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空缺是文化内涵词翻译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尽量运用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2.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语言符号,翻译时通过文化对比分析,方可找出导致语言表达上的语义空缺的根源,解决仅靠语言技能难以解决的问题,逾越语言障碍,针对译者因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而对语义空缺感到束手无策的现象,可以以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研究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等入手,解决由于语义空缺带来的误译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与文化的差异经常给翻译带来困难。尤其是在翻译专业词语或术语时,难免会出现词汇语义上的空缺等问题。如何译好这类词语,做到译语的准确与规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国经济、政治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及其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不断加强。一个国家的特有事物渐渐进入另一个国家,而表示这些特有事物的词汇也渐渐融人到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之中。而文化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空缺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使人们产生困惑。由于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这种情况称为词汇空缺。因此,翻译时遇到词汇空缺现象要认真对待,将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外来词语及概念用本族语进行贴切的转换,更好地促进各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文化空缺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和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广泛存在,导致了反映人类文化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空缺,这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文化空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空缺上,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词汇空缺的处理是否得当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西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在语言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由于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形成了文化空缺词,这类词的翻译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对杨宪益、戴乃迭二人译著的《祝福》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和探讨,浅析运用什么翻译策略能够让各国读者能理解并领悟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空缺词的精妙内涵。  相似文献   

8.
语言冗余理论,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可以用来解决文化缺省这一语言现象给翻译带来的障碍。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翻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语言冗余角度探讨文化缺省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可以得出结论,只要通过扩大冗余度的翻译策略,使原文的冗余量与信息量保持动态平衡,就能够保证原文的信息量,从而成功地保证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相似文献   

9.
蔡成龙 《海外英语》2012,(3):117+120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会存着文化空缺的现象。文化空缺的出现,给中英文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该文主要分析了在中英文翻译中几种常见的文化空缺词,并探讨了文化空缺词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炜婷 《考试周刊》2009,(30):38-39
不同民族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它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与其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充分体现.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所以文化空缺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迁移。更是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对外宣传是我们国家向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外宣翻译则起到了桥梁作用。由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了许多词汇的空缺。本文探讨了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将这些具有文化空缺的词汇准确的翻译出来,使得在翻译的过程中,以消除文化空缺带来的翻译障碍,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薇 《考试周刊》2007,(46):55-57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也是思想交流的接力,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上发生局部的交叉、空缺、甚至冲突,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和避免。  相似文献   

13.
文化空缺是指一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难题和障碍,因此,弥补"文化空缺"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空缺现象以及采取的翻译补偿策略,从而使京剧文化的外译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探讨了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模式下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翻译有着紧密的关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既形似又神似.必须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空缺性角度探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状态及文化背景知识差异,造成了文化空缺.文化空缺导致了翻译的困境.本文从跨文化交流角度,专门论述了中国菜名英译的文化空缺现象,并分析了中国菜名翻译文化空缺的原因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文化空缺现象提出可行的五种英译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词汇空缺的角度看可译的相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语言现象,是由于各民族语言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对等成分的空缺。它分布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给翻译活动造成了一定困难。从翻译的定义、标准和翻译者的不同、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以及文化的相互渗透性方面来看,词汇空缺是可译的。但从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文化差异、习语、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所导致的词汇空缺的翻译实践来看,其可译性又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空缺会给交际带来障碍,造成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为此有必要研究了解词汇空缺的成因及其填补的主要办法,从而使外语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词汇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娜 《双语学习》2007,(8M):117-118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探讨了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模式下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种语言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存在着差异,这就产生了所谓的词汇空缺,而翻译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与作为句篇基本单位的词汇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旨在对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词汇空缺现象进行仔细的探究,归纳总结其原因并根据原因的不同分类列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语言转换以及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