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荣 《幼儿教育》2002,(9):14-15
幼儿园教育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幼儿园课程不只是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幼儿园文化、幼儿园管理、家长参与以及社区环境等都是课程不可缺少的因素。叙事性整合课程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所谓叙事性整合课程,是指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幼儿喜爱的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线,把  相似文献   

2.
“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由故事引发各种有趣的问题、从而建构起活动内容的一种课程体系。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文学作品篇幅长短以及作品蕴含的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单元主题网络,它包括文本、信息的整合;各种教育技术与方法的整合;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给幼儿提供了游戏与创造的良好条件,提供了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几点做法我园于2002年开始进行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的实验研究,在全园选择了3个实验班(…  相似文献   

3.
<正>我园正在建构实施的“四季天趣园”园本课程,以“天趣相伴,美好生长”为核心理念,是幼儿园多年来深厚“天趣文化”的积淀,是教师与幼儿在园共同生活的实践与感悟,更是幼儿园未来继续前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发展呈现多元化和本土化并重的走向,但无论哪种课程都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特点,都要关注本地区、本园幼儿的发展需要,都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幼教改革的实践证明,照搬照抄西方的课程模式是行不通的,把“园本课程”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幼儿园自己编写教材也是不切实际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者们认识到,幼儿园教学不再仅仅是教会幼儿知识,教师要注重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注重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反思,生成和发展课程内容。因此,如何在已有的课程基础上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生成和发展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就成为课程研究者、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主持的“幼儿园整合课程的生成发展研究”历时三年,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与幼儿互动,不断生成和发展新的课程内容的有效模式、方法和策略。参与研究的四个省市的六所幼儿园也在研究中总结了不少经验和案例。本刊将分期介绍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荣 《幼儿教育》2002,(9):16-17
文学故事是“叙事性整合课程”主题的切入点,也是课程构建与发展的载体。它有机地把各领域之间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合理地处理课程的“预成”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叙事性整合课程”中的“预成”体现了教师在课程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可能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文学故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整合性课程已经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这种整合,一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即着力建设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的“整合课程”;二是形成“由上往下”的新整体视角,即整体地把握住幼儿园课程这一有机集合及其组成成分的各个科目,避免“由下往上”的片面视角和把课程看成分离的一门门科目;三是课程实施者的整合性,即教师、幼儿和家长是课程内容的共构者,每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都是从强调幼儿的发展出发,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讨论制定出来的,并由他们共同实施。当然,当代的幼儿园课程整合也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因为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怎样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整合课程的实施,我们逐渐体会到整合课程所倡导的“解读幼儿”绝不仅仅是指跟随幼儿,更重要的是指推动幼儿的学习,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一以“特别的我”主题活动中的一个生成活动“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郭智的眼睛小”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整合课程中教师思考和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幼儿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自身生命的整全成长,“成长教育”园本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之一。“成长教育”园本课程以强健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能力、塑造幼儿的心灵为目标,旨在通过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和回归生活等基本手段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体验和探究环境。为确保“成长教育”园本课程的科学建构和有效实施,幼儿园当建构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标准化评价的不足,关注真实的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复杂性,强调幼儿作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全面过程。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学习故事”有助于教师在更广泛的情景中理解儿童的学习,运用一种描述的方法来评价儿童,让评价者在肯定儿童进步的同时认识到这一过程的社会性建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将教师的视角从聚焦幼儿的薄弱环节转变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优势,对改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三大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004年4月3日~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台湾财团法人人格建构工程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余杭教育学会承办的“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隆重召开。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40多位教育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建构、课程设计与学生人格建构及课程实施与学生人格建构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本刊记者全程参与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的研讨,以下是与会专家和代表的观点整合。我们相信,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将会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幼教专家强调: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真正为幼儿的“学”服务,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计模式,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建构课程。这种“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主张,激励着我园教师大胆探索,力求寻找适合我园实际的课程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交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人们为了获取共同成果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将“交往”看作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凸显了课程实施情境中“交往”的特殊意义。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境中的“交往”是一种多向交往,是教师、幼儿、环境(空间、材料等)乃至家长、社区等多个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从教学活动的导入、发展,到最后的分享、评价都应突出幼儿在交往中的核心地位,以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一、交往的真实性针对“虚假交往”现象的存在,本课程强调交往的真实性,而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幼教专家强调: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真正为幼儿的“学”服务,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汁模式,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建构课程。这种“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主张,激励着我园教师大胆探索,力求寻找适合我园实际的课程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音乐主题活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围绕大家感兴趣的一个音乐素材共同谈论,在师幼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知识的一种整合课程模式。它强调的是幼儿对该音乐素材的兴趣与经验,主张以完整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它注重幼儿的多样化表现,注重幼儿的探究、课程资源的利用,注重教师与幼儿的一起成长。那么,在音乐主题活动中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理念,则要求我们从各领域的相互整合与渗透中去开展相应的音乐主题教育,通过其间的整合与渗透,来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等相关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5.
游戏与教学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对幼儿园的游戏与教学进行整合,立足点是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原则是“教”追随“学”,方式是游戏与教学相互促进.游戏与教学整合的实质是从重视“外在”到关怀“内在”,从注重教师“教”到注重幼儿“学”,从分科课程到整合课程,它反映的是儿童观、教学观、课程观三方面的价值转变.据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为幼儿提供材料支持;与幼儿进行有效对话,适时介入幼儿活动;挖掘游戏与教学的整合点,巧妙设计和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园在认真分析各种课程模式特点、总结本园以往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期最主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研究适合我园的课程模式,即幼儿园“快乐阳光”课程。“阳光”象征光明、力量、生命和永恒,具有像阳光一般健康体魄、快乐性格、好奇乐学的素质,是幼儿适应未来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把“快乐阳光”课程改革不仅仅理解为一种框架建构的活动,而且理解为一种唤醒教师和幼儿的探究意识,启迪教师和幼儿的精神世界,建构教师和幼儿的生活方式,以实现教师和幼儿生命价值的活动。“快乐阳光”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健康、快乐、幸福、好学,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爱健康、会生活,善快乐、能交往,勤思考、敢实践,守规范、养正气。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最终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发展的基本途径,而决定幼儿课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则是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其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水平与质量。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的课程管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以管理促课改,以课改促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使课程改革的历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运用课程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在实践中做了几点探索:一、把握课程理念“以人为本的儿童观”、“注重教育的教育观”、“整合的课程观”、“科学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8.
活动整合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实施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即课程中的人——教师、家长、幼儿要一齐动起来。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教师往往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阐释某些概念,帮助幼儿掌握学科内容,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创造性。而在活动整合课程中,教  相似文献   

19.
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知识信息环境”。幼儿的求知欲旺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养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优化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知识环境,以促进幼儿智力、智源的开发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教师可以在墙壁四周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知识环境。如在认识四季时,教师可事先和幼儿一起用各种废旧材料,在墙壁上布置好四季的景色,让幼儿获得感性认识。上课时,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思考,教师再做启发性提问,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有关四季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创设一种语言氛围,经常向…  相似文献   

20.
课程的主题网络图是活动过程的展示,是主题结构的体现。“叙事性整合课程”的主题网络图是在教师的预成和幼儿的生成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文学故事设置问题,引发一系列活动,并不断地向外扩展、延伸,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