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丽 《天津教育》2020,(4):163-164
家庭不仅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基本的成长环境,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是从我国的婚姻状况来看,离婚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众多家庭结构的破坏,对于幼儿健康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功能大大缩减,肯定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健康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单亲家庭为例,浅议家长离异给幼儿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单亲家庭家的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单亲家庭幼儿往往存在着抑郁、冷漠、怯懦自卑、狭隘自私、自控能力差、易走极端等心理问题和行为。家庭环境是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单亲家庭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可分为父或母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和再婚家庭三类。为使这些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史桂琴 《天中学刊》2002,17(1):124-12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前进,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受到了挑战,离异家庭日益增多,就是这种挑战的突出表现之一。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幼儿是在父母离异后进入幼儿园的。生活在单亲家庭孩子逐渐增多的客观现实,给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新课题。 为使对单亲家庭幼儿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必须从分析单亲家庭幼儿的特点入手。调查表明,这些幼儿在思想、心理、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五感”。一是孤独感。单亲家庭的幼儿或是母亲或是父亲送到…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树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尤为重要。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单亲家庭对幼儿自尊的发展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影响单亲家庭幼儿自尊发展的家庭、幼儿园和个体主观因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单亲家庭幼儿自尊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树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尤为重要。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单亲家庭对幼儿自尊的发展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影响单亲家庭幼儿自尊发展的家庭、幼儿园和个体主观因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单亲家庭幼儿自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重组家庭的增多,重组家庭幼儿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的棘手问题。为了让这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寻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个新的家庭,我们称此类家庭为重组家庭。重组家庭最主要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而且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也过于敏感。因此,重组家庭中的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重组家庭一般从单亲家庭演变而来。从单亲家庭到重组家庭使幼儿的心理一次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家庭变化引发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成人未必都能很好地适应,更…  相似文献   

7.
对“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偏差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明在进步,但有些负面的东西却正对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中“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引起幼儿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所谓“问题”家庭,是指父母不和,或教育幼儿的方法不当的家庭;离异家庭,是指分居以至离婚,但父母双方健在,各自都承担部分赡养和教育幼儿责任的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幼儿只能跟随父母其中一方,另一方可能是亡故或因离异并离开了本地的家庭。生活在这类家庭的幼儿,因受到各方面的困扰,再加上以其童真的眼光比较自己与周围幼儿的处境,个别以至部分这类幼儿在羡慕之余就…  相似文献   

8.
蒙琰 《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01-202
单亲家庭的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相对于正常幼儿而言个性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会感觉到孤独和恐惧,容易焦虑、易怒、自卑、攻击性强,同时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以幼儿为本,选择教育策略,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7岁的幼儿正是受教育的敏感时期。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爱。他们的教育至关重要,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明在进步,但有些负面的东西却正对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中“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引起幼儿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所谓“问题”家庭,是指父母不和,或教育幼儿的方法不当的家庭;离异家庭,是指分居以至离婚,但父母双方健在,各自都承担部分赡养和教育幼儿责任的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幼儿只能跟随父母其中一方,另一方可能是亡故或因离异并离开了本地的家庭。生活在这类家庭的幼儿,因受到各方面的困扰,再加上以其童真的眼光比较自己与周围幼儿的处境,个别以至部分这类幼儿在羡慕之余就可能产生自卑,自卑之余也就可能不合群,慢慢地可能产生孤独或烦躁等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4年从教以来,每年班上都会有单亲家庭的幼儿。特别是近一年,单亲家庭幼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每班竟有10个左右,达到了四分之一,单亲家庭的幼儿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部分幼儿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偏离,从整体上说要高于健全家庭的幼儿。有的攻击性强,有的暴躁易怒,有的胆怯退缩,有的内向闭锁……而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问题如果不能引起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2.
走进离异家庭幼儿的心理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离婚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单亲家庭日益增多,闹离婚的矛盾家庭更不在少数。如何教育好这些离异家庭和矛盾家庭的幼儿,是我们幼教实践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栏目在这里首先为你刊发一组来自云阳幼儿园的关于对离异和矛盾家庭幼儿进行教育的文章,以期引起你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理念下,学校和幼师还应该为单亲家庭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活动场所,搭建一个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建立一套关爱单亲家庭幼儿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快"和"慢"的调控中,在"多"和"少"的取舍中,在"实"和"虚"的结合中,走进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深处,将"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你"。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重组家庭的增多,重组家庭幼儿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的棘手问题。为了让这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寻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个新的家庭,我们称此类家庭为重组家庭。重组家庭最主要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而且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也过于敏感。因此,重组家庭中的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本研究对6组单亲初中生家庭展开近2年的跟踪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单亲家庭双系抚育结构破裂且生态过渡艰难,单亲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假性协同共育,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缺位,专业单亲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匮乏,家庭教育政策法规缺乏对单亲家庭的支撑和针对性。因此,为单亲家庭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迫切需要从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政策制定、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机构渗透式指导、学校与单亲家庭协同共育能力提升,以及协同重构单亲家庭双系抚育结构等途径构建和完善单亲家庭协同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单亲家庭子女在逐年增多。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本文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况及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如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有效的学校教育.加强其心理健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需要用心的呵护才能茁壮的成长,因此我国对少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特性使得教育体制僵化呆板,对幼儿的教育更多倾向于圈养模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儿童健康和谐的成长的。除此之外,由于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独生子女等的出现导致幼儿身心受到伤害,幼儿如何健康茁壮的成长成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儿体育舞蹈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运动项目,此项目将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类型多样并且能够方便的开展,不受场所以及人数的限制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有效的适应幼儿健身的需求,有利于塑造幼儿良好的身体形态以及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将此项运动勇于幼儿的教育中有利于幼儿的成长。本文将对少儿体育舞蹈对幼儿身体形态及心理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我认为,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陈宁 《文教资料》2009,(36):227-228
单亲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子女的发展教育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更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本文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单亲家庭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