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每当孩子们坐在草地上唱这首歌时,我问小(一)班的孩子们:“你们知道春天是怎么来的吗?”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抢着告诉我:“我知道春天是这样来的……”  相似文献   

2.
寒假回来第一天,我把新课本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手上。小朋友们可高兴了,首先翻弄的是色彩鲜艳的语文书。这时,彬彬带着惊喜来到我的跟前说:“老师,春天来了!您看!语文书里尽是一些关于春天的文章,还有图画。”多么细心的孩子呀!经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望了望窗外,惊讶地发现:是啊!原来美丽的春天真的已经悄悄地来临了。我突发奇想,何不来个“春天月”,让孩子们在这个月里,一齐来认识、享受美丽的春天呢?我摸了摸彬彬的小脑袋说:“你真细心!想认识真正的春天吗?”彬彬高兴地说:“想!我最喜欢春天了!”“好吧!我们就把这个月定为‘春天月’,让…  相似文献   

3.
高韦 《现代家教》2003,(8):34-34
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对楼上垂下来的迎春花很感必趣,纷纷问我:“高老师,那些漂亮的小花是什么花?”“叫迎春花,欢迎春天来到的花,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它开了,就表明春天真的来到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看,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是黄颜色的。”“那么,它的花枝呢?”“它的花枝是咖啡色的。”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又产生了兴趣:“它是棵死树,你看,它的叶子都没了,只剩下树枝了。”“它没有死,它没有死,它很快就会发芽的。”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都来找我判是非:“高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它是棵什么树吗?”其实我知道它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正是万物复苏之时。窗外阳光明媚,柳枝吐绿,到处洋溢着阵阵暖意。我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我们的“春天之旅”。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找春天》,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短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及快乐的心情。我期待着孩子们和我一起创造精彩。在指导朗读时,为让学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出示了几幅春天的图片,让他们首先与春天“亲密接触”。在确信他们已经进入情境后,引导他们读第一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读了几遍之后,我叫到了小波——一个眼睛大大,透露着机灵的小男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语…  相似文献   

5.
一天,小蜗牛正在草地上爬,一只燕子边飞边唱:“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蜗牛想:“春天来了吗?我怎么感觉不到呢?”“燕子阿姨,你带我飞上天去,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好吗?”小蜗牛对燕子说。燕子阿姨背着小蜗牛,她还叫来了孩子们,一起飞上天。飞呀飞,飞过森林,小蜗牛探出头来尖叫:“啊,原来春天是穿着绿衣裳的树哥哥。”飞呀飞,飞过桃树园,小蜗  相似文献   

6.
三看春草     
在春天里,我带着小班的孩子们曾去郊外看春草。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感知春季是逐渐来到的,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看春草:我找到了小草在初春时节,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逝,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地上长出嫩青草了,我们现在就来找小草,谁找到小草,谁就找到了春天。说着,我带头找到一棵小草,幼儿欢呼起来,要看我手中的小草。我说:你们自己也去找,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小草,找到春天。幼儿立即四散去找。一时间,两眼望去,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弯着腰,睁大眼睛寻找着小草。过了一会儿,只看到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脸朝着我喊:“老师快来看呀,我在大树边找到小草了。”“我在石头缝里找到小草了。”孩子们在寻找中,感受到春天已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蚂蚁是孩子们春天里最感兴趣的小动物之一。随着春天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孩子们开始好奇地观察花池边、树底下的小洞洞:“这小洞是谁的家?是小蚂蚁的家吗?”孩子们的提问表明,开展“蚂蚁王国探秘”科学活动的时机到来了。  相似文献   

8.
春天悄悄地来了,为了把春天清进我们的教室,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以“春来了”为主题,布置教室里那一面大大的主题墙。为了进一步增强大班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我让他们自己出主意、自己来布置。孩子们兴致盎然,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溢满激动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我找到春天啦!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柳枝儿发芽了,是柳枝招着手把春天喊来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她们说:春天来啦!”“石头上的青苔也绿了,那是春姑娘的脚印。”……语文课上,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河边的草地上寻找春天。在分散观察后,孩子们纷纷跑到我身边,兴奋地汇报着自己的发现。我一次次地为他们敏锐而细腻的观察力激动着。“老师,我听到小河在和春雨姑娘说话呢。”一个小姑娘满脸欢笑地拉着我来到河边。这时又有好些孩子围过来。“哦,他们在说什么呢?能讲给我听吗?”我十分好奇,热情地鼓励她。“小河问:‘是谁在挠我的痒痒?’‘…  相似文献   

