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之处     
父亲非常忙碌,4岁的女儿却偏爱“3只小猪”的故事,并要他天天晚上念给她听。父亲暗自高兴,就把故事录了音。当孩子下次再要听时,他只需倒一遍录音带。  相似文献   

2.
Jokes and Humor     
不同之处 父亲非常忙碌,四岁的女儿却偏爱《三只小猪》的故事,并要他天天晚上念给她听。父亲暗自高兴,就把故事录了音。当孩子下次再要听时,他只需倒一遍录音带。  相似文献   

3.
孩子都爱听故事,我6岁的儿字也不例外。。一天儿子紧缠着我不放,我又苦于没有新故事时,丈夫急中生智,讲了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哪知儿子听得津津有味。几天后,儿子竟能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别的小朋友听,面对此事,我顿生感悟。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听妈妈给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了,在这些故事中,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是多么地爱我!我要大声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也爱你们!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夜已深了,我坐在女儿小房间的写字台前,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看着孩子的日记,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孩子知道感恩了。这都要归功于我和丈夫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育,终于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而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丰富奇特的构思,常常与孩子的心灵展开对话,引起孩子强烈的情感共鸣。   故事是美的,以故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触动孩子爱美的心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和我的孩子们尝试着在故事中寻美并获得了这些感悟:   一、反复倾听,多让作品说话   在故事教学中,老师讲了一两遍故事后,为帮助孩子理解,往往习惯于根据故事的内容、情节提不少问题,让孩子去回忆。实际上,在孩子听了一两遍故事后,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些…  相似文献   

6.
张艳 《教师》2012,(36):27-27
每个家庭都是一本耐读的书,背后都有生动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精彩的书,读他千遍也不厌。这次的家访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忽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不少家长在教育中重视教孩子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记忆现成的知识而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创造。有一次,一位4岁孩子的外婆让他的外孙给我讲个故事,这孩子很大方,当即编了一个恐龙的故事讲给我听。...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我和他爸爸给他讲故事,开始我们就按照书上的故事念给他听,可后来他经常不满意,嫌我们讲得不好听、不生动。我想知道,怎样讲故事孩子才爱听,对他才更有好处呢?河南信阳丁霞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的滋润,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积极有益、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熏陶孩子的思想情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那家长该怎样讲好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首先,选内容适宜的故事。故事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选对内容,选有利于孩子…  相似文献   

9.
独生儿子四岁了,能说会道,十分可爱。可渐渐地我发现这孩子不知怎么总喜欢做重复的事,比如喜欢看看过的图书,其实他早已熟悉了书中的画面,看了上页便知下页;喜欢问问过的问题,其实你不说他也知道答案;喜欢看看过的动画片,一部《宝莲灯》看得连台词都会背了;喜欢听听过的故事,缠着你一遍遍讲,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当我们情绪不佳或精疲力尽时,就想蒙混过关,跳过几个情节,对付过去算了,没想到孩子很快就发现,叫到:“讲错了!”真是令你哭笑不得。发现孩子的这一“毛病”,我有些着急,开始思考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一“毛病”,有几次还为此跟孩子发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午,我们中(2)班全体小朋友坐在教室里,静静地收听常州人民广播电台“童心天地”的广播节目.“我叫顾晓林,今年6岁.我讲的故事的名字叫……”当童稚、甜美的嗓音从电台里传出时,我深感欣慰,激动不已.坚持了一年之久的家园联系教育活动,终于结出了硕果。晓林原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他每天说话不多,上课一发言,小脸就涨得通红.但他很喜欢听故事,每当教师给大家讲故事或看图讲述时,他那专注的目光特别惹人注意.我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  相似文献   

11.
任教多年,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一次讲2~3个,可我的孩子却听了就忘,一个故事也说不出来。”其实,这些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给孩子讲故事讲得越多越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后来,我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诀窍——五天讲一个故事,收效甚好。 第一天,请幼儿自己看一遍家长事先选择好的新故事图书。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提问:“这本图书上画了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等幼儿看过一遍后,家长再与他共同认识图书中的重要角色,并帮助他记住故事的名称。 第二天,家长与幼儿共同看书,并声情并茂地讲一遍故事,一边讲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幼儿不易理解的字词的含义,或用容易理解的同义词直接置换,并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讲解。最后,与幼儿初步地讨论故事的教育意义,可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没有仔细地读过这些故事,它们由我母亲和外祖母在闲暇的时间以口头表达方式说给我听,我渐渐牢记那些简单的情节,却依旧一遍又一遍地吵着要听。当我过了读它们的年龄,找到最好的版本来读时,才发觉它们竟依然透射出强大的吸引力。从9岁到99岁,它们都是可以一再翻出来阅读的故事。本期经典:《安徒生童话》作者: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相似文献   

