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被定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后,社会各界的安全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中小学生的事故发生率也大大降低。然而,笔者发现中小学生的安全带现在被系得实在是太紧了,安全教育正逐步步人误区。误区之一:取消活动保安全。现在不少学校和家庭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便不敢再让他们徒步行军、军训射击、春游野炊、野外探险;甚至连参加劳动、骑单车上学校、玩风筝、踢足球等活动也不敢让他们参加……在安全第一的命令声中学生们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被无情取消。误区之二:降低标准求安全。手工操…  相似文献   

2.
雷敏 《贵州教育》2009,(23):21-22
一、安全教育的误区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在成长,所以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也要跟上孩子的成长。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危险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了片面强调安全,而使许多有益于开拓幼儿视野,  相似文献   

3.
剪刀是幼儿自制玩具时使用的主要工具,儿子两岁半时,我就为他买了一把圆头小剪刀,教他怎么使用,告诉他拿剪刀时剪刀头一定要朝下。但奶奶、外公、外婆则坚决反对,说:“这么小的孩子玩剪刀,伤了自己咋办?”我说:“地板上放块垫子,让孩子坐着剪,旁边有人看护,剪刀是伤不着他的。”后来,他们看到对剪画片有浓厚兴趣的孩子每次用剪刀都很安全,也就由着我了。小孩子做感兴趣的事,领悟力是很强的,不久,儿子就能熟练地使用剪刀了。  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取消活动保安全。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敢让他们徒步行军、军训射击、春游野炊、野外探险等,甚至连参加劳动、骑自行车上学、玩风筝、踢足球等正常的活动也被取消了。在“安全第一”的命令声中,学校取消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小班孩子小,用剪刀危险,因而是被严厉禁止的,而日本及某些西欧国家的幼儿园,在孩子一周岁后,就要教孩子操作剪刀。我认为尽早让孩子学会用剪刀是早期开发幼儿智力所需要的。为此,在小班进行了一年的试验与观察。小班幼儿学用剪刀的某些规律。最先学会用剪刀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7.
从中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让幼儿学用剪刀,因为“智慧在手上”,幼儿使用剪刀有利于他们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但有些家长害怕出事故,不准孩子在家玩剪刀,这种与幼儿园不同的做法使孩子苦恼。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向家长宣传幼儿早用剪刀的好处,说明我已教会孩子握剪刀、用剪刀、放剪刀的方法,一般是不会出事故的,请他们放心。同时,我又让孩子们把  相似文献   

8.
教幼儿懂得保护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幼儿生活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在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生活素质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 1.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好奇心强,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时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采用电视、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并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拨打的救援电话。例如:针对幼儿中鼻子易出血的现象,我们进行了“保护鼻子”的教学活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和活动的教具,讲  相似文献   

9.
万丽芬 《文教资料》2011,(20):135-137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再细心也无法完全预见到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而且即使预见到危险,也并不意味着能完全让孩子避开危险,但是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使幼儿远离危险避免伤害,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剪碎的蘑菇     
一次手工课上,我教小朋友用剪刀剪纸,把手工材料上第一页的蘑菇剪下来贴在第二页的草地上。作业之前,我提了要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纸,用剪刀沿着轮廓线把蘑菇剪下来。”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明白我的要求,我又补充了一句:“把纸上空白地方剪掉。”幼儿操作时,我巡回指导,一个一个地看。当我走到灿灿旁边时,心里“噔”了一下。她桌上没有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1.
幼儿三、四岁这一阶段,心理学上叫作“第一反抗期”。因为这时幼儿往往特别执拗任性,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不愿听父母的话,只是一味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稍不如意,就用哭闹来反抗。许多年轻父母为此大伤脑筋。“第一反抗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由活动,会操作许多物体,独立活动的意愿增长,不论干什么,都想自己来。  相似文献   

12.
“童年是什么?”“幼儿教育应怎样有效实施?”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应尽自己所能,让孩子现在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为孩子设计好了成长的“宏图”。然而,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关注的是什么?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从小培养出所谓“神童”的报道。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的幼儿教育是为了迎合谁?是迎合儿童吗?难道幼儿教育仅仅是“将来时”吗?只能以牺牲属于幼儿的童年去换取将来在社会上的“一席之…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游戏中,孩子为了逼真地反映(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经常需要制作一些“门票”“菜票”“邮票”等游戏材料。而利用版画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又快又好地制作这些材料。1.制作角色游戏材料:幼儿爱玩“邮局”游戏,“邮局”游戏需要“邮票”“信封”“明信片”等游戏材料,我们让幼儿通过版画活动制作。用吹塑纸做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家长重视幼儿的教育本来是好现象,但是许多家长已经开始对幼儿进行"提前"教育。本文从早期教育家长存在的诸多误区入手,分析了误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许多科学的育儿观念,以期为家长们科学看待幼儿的教育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班初期的幼儿面对剪刀和薄纸时,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因用力不当未能使剪刀顺利开合而沮丧:“老师,我不会剪。”有的直嚷嚷:“老师,剪刀戳着我的手指了。”……孩子的这些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熟悉剪刀的结构、性能,还不能自如地使用剪刀这一工具。我认为只有及早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才能使幼儿运用这一工具去大胆表现自己所认识的事物,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从而进一步提高他  相似文献   

16.
《纲要》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规定了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要求是:“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种观点与做法正是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近几年来我园的许多教师也十分注意了“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如:评价美术作品时教师常采用请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的方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问:这幅画里你觉得什么地方画得最好?让幼儿学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在体育活动中孩子的能力有差异,教师总是尽量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一次“走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陷入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他们盲目要求天真活泼的孩子学这学那,并使孩子除了上幼儿园外,将回家后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当然,这样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学习,但他们需要的是玩中学,学中玩。那么,怎样使家庭教育都能做到游戏化、科学化呢?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快乐生活; 二、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 三、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小小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许潮萍 《早期教育》2002,(12):39-39
最近担任某教学评优活动的评委,接触了多个大班年龄段的科学教育活动。活动中,我感觉到老师都比较投入,也体会到了为什么称教育是一种艺术。但我又发现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活动中,老师使用的一些低幼化的提问与孩子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回答,所形成的一种强烈反差。如在科学活动《黄豆和豆制品》中,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说罢,让孩子揭开用毛巾遮住的放着黄豆的盘子。幼儿答:“是黄豆。”老师说:  相似文献   

19.
学剪纸     
有一次美工课,我准备让幼儿学习剪小红花。对中班大多数幼儿来说,使用剪刀是有一定难度的,操作不当会刺伤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为此,我先安排了一节美术欣赏课,让幼儿欣赏一些简单的民间剪纸,使幼儿产生创造美的愿望。然后我出示剪刀,为幼儿讲述剪刀的结构和用途,让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剪刀做些什么。小朋友都踊跃发言。我因势利导:剪刀有这么多的用处,但如果我们不先学会用剪刀的方法,而乱用剪刀,就会刺伤自己或小伙伴,下面小朋友认真听老师给你们讲一讲应怎样使用小剪刀。于是,我示范讲解剪刀的用法,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些幼儿园出现一种现象——跳班:应该上小班的上中班,应该上中班的上大班,而且愈演愈烈。通过对跳班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这种现象给教师的教学及幼儿的成长都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心。跳班后因年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幼儿会产生失落感。比如有一位小女孩在小班时各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很喜欢她,任何事情都让她带头,可是跳班后,她对父母说:“现在老师不喜欢我了。”在活动中,由于跳班的幼儿常常“跳起来”也“够不着”,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信心,遇到困难就会说“老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