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娜与繁漪为了爱反抗黑暗的封建家庭,追求自由是相似的。安娜勇敢地逃出了家庭,而繁漪却没有,然而她们都没有逃出爱的牢笼,却把自己葬送在爱的漩涡中,成为了封建贵族社会的牺牲品,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这对异国姐妹的爱情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这也预示着中外妇女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大胆地向封建男权社会挑战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雷雨》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名作。作品从繁漪的爱情角度分析了其悲剧的必然性。在周朴园的封建专制下,繁漪得不到爱,与未来前妻的儿子周萍的爱又受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的阻挠,繁漪的爱情悲剧是无可逃避的。  相似文献   

3.
繁漪是《雷雨》中最具特色个性鲜明的人物。本文从繁漪对爱情充满憧憬勇敢追求幸福,到嫁给周朴园变成一个"像死一样的女人",而造成性格的扭曲,终于走入乱伦的深渊,终成为被爱情伤得最体无完肤的女子。  相似文献   

4.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安娜——一个上流社会叛逆者的形象。繁漪是中国的戏剧大师曹禺的戏剧《雷雨》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虽处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由于作者选材的相似和人物生活的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使得她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肖慧 《考试周刊》2007,(31):113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与曹禺笔下的繁漪在其各自不幸的家庭中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作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安娜与繁漪都是家庭中的最不幸者;作为争取真正爱情生活的"勇士",安娜与繁漪又都是对旧秩序的最积极的破坏者。二人如"前驱"和"后继"闪闪发光于世界人物长廊中,引人探究。  相似文献   

6.
曹禺笔下的繁漪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有惊人相似的方面:其经历、命运、精神、结局。其悲剧根源主要是情欲与现实、情欲与个人的尖锐冲突,这两位“殉情”烈女象天空中两颗陨落的流星,美丽的一瞬,却留住了永恒。  相似文献   

7.
安娜和繁漪,同样有着优裕生活、高贵门第的可爱而又可悲的异国姐妹,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只得依靠物质生活的富足来补偿,在卡列宁与周朴园营造的所谓理想王国里,她们囚禁了为“妻子”所应有的人格和尊严。然而在渥伦斯基和周萍异曲同工的虚假爱情的表白面前,放逐了自己“做女人”的思想和灵魂。敢于冲破家庭的羁绊,寻求自身的幸福,不谋而合了女性个性解放的基本要求:尽管终是以惨重的代价换得了结局的悲惨,然而她们却以人生的疯狂铺设了一条女性个性解放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8.
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典型人物——繁漪,她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之一,也是冲突的制造者与推进者。同时她也是一位不幸的令人同情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安娜、蘩漪、娜拉悲剧命运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娜、蘩漪、娜拉在家庭这块阵地上为争取自身的独立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安娜、蘩漪追求的是爱情,娜拉追求的是人格独立,然而,她们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同一悲剧结局。这说明女性的解放不仅要依赖社会历史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女性自身的独立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郑笑平 《红领巾》2005,(4):139-140
对安娜爱情悲剧的解读见仁见智.安娜追求真诚的爱情和上流社会虚伪道德之间的猛烈冲突,自身的幸福观和传统道德感之间的激烈碰撞,理想的爱情和现实引力之间的殊死搏杀,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雷雨》中的繁漪就是一个最复杂,最有“雷雨的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她困守在无爱的婚姻牢笼中,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虽然努力抗争过,但在情人虚伪、苍白的爱情表白下不能自拔而最终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从个性解放与社会现实、情欲与个人以及个人在社会与情欲之间的尖锐冲突,探寻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2.
曹禺在《雷雨》中精心塑造了一个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并在灵魂深处燃起反抗与追求自由的呼声、且最具有“雷雨”式性格特点的悲剧命运色彩的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同样是悲剧性人物,老舍在《骆驼样子》中描绘的虎妞形象也让人深表同情,她是悲惨可怜的,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在嬉笑中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13.
安娜·卡列尼娜与繁漪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悲剧性的女主人公 ,她们的性格异中有同 :虽各居异国、生不同时 ,却都不满贵族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 ,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 ,争取真正的爱情 ,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但是她们同中有异 ,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安娜与繁漪的共性与个性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启示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韩美娜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71-72,81
繁漪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深刻的悲剧意义,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从女性角度来看繁漪的悲剧,把繁漪看作一个普通的女性,写她的不幸遭遇,写她的反抗精神.她性格中的"魅惑性",使我们看到了她对人性、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5.
在繁漪这个悲剧女性身上,闪烁出曹禺艺术才华的独特光辉。她既是悲剧的承担者,也是悲剧的制造者人性本身的矛盾,在她身上激烈地存在着人性与社会道德秩序和理性法则之间的尖锐冲突。  相似文献   

16.
安娜·卡列尼娜与繁漪是中外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形象。她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渴望爱情与幸福,在追求个性解放中充实着自我,最终却都在与命运的斗争中失败,为爱牺牲。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自身性格以及女性意识等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繁漪虽只是<雷雨>剧中的一个配角,但却是剧作家曹禺倾尽笔力想描写的一个角色,其悲剧命运也颇耐人寻味.本文分别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其个人局限等方面对其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8.
《雷雨》是一部命运悲剧。本文从对命运的抗争与超越这一特定角度对繁漪形象作了解读,对其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意义进行了具体地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蘩漪与安娜作为两部世界名著中的主人翁,都是以悲剧为结局。她们的悲剧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她们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二、她们的悲剧都是从不幸的婚姻开始的;三、她们的悲剧都是将幸福的希望寄托于不能使之实现幸福的人身上造成的;四、她们的悲剧都是与自身思想上的不成熟性分不开的。不同之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反抗的过程中,蘩漪比安娜更积极、更彻底,方式更极端;二、她们的悲剧又各具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赵红妹 《现代语文》2006,(11):74-75
林黛玉与安娜·卡列尼娜两个名字皆因偶然的机会分别为大家曹雪芹和列夫·托尔斯泰选中作了经典名作的主人公的代号,从此便必然地有了特殊的光辉,二人也成了人们品评不尽、道说不完、承载着太多社会因素与个人魅力、令人惋惜又心痛、惹人慨叹并思考的复杂形象。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二人最终皆为爱情而丧命,让人们为如花美眷的悲惨结局掬一把同情之泪的同时又不禁掩卷遐思: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是谁把她们逼上了绝路?一、外来因素《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生活画卷展开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书中的政治、历史事件好多都确有其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