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契诃夫19世纪90年代女性题材小说的创作主题。这一时期,他对女性问题的研究由女性物质生存状态逐步深入到她们的精神领域。她们以觉醒者的姿态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寻找着各自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的经验,使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秀旗手。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悲剧思索的宿命论,如偶然性、荒诞性、不合理性、神秘性等,但表现宿命的主题并不是小说意义的全部,他的小说的意义在于企图超越宿命这个悲剧性命题的过程中,让人们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用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来超越充满宿命的生活,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他一生都在追求意识觉醒和思想解放,其中包含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明天》、《祝福》、《伤逝》被称作"妇女命运三部曲",鲁迅对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命运给予了观照。本文简要例证鲁迅叙事中的女性意识,分析其创作背景并探讨他是如何为女性走出內囿困境和挣脱传统桎梏指明道路的。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作家之一,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以超凡脱俗的“湘西小说”名贯文坛。他的湘西小说创造了奇异、种秘、平和、曼炒的湘西世界,展示了优美、迷人的湘西风光和原始淳朴的民风民俗所哺育的湘西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最本能的真善美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缓慢觉醒,他的小说洋溢着浓厚的田园牧歌气息,促进了抒情小说的散文化、诗化,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孤独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觉醒者形象。他激进、孤独、坚韧地与社会抗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控诉了反动势力的猖狂,也表现了作者对反抗者的同情。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一个结,读小说就是在解结。《台阶》这篇小说的结却不易解开。这篇小说的纠结处在于:1.小说意象的隐喻性文章中的台阶显然超越了实用的功能,父亲造台阶也并非为实用,而是因为台阶高等于地位高。台阶是地位的象征,是被人尊重的象征。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体现了他对渴望改变地位的追求,这是一个农民人性的觉醒。所以,台阶成了精神追求的隐喻符号。  相似文献   

8.
路翎是在抗战烽火中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他的小说直接师承“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着重以人民中富有反抗的原始强力来轰毁封建文化意识的精神枷锁,他的小说实现着对人的觉醒的又一次呼唤,他的小说“真切地透出了人民的苦恼和追求,这就使我们感封那后面或底层的非化成洪流不止的潜在力量。”因此,他的小说更多突现人的强烈、坚韧的求生欲,解脱封建伦理道德束缚的自由欲和希望创造崭新世界的更新欲。 在路翎的小说中,人性世界是通过富有原始强力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这是作家对  相似文献   

9.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全球畅销的哲学小说,不仅仅讨论了西方哲学史,还采用了许多的小说写作手法,通过主人公席德与苏菲一层一层的揭示,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成长与觉醒。通过小说中"套盒式"的叙述结构以及"元小说"理论,探析小说中苏菲的自我意识的成长与觉醒直至反抗。  相似文献   

10.
《觉醒》是凯特·肖邦的著名小说,描述了一个女主人公艾德娜逐步觉醒并走向死亡的过程。艾德娜的觉醒过程分为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爱情情欲的觉醒和对整个社会现实的觉醒,她的觉醒使自己陷入了一种绝望、无助孤独的状态,艾德娜最后在绝望中的死亡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话语角度展现的空间感是话语空间关注的问题。小说通过不同的视角不仅能够展现小说人物及叙事者各自的空间感,并且能够展示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化,以达到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目的。分析《觉醒》中的女主角爱德娜和叙事者肖邦两种视角分别所展示的空间感,以及两种视角的空间距离,说明话语空间在推动爱德娜的觉醒之旅、深化觉醒内涵的作用。小说是对空间艺术的无意识触碰,也是肖邦对女性的空间诉求的有意识表达。  相似文献   

12.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文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3.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在小说、诗歌、戏剧、文学评论、文学翻译、美学理论等诸多领域的建树 ,为推动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品《舞姬》 ,以其自由的空气和对自我觉醒的呼唤而成为日本浪漫主义的源流  相似文献   

14.
刘媛 《英语广场》2020,(11):13-15
小说《面纱》是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毛姆刻画了一个有着觉醒与救赎意识的女性角色——凯蒂。凯蒂这种觉醒与救赎意识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家庭及失败婚姻的影响,但凯蒂自身刻在骨子里的强烈的依附意识严重影响了她的独立,进而影响了她摆脱依附、救赎自我的决心及彻底程度。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凯蒂的觉醒和救赎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5.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学初期的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是我国跨越现当代的重要作家,他始终关注农民的生活,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愿望.他的"问题小说"是文艺服务功能的具体化,他的作品是农村变革的记录.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赵树理的小说是我国农民觉醒的宣言.通过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悲喜哀怒,展开了变革的"痕迹",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乡土文学派"起到奠基的作用.同时他的作品的价值还在于昭示有出息的文学家,只有立足实践,扎根现实,才能创造出不朽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唯一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描述了在美国内战背景下女主人斯佳丽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表现了斯嘉丽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的赞美与推崇颠覆了传统的父权式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五四"运动的肇发期起到它的落潮期,鲁迅对处于新旧更替历史大潮中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极其关注,在他的许多小说作品中,鲁迅积极而深刻地探索、分析了20世纪初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就鲁迅小说中所叙写的觉醒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生活情形和人生选择进行阐述,并认为这同时也是鲁迅刻画20世纪初中国觉醒知识分子形象的重要创作支点.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以刻画黑人女性形象为主。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女性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本文解读了艾丽斯.沃克小说的创作背景,并从受男权社会欺凌污辱的女性、走出围城觉醒的女性到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等三个层面,对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凯特·肖邦发表于十九世纪末的小说《觉醒》备受女权批评家的重视和好评,关于主人公埃德纳许多评论家几乎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经历了至少三次觉醒,最终以自杀保全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然而,小说中的许多细节表明,埃德纳的觉醒过程其实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她向男权思想的抗争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而她的自杀实际上是彻底的迷失而不是真正的觉醒。作家其实是让所有女性以此为戒,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