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基于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于这两类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不同,因此获得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如何根据这两类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应通过知识的分类原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之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本文就结合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不同知识类型的课堂教学策略做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于这两类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不同,因此获得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如何根据这两类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应通过知识的分类原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之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本文就结合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不同知识类型的课堂教学策略做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水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反映在数学认知结构中知识的广度不同;建立认知结构的知识基础不同;知识间联系的程度与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图式主要有4种形式:层次网络式,锁链连接式,散射分布式及语言描述式.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水平与他们的数学成绩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类理论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于这两类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不同,因此获得的方式也不同。政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应通过知识的分类原理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之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吻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巩固、扩大词汇量,拓展语言、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听、说、写、译等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长期以来,阅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那么,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就会对同样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编码,形成不同的认知图示,进一步影响其阅读信息接收速度和准确程度。同时,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倾向采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本文根据场依存和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场依存-独立型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以及场依存或场独立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探讨了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英语阅读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6.
英语使役动词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方式,其中第三类使役动词的构成方式与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关联。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联系生活实践,体会知识的实用性并掌握这种语言知识,同时有利于教师本人通过这样的对比研究,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在知识的表达方式、构造方式、完备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教材知识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将其准确地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在教学中,我们也不可能把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直接移入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是要借助各种信息模式来表征和组织知识,展示出知识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到情境认知:课程教学观的重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把学习视为人在自然与社会情境中,通过与他人或共同体进行互动活动,重构人与环境的意义,同时获得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行动认知、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为其主要特征。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情境认知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内容的情境性、教学方式的互动建构、学习方式的合作分享、师生关系的实践共同体以及教学评价的全息性。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即不仅是全部知识,而且还有组织这些知识的方式。完善的认知结构,不仅知识存量大,而且存储方式合理,便于已有知识的迅速提取和新知识的再储存。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加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正集中表现在在已有认知结构中选择旧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任会明教授《自我知识与窄内容——关于心智外在主义及其影响的反思》一书导言中对于自我知识的描述出发,首先从自我知识特性描述联系到自我知识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方式的特殊性.接着以自我知识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方式的特殊性结合自我知识特性描述过程来分析论证自我知识研究中现实情境的地位以及现实情境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整合的原则(一)形式与内容统一探究式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分别适合不同内容的学习,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必须由所学内容决定。学习方式是手段,学习的内容才是根本,无论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都以能够最有效的学到知识为根本目标。(二)认知和情感统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情来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形式、思维策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数学生态课堂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运用差异,使差异成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认知规律研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点,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传授过程中认知特点各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知识传授和掌握为主要目标,与科学知识不同,技术知识认知活动中知识的表征、在学习者大脑中保持与激活的特点有其固有的规律。当代认知心理学、现象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为此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阈:技术知识———具身认知———情境与行动构成的关系性链条是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可以用图示说明如下 :  学习者头脑中所具有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结合方式 ,称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当学习者所面临的新问题或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时 ,就会在认知冲突的推动下产生学习活动。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比较密切 ,新知识可以直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从而扩展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称为“同化”。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质数与合数”时 ,已经具有整除、约数与倍数等概念 ,只要将其略加扩展 ,把自然数按所含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到质数与合数概念 ,就是同…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不断交互作用,获得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时首先对学习材料进行识别,根据学习材料的属性进行相应方式的建构,如果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具有相同的类属,则采用同化的方式建构,以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果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属,则采用顺应的方式建构,重建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苗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包括对生物物种的认知和区别、对生物间互动生存方式的理解与把握、对生物资源利用的表达、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认知与区别等。这些生态知识在苗族的言语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把本民族生态认知加以充分的展示,致使我们生物剖析苗语,发现其对生态认知有规范和细密的表达。本文仅以苗语地名、物种分类名、物种专用名以及广为流传的苗族谚语和歌谣祭词为研究对象,揭示苗语中所表达的生态知识和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各种学派林立.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而探讨教育的作用,提出各种关于教学改革的设想.大学生的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便是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扼要阐述这方面理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涉及女性知识类型和认知方式的研究及其对女性大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认知序是双列的.一列称序贯式认知序,一列称跃迁式认知序.这两列构成一个胼体,是不能互相分离的.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这是因为人认知客体知识,是使用两种方式,而不是一种方式.这两种认知方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遵循不同的理论依据.现列表如下,以对两者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序贯式认知序1.认知特征是一种前后连贯的,渐进的过程,具有顺序性和清晰性.跃迁式认知序认知特征突然发生的,跳跃前进的过程,具有真入性和洞察性.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化学前科学概念的调查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方式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同认知结构的个体在接受同一外界信息时,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识。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头脑内部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状况以及思维习惯,尤其要了解学生已有概念中那些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口语报告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推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主要方面是知道新知识“是什么”和“如何生成”的。根据上述结果分析整理出数学认知理解的内部心理过程是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与相关知识建立本质联系,形成编码系统;接下来认知主体自觉调用各种相关的旧知识将新知识推演出来,理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新旧知识之间广泛和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