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呵护·引领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说。“强烈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教育家乌申斯基如是说。案例中的孩子描述妈妈的五官,确实有独特新颖之感,确实是他真实个性的体现。我想作为教师,应当呵护童心,巧妙引领。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习作动力才会得到激发,自信心才会得到培植,习作水平才会得到提高。童言无忌。孩子这样描述妈妈的五官,确实抓住了五官的共同特征——都是“小孔”。这在我们成人眼光中是不屑描述或不曾关注的。作为一个孩子,他肯定没想到要把妈妈写成丑八怪,也不觉得这样写是…  相似文献   

2.
事例放学了,家长们都来接自己的孩子。天天站在一旁,迟迟不肯跟妈妈回去,眼睛看着另外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玩具。原来他很想玩那个玩具,希望能把他的玩具借回家,再多玩一会儿。父母不当的做法妈妈丝毫没有察觉到孩子的眼神:“有什么事吗?”天天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妈妈。妈妈说  相似文献   

3.
刚刚走上讲台时,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变了.以前的孩子对学习似乎没有那么自觉,他们的注意力在别处.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一样吃过许多植物的蜜,很有兴致地看过蚂蚁搬家,捉过蜗牛,感受过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吹……而现在班里的孩子有一大半不认识蒲公英,没见过向日葵,也不懂蜗牛是什么东西.他们相当“职业化“,他们的职业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4.
胡彬(化名)是我所带班级的一名单亲孩子,父母离异后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该生脾气倔强,学习懒散,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经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时常伙同班上一些同学在学校,在社会上违规违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时常在想该怎样去教育他呢?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但最基本、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关注他,鼓励他,赏识他,进而促使他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的教育体制当中。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知识储备没有老师多,经济上受制于人,再加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训,使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们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  相似文献   

6.
孩子做错事,或是不听大人的劝告,若打骂孩子,不但父母生气,孩子还觉得委屈;若父母叫他呆在屋里“反省”,他可能在怨你对他不公,或许一会儿就睡着了,大多不会想是自己错了。说理教育也并非万能,有时用点自然惩罚法也许更有效果。自然惩罚法就是孩子造成的后果,由他自己承担。例如,如果孩子经常把衣服弄脏或弄破,父母可以让  相似文献   

7.
"一个孩子,哪怕有100种残缺,从他呱呱坠地之日起,就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朴实无华教育理念,是我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私心不是一种终极的伦理概念,对此越加分析,概念就变得越加模糊。但作为托儿所里的一种现象,它却是非常明确的,且提供了颇有解决必要的问题。倘若对孩子听之任之,年长儿童就会夺走年幼儿童的玩具,要求成人给予他更多的注意,并会全然不顾年幼儿童的失望,一味追求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21):36-36
记得有一次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我把糖果作为奖品发给每个幼儿,所有孩子都把糖放人口中,只有潘慰小朋友把糖放进了口袋。她说:“我要拿回家和妈妈分着吃。”离园时,潘慰家长告诉我,他们平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有物分享,包括对家中的保姆。  相似文献   

10.
“我家孩子的玩具快要堆成山了,可孩子还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碰到。孩子的玩具数不胜数,可一件新玩具没玩几天孩子就厌烦了,有的玩具孩子甚至连碰都还没碰过。碰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很无奈,最终往往以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1.
爱心·奉献     
我是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有脑不好使,让父母操碎了心的残疾孩子.曾有人问我,整天和那些失聪、失明、傻孩子在一起,你不感到压抑吗?  相似文献   

12.
当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去把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的时候,孩子会找出许多不愿做的理由:“我等一会儿再收拾。”“我太累了,妈妈您替我收拾吧。”……做父母的常常很容易让步,但这会使孩子们得到这样的认识:下一次父母还会替我做的,只要能找到借口,父母就会让步。  相似文献   

13.
西西已经5岁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很多玩具,有可爱的绒毛玩具、彩色积木、汽车模型,还有橡皮泥、彩色画笔、图画书,等等。西西一回到家,就会把这些东西搬出来,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很快就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爸爸妈妈并没有阻止他玩,但希望他玩好以后能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但是西西就是不听。有时他也会整理一下,但没有耐心做完。不过幼儿园的老师说,西西在幼儿园不是这样的,他和大家一样,每次都会把玩具放回原处。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是这样的吗?你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敏儿妈妈(上海):我觉得首先要在如何引导孩子玩玩具…  相似文献   

14.
镜·公主     
小遇 《中学生电脑》2006,(10):34-35
用什么能把黑暗照亮?——是希望什么能像火焰一样燃烧?——是热血什么是从火焰中诞生的?——是图兰朵我把原委细诉给他听:“你看,站在高台上那位美艳无比的姑娘就是我们尊贵的公主图兰朵,公主正在出谜题招驸马,谁能猜中她的谜语,就能娶她为妻,可要是猜不中,就得被砍头。”“啊……”我身边这位医师吸了口冷气,打了个寒战。我正想问他怎么了,那从异乡逃亡到中国来的鞑靼王子就出现了。可怜的王子并没有牵白马,他穿着平民的衣服,直视公主的眼睛,回答了她刁钻的提问,全国的臣民为他鼓掌欢呼,而公主还是不愿嫁给他。于是王子说:“如果公主在明天…  相似文献   

15.
“我家孩子上课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东看西看的。”“我家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玩橡皮……”“我家孩子没有一刻能停下来的,一点儿也不能集中精神看会儿书。”注意力,在心理学上就是指个体对外界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就是一种伴随各种认知过程的心理状态,比如,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注意闻等等,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存在注意的状态,而且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注意才行。因此,注意力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分为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两种。前者是有目的的、特意的注意,而后者则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注意。一般来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说他有意注意不够集中,不能按照特定的目的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不够长。那么,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父母该怎么办呢?今天特地邀请了三位妈妈,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大纲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小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我在执教《梅花魂》一课时,就进行了一些尝试,利用课内外结合,融美、音、语为一体,上成开放型的语文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这孩子一让他做事,他就说‘等一会儿’,一等、二等,他就是不过来。”的确,遇到这样的孩子是让人头疼。我也属于“头疼”家长行列中的一员,如让女儿吃饭,她答道“等一会儿就来”,可她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动画片,直到我把电视机关掉;喊她洗漱,她嘴里应着“等一会儿就来”,人却坐在玩具堆里,千呼万唤不出来。对此,我一度对她声色俱厉,又一度对她百般说理,均不奏效。后来,我终于想出下面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玩具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玩具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父母较喜欢前一种孩子,认为这些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通常“犟”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  相似文献   

19.
“我觉得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总是平白无故地乱发脾气,搁到以前很平常的事、很正常的话。他都敏感多心,一会儿说看他没考好讽刺他,一会儿说我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说话招人烦……”“我家孩子也是,一会儿说我老做他不爱吃的菜。一会儿又说我总用眼睛瞥着他,像看贼似的……”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法 孩子会固执任性,这与他所在的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如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六合一”家庭比比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六口都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事事处处依着孩子,对孩子关爱备至。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从家长心目中的“小皇帝”变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