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3岁的孩子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和长辈,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环境,他们哭闹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家长要积极引导,提前帮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兴趣。入园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听话能力,说话表达能力,使其在刚入园时,不会因为表达而焦虑。入园后家长还要端正态度,坚持不懈地送孩子入园。幼儿园老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也是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所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生理、心理机能发育尚不完善,给他们过集体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幼儿初入幼儿园会哭闹。今年新生入园后,为了使孩子尽快熟悉环境,顺利度过这一难关,我精心照顾着每一个孩子,细心观察、分析孩子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幼儿入园心理障碍初探余慧中面对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的孩子,许多家长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筹莫展,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幼儿教师也常常束手无策。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环境陌生,人员陌生,许多生活习惯、作息时...  相似文献   

4.
从孕育生命到孩子长到两三岁,作为家长的我一直体会到的是欣喜。可是等到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身为父母的一种责任。这件事还得从参加第一次家长会说起。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这可是“小东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亲人,走向社会。想到那么弱小的个体要去自己面对一切,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忧虑,甚至还带有一丝恐惧:陌生的伙伴、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集体生活方式,“独”惯了的孩子能行吗?我第一次感觉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究竟会怎么迎接这一切。孩子还未入园,幼儿园提前通知家长要开家长会。家长会…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  相似文献   

6.
家长开放日是家园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他们天天接送孩子,却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怎样生活、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一件“冒险”的事:他们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孤身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成人和小朋友.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而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妈妈困惑的问题。面对即将来临的幼儿园新生活.宝宝和妈妈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8.
吴新梅 《今日教育》2006,(12):43-44
由于正常的生理需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得从食物中吸取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人的心理也嘉同样地有着“营养”需求。特别是处于环境适应期的小班孩子.刚从熟悉的家庭走向幼儿园,在心理上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因陌生而至的惧怕感。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因此,“心理营养膳食”对小班孩子显得尤其重要.只有生理和心理营养充足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的压力。再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不会同别人交往,所以,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哭闹,  相似文献   

10.
家长开放日是家园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他们天天接送孩子,却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家长开放日为家长深度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大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是他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使孩子愉快地生活在集体里,这不仅关系到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是教师建立良好的班级集体、顺利开展教育活动的需要,因而,这是小班开学前后阶段工作的中心。成人往往对幼儿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时心理上的困难缺乏理解。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哭上几天,  相似文献   

12.
对幼儿来说,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宽松的家庭中,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自如、随心所欲,而到幼儿园后,却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在孩子入因之初,会产生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容易产生分离焦虑、陌生焦虑。这时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提前两个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幼儿生活、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训练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不少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常常很不愿意甚至很害怕上幼儿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幼儿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孩子一直在家里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对幼儿园的老师不认识,小朋友们也不熟悉。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觉得安全受到威胁,有的孩子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孩子则大哭大闹。一定要跟着家长回家。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期是幼儿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入园适应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进程与性格发展.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孩子的入园适应:当幼儿能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基本顺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关注刚入园小班孩子,帮助他们顺利过渡适应期,并期待他们因此获得良好心理和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附带着一所幼儿园。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发现,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升人小学后,其生活内容由以玩为主向以学为主过渡,虽然笔者所在小学的幼儿对学校环境非常熟悉,但他们对老师、对学习生活是陌生的,这就使初入小学的孩子们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茫然、胆怯,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今日教育》2008,(6):40-41
刚开学,这样的镜头在幼儿园里屡见不鲜:一些新入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或分别后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在哭喊的孩子中.有的是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有的是第一次上幼儿园。照理说,刚入幼儿园,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类孩子还惰有可原,可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还是不爱上幼儿园,甚至还怕老师呢?难道,这也是孩子的天性释然?  相似文献   

17.
蒋秀 《新疆教育》2012,(11):169-170
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事、物。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为了使这些孩子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环境,是摆在家庭和幼儿园面前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学前期是幼儿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入园适应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进程与性格发展。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孩子的入园适应:当幼儿能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基本顺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关注刚入园小班孩子,帮助他们顺利过渡适应期,并期待他们因此获得良好心理和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在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我学习到个体心理特征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反思在集体普适性的入园适应引导中,我是否关注、思考过个体心理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叶老师是女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已经退休两年了,然而,我和孩子却永远也忘不了她。是她,把毕的精力都献给了孩子。她,是孩子的好老师。 两周岁时,女儿上幼儿园了。从未离开过我的女儿,就要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接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伙伴,她会害怕,会哭闹吗?她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第一天,带着母亲的担忧与期望,我牵着女儿的手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叶老师迎  相似文献   

20.
杨健 《教师》2012,(13):97-97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这些在家里受到父母百般呵护,受到爷爷奶奶娇惯溺爱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旦进入幼儿园,便由原来单一的家庭生活转变为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转折,这个转折会使孩子在生活习惯、行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