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士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持公平公正原则,但历朝历代只要存在考试,就存在舞弊现象。为此,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严惩科举舞弊的法规措施。文章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能够对国家现行高考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宋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朝、五代时期科场作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防止考官、考生的舞弊行为。其中主要措施有以下五条:一、临定“知贡举”制度。唐朝时期,省试(属于尚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举子考试)的主考官通常由礼部某个固定的官员担任,而北宋的主考官则是由皇帝和大臣会商后临时任命,称“知贡举”,属于不固定的差遣性职务。二、“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开创于隋,发展于唐,完善于北宋,强化于明清。北宋科举制的完善不仅表现在程序完备上,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相当严格,最大限度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因为北宋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止作弊的措施,一扫唐末以来科考积弊,对后世乃至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教材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开创于隋,发展于唐,完善于北宋,强化于明清。北宋科举制的完善不仅表现在程序完备上,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相当严格,最大限度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因为北宋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止作弊的措施,一扫唐末以来科考积弊,对后世乃至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为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得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其原因与社会、教育、管理、学生自身有关,应采取多方参与的综合性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各类考试中出现的作弊手段、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防止作弊等问题从大学生内因及外因进行了分析,就其制止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考试作弊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规范各级各类考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可见国家对各类考试制度,特别是对高校考试制度建设的重视。然而,目前的高校考试现状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容乐观,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成因分析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不断增多,手段  相似文献   

11.
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香港是亚洲最重视考试的地区之一。香港的教育制度与内地有较大的差别,其考试制度也大不相同。香港中学实行会考制度,会考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大学录取。本文分析了近七年香港中学化学会考试题中STS内容及特点,对大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湘娥 《教书育人》2007,(12):29-30
"连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个人犯法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等)连带受刑的制度,即一个人犯法,与其有关系的人都要同刑."连坐"之法起源于商鞅,延续了两千多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民众,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的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集体连坐"式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