创办的目的则在于宣传民主与科学——即当时所谓“德先生”和“赛先生”。《向导》、《前锋》等,创办的目的则在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三四十年代许多杂志创办的目的在于宣传抗日救  相似文献   

18.
一篇成功的言论,它的标题一定要追求冲击力、诱惑力、亲和力,一定要新颖独特、富于创意,要有“让你打个激灵”的效果。下面就能达这种效果的报纸言论的标题艺术略陈一二。大胆设问,发人深省成功言论的突出特征是“鲜明”,鲜明的言论标题采用的常用手法是设问,设问能一问中的,发人深省。如: 《领导的话是通用货币?》(《工人日报》2001.4.11) 《面具离灵魂有多远?》(《教师报》2001.6.25)  相似文献   

19.
“论如析薪,贵在破理”。写论文,如同劈木柴一般,要把道理破开来讲。我们不是常说写评论要注重分析吗?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把评论的对象作透彻的分析,才能使主题思想得到发挥。举例来说吧。4月30日,《新华日报》发表一篇评论文章,题为《办实事贵在尽心竭力》。这虽然是个好题目,但如果不善于分析,很可能写成一般化的文章。比如:“什么是尽心竭力呢?”“就是一心一意,竭尽全力”,“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回答当然不错,但是作为评论文章来说还不能算达到合格的要求。因为这样论证,主要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把道理化开。《新华日报》的  相似文献   

20.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矛盾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见《中国出版》1995年第12期)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险共担。由此,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