10.
发展幼儿语言,不仅要在上课时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以及孩子们的相互谈话,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注意倾听孩子们的谈话,随时启发他们观察周围环境和说出有内容的语言以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春天到了,我指着教室里挂着的一幅春天的图画,让孩子们看。他们看着,看着,说开了:“这画真好看,有花,有鸟,有树。”“还有一条小河。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孩子们说的是图画中的枝节,没有注意到这幅画的特征,不能连贯地说出中心内容。我就启发孩子们:“大家看看图画中的树和我们园中的树一样吗?”一个孩子说:“一样,我们操场上的树上也有绿叶子。”一个说:“不一样,操场上树上的叶子很稀,到夏天就长得多了。”我对孩子们这一发现加以鼓励,又进一步启发他们:“对了,到了夏天树叶就长得多了,那么现在是什么季  相似文献   

11.
又到了星期五,该给孩子们布置回家作业了。让孩子们干点什么呢?有了,我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双休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接着我的话说“:然后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我笑着说“:能写一篇日记那当然好!”讲台前的一个孩子笑着说“:要是写两篇的话,老师就要高兴死了!”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我‘死’呢?不说我高兴‘死’行吗?”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有的说喜气洋洋,有的说兴高采烈,有的说喜笑颜开,有的说眉飞色舞……我灵机一动,说“:是呀!要表示高兴有很多词语可以说,用其他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一束杜鹃花     
春天来了,教室后面的山上开满了红红的杜鹃花。 一天,老师问小朋友:“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呀?” “唰”地一下,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 “老师,我喜欢家乡的蜜桔。” “老师,我喜欢家乡的红薯。” “我喜欢家乡的高山。” ……  相似文献   

13.
活动由来伴随春天的来临,周围的空气都浸满了春的气息。一天,我在和孩子做“颜色变变变”活动,正当他们感慨颜色的神奇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春天,你会选择哪一种?”孩子的回答都偏向于选择绿色。孩子们已经知道蓝色和黄色调和可以变成绿色.但是尚不知道,颜色的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何不借助孩子对春天的感觉让他们来感受一下绿色的丰富呢?于是我们开始了“春天的颜色”等一系列艺术表达活动。  相似文献   

14.
春风吹又生     
刘影 《山东教育》2004,(30):36-36
孩子们非常喜欢诗歌《草》,在前几天的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看到渐渐变绿的小草,忽然兴致盎然,开怀吟诵“离离原上草……”我想孩子们可能是触景生情,这不正是一次情境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指着攀缘墙下面的那一片草地说:“大家快看,春天已经来了,可是那里的小草为什么没有‘春风吹又生’呢?”孩子们观察后,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攀缘墙遮挡住了阳光”,有的说:“小草没有喝到水”,还有的说:“小朋友在爬攀缘墙的时候,把小草踩死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一下子被这群小家伙全都讲出来了。我借此为孩子开展了一次关于“草”的活动,对孩子…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幼儿园南边的草地一片翠绿,小山坡上也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野花,这一切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一次散步的时候他们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去那里玩一会儿,好吗?”我笑着答应了。孩子们奔向草地,高兴地唱着、叫着、跑着、跳着、滚  相似文献   

16.
雪涛的妈妈在一所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她送给我们班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我们把小青蛙养在一个大大的玻璃容器里,上面盖着一块四周包好边的玻璃。小青蛙的家还挺宽敞。孩子们建议给它做一块陆地,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青蛙是两栖动物,一边是水,它可以在水里划;一边是土地,它又可以跳上岸休息。” 我按照孩子们的建议,找来了细细的沙土放进玻璃容器的一边,拍打得结结实实,一块陆地建好了。有的孩子风趣地说:“明年春天,我们再给它种点花和草,小青蛙的家就更漂亮了。” “小青蛙吃什么呀?”我的自言自语被孩子们听见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的蒜瓣根儿长长了!”“老师,小蒜一夜就露出绿了!”“老师,怎么这么快啊!”“老师,我觉得春天来了!”……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儿,我更为自己组织的这个活动而兴奋:我看到了春天!——题记  相似文献   

18.
花开的声音     
为了把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亲身体验春天的气息。草地上,小草嫩嫩的已经绿成一片,我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春天的特征,一边蹲下来轻抚着小草。孩子们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他们柔软的小手轻轻摸着同样柔软的小草。我们继续向前走,春风轻轻地吹到我们的脸上,柔柔的、暖暖的,孩子们欢快得像一只只小鸟,不时地向我问这问那。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存天坐的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一位老师先让孩子们回忆这一单元的课文描写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再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经过老师的启发,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课堂上孩子们对春天的描述更是千姿百态、童趣横生。过了一会儿,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满脸愁容地说:“老师,我不喜欢春天!春天来了,我身上会起小豆豆,妈妈就不让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20.
《春雨的色彩》语言优美,充满诗意。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像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课堂中,一位小姑娘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唱首《春天在哪里》给大家听。”“是吗?”我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下面的学生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