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的女儿马上就要三周岁了,生理发育良好,但是她的说话能力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达不流畅、咬字不清楚,尽管有些字、词能说清楚,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但是,当遇到发“ge”音时,一个音节可以说清楚,如果在“ge”前加“一”时,她就怎么也说不好了,总说成“一的”,平时把“姑妈”叫成“嘟妈”,等等。我常常试图纠正她,但她仍然说不好,还产生了自卑心理,常对我说:“妈妈,我不会说,我说不  相似文献   

2.
王新 《幼儿教育》2001,(12):26-26
口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表现为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如果及时矫正,这种现象是容易克服的。儿童在两三岁时很容易发生口吃,一般来说不超过三星期,最多不超过六星期,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口吃。暂时性口吃多因孩子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由于想的比说的快而导致说话结结巴巴。对于暂时性口吃不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的女儿现在差不多三周岁了,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讲三个字以上的话,即使是三个字的语句,也需要反复引导,才能勉强讲出来。这里,我把怀孕时,及她出生后一些情况告诉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我怀胎六个月时,因肾结石住过医院。出院后又有时发冷、有时发热了一段时间,中医曾开十三太保等药给我吃(医生是知道我有  相似文献   

4.
我家孩子三岁了。她做事的时候过于专心了,我们喊她干点别的她理都不理,有点不听大人的招呼,平常在家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请问对孩子不听话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王丽燕 《家庭教育》2004,(7B):47-47
某幼儿在家里睡觉前,总是先把脱下的衣服全部整理、折叠好,才钻进被窝,哪怕天气再冷,也决不例外。家长要求他先钻进被窝再整理衣服,他却说老师是那样要求的,在幼儿园就是那样做的。而另外一名幼儿则在幼儿园表现得很独立,自己吃饭、睡觉,而在家里却表现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依赖家长。  相似文献   

6.
肖云莉 《早期教育》2001,(18):37-37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经常看到孩子们的一些怪现象:拿着鸡蛋、桔子不吃,一问才知不会剥:午餐时端着是子找老师:“老师你帮我剥”;  相似文献   

7.
胡爱军 《山东教育》2004,(17):45-45
儿童时期正是大脑和脑神经细胞急剧发育的时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词及故事情节能迅速被大脑接受并储存,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的增生。因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故事能使幼儿通过科学的训练进而使智力得到提高。许多家长认为,讲故事是非常容易的事,的确,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孩子的需要,随便看看书,  相似文献   

8.
《顽皮娃娃》2006,(5):27-27
妈妈抱着甜甜在车站等车,一辆双层巴士从面前开了过去,后面紧跟着一辆小奥拓轿车。甜甜突然指着那辆奥拓车激动地说:“瞧!双层巴士生了一个小宝宝!”车站上的人都笑了。  相似文献   

9.
沈国香 《山东教育》2004,(15):45-46
一次,有朋友来串门,看到我与儿子正兴致勃勃地将各种残旧的玩具汽车自小到大首尾相接由厨房一直连到客厅,十分好奇。又见到我们为未上幼儿园的儿子设立的“材料角”,忍不住说:“瞧,你也太寒酸了,怎么尽是些垃圾货?”确实,孩子的这个所谓的“材料角”里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3岁了,最近说话时,说第一个字时嘴很是费劲,还拉长音,要不就是重复地说,有快一个月的时间了,原来孩子说话一直没有这个毛病。如何才能纠正呢?容易纠正吗?我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12.
徐方忠 《幼儿教育》2002,(11):38-38
编辑同志: 您好!我儿子已经七岁半了,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他各方面发展都较好,是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好学生,可是他有一个我认为很“严重”的缺点,即做事拖拉。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从儿子懂事时起,我就教育他做事要认真、干脆利落。可是事与愿违,不管我让他做什么事情,他马上去做的时候很少,每次都要催促三五次,他才肯去做。比如说睡觉前刷牙、洗脸、洗脚,如果任其自然,他要磨蹭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往往是在我不耐烦的催促声中才完成任务。我也曾试图用讲道理或鼓励的方法,使他有所改变,但是收效甚微。对此,我大伤脑筋,苦于找不到良策来治疗儿子这种做事拖拉的“毛病”,恳切希望你们能帮我出谋划策,解决我的这一“难题”。谢谢! 山东平度月 琴  相似文献   

13.
14.
王安兰 《山东教育》2005,(27):50-50
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十分常见,除了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后天用眼不当所致,据国内研究表明,有许多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是与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这部分儿童视力发育障碍是“学”来的。  相似文献   

15.
16.
编辑同志:我的女儿现在三周岁半,身体健康。我和丈夫都是教师,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很希望孩子能聪明伶俐,热爱学习,长大后能成为品学皆优、适应社会的人。因此,在孩子两三周岁的时候,我已经教她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能点清五个以内的实物;能写1~10的数字;能搭10层楼梯、认识六种颜色和七八种形状等。虽然她学得不是很快,但我教她什么,她就学什么。可现在,让她学点东西或看书,她变得极不情愿。比如,我让她搭积木、建房屋,那就非要我们陪着,而且自己不愿动手,让我们帮她搭积木,她在旁边看;我和她一起看书学习五以内的加法,她总是坐立不安、心不在焉,要不然就反问我:“你说等于几呢?”或者干脆说:“我不会。”根据她已经学过的知识,我认为她应该会算。每当这个时候,我很生气。可是又不敢大声训斥她,生怕事与愿违,使她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学情绪,那就更糟了。  相似文献   

17.
钱雨  王玉 《幼儿教育》2002,(3):30-31
逢年过节给孩子。“压岁钱”,这一习俗由来已久。而今,这一习俗有愈演愈烈之势。儿童眼中的压岁钱概念与成人的观点一致吗?压岁钱的支配方式与过程对幼儿的早期消费观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就压岁钱这一社会现象,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的102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如下: 1.你认为一定要给孩子压岁钱吗?调查结果显示,有  相似文献   

18.
我家女儿珊珊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刚开始时是她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她就哭:后来发展到一听到她不愿意听的话或者让她做不愿意做的事就哭;有时自己做错事,比如不小心碰倒椅子、到时间没吃完饭,或者别的小朋友无意碰到了她一下都哭,而且哭起来谁劝都没用。现在,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才好了?  相似文献   

19.
范风华 《早期教育》2001,(14):36-36
女儿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已经上中班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常有人问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我的秘诀就是给女儿找了一个好朋友——录音机。  相似文献   

20.
钱力 《早期教育》2001,(12):2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