13.
山村小听众     
我的儿子今年9岁,但他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老”听众了。 6年前,孩子才3岁时,我就打开收音机给他放“小喇叭”节目。后来孩子长到6岁时,我又给他按时放“星星火炬”和“彩虹桥”节目。自去年以来,由于受我的影响,他又开始收听“阅读和欣赏”“不听不知道”“军事生活”等节目。听广播,已成为他的好习惯。我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几年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孩子今年5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针对他从小好静不好动,性格比较内向的特点,我们注重为他创设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逐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从而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以书为友大约在孩子一周岁以后,我们为他选购了一些色彩明亮、情节生动有趣的书籍。针对孩子年龄小的特点,我们特别注意讲故事的语气,尽量做到绘声绘色。一本书读过几遍后,我们要求他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孩子很有兴趣。当孩子提出让我们听他指挥,表演故事的情节时,我们也能够满足他。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快,同时,养成了喜欢读书,爱护图书的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4,(33):34-34
胡志荣是我班一个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时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人坐一排,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哭,从不愿意跟人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状:“老师,胡志荣不听故事。”“老师,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听故事,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很坚强,休息一会儿就好的,老师相信他能坚  相似文献   

16.
小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后,媒体纷纷向他的母亲芭芭拉·布什讨教“教子之道”。她的回答很简单:教子女以正道,要严格,要与他们亲密无间,最好的办法是:念故事给孩子听。而她所写的《念故事给孩子听》一文成为人们阅读热点。她在文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子女有什么秘诀时,我的回答就是——念故事给孩子听。我认为,要做好父母和祖父母,念健康读物给晚辈们听是最大的诀窍之一。怎么念,我有些心得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不要嫌早做这件事不要嫌早。我的次女卡罗琳把她的头胎儿子汉森从医院抱回来后不久,就开始念故事给他听,在以后…  相似文献   

17.
故事的故事     
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天,他不想吃饭,于是妈妈罚他站在门外,然后给屋子里那些听话的孩子讲起一个小故事来。当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发现妈妈在讲故事,哭闹的声音就小了一点儿,因为他想听听妈妈讲的故事。平时他最爱听故事了。这时候妈妈大声说道:“你现在听话,愿意吃饭的话,那么,孩子,我就让你进来听我讲故事。”可是,这孩子仍在抽抽搭搭地哭,当他听到妈妈的喊话声时,又马上大声哭闹起来,就连非常想听故事也不顾了。这时候,有一只老鼠从她的洞里跑了出来,问道:“小孩,你究竟为什么哭呀?我的小老鼠们都在吃肥肉,他们被你的哭闹声吓得呛(qiān%)…  相似文献   

18.
“教育从娃娃抓起”。在美国可不是一句空话。美国政府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法律规定6至16岁的孩子都必须入学。就连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幼儿都可以由大人带着到教堂或图书馆去“听故事”——接受免费教育。我在美国加州湾区打工的日子里,每星期一的上午就要带1岁半的男孩洋洋去附近的小图书馆“听故事”。图书馆、邮局、公立学  相似文献   

19.
刘侠 《家长》2014,(12):38-38
正日月流逝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果果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和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儿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他聪明,热情,有礼貌,热爱学习。也有些许缺点,不好好吃饭,每顿饭我都和他着急。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这是我从小注意培养的结果。小时候儿子喜欢听我讲故事,我就有意把一个故事反复讲,直到他都听腻了,嚷嚷着要听个新故事,我说:"要听新故事可以,但你得先把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故事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到了两三岁,说话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独立性也开始萌芽,不再满足于听,而想讲了。孩子是天生的说故事好手,对于他喜欢的玩具或卡通片他都能侃侃而谈,甚至编出一段自己和玩具或卡通人物的历险故事。让孩子说故事有个好处,使他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教孩子学讲故事,一般在两岁半左右比较合适。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买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短而薄的图画故事书。成人翻一页,讲一页,让孩子看着图学讲一段。孩子会复述后,可让孩子在成人的提示下逐渐连贯地把故事讲完。配合磁带的有声读物,是三四岁孩子学讲故事的好教材。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