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建华 《幼儿教育》2000,(11):17-18
设计思路:该活动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动物园的动物既能观赏又能出借的奇特构想,引发出许多富有童趣、想像丰富的小故事。于是,我借助这一内容来引导幼儿表现动物的简单动态,将技能的学习与有趣的故事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第一次教学后,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只考虑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安排活动流程,没有让幼儿充分讨论,致使幼儿受定向思维影响,即搬木头必请大象,宝宝哭了就请小兔陪等。二是出示的故事图片成了幼儿临摹的范本,致使幼儿的表现内容受到限制。三是虽然我引导幼儿以小记者的  相似文献   

2.
樊玉莲 《幼儿教育》2000,(11):16-16
目的:1.启发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画出动物的各种动态。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准备:1.虎、狮、熊、兔、狗、象等动物头饰若干。2.黑色勾线笔、油画棒、8开画纸等。过程:一、情景感知1.动物们要举行“比力气大赛”,猜猜哪些动物会参加?2.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叙述的动物特征猜出动物名称。3.启发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比力气?(举重、拔河、搬石头、扳手腕等。)二、想像讨论1.老虎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举重比赛。你们认为哪个动物和老虎比  相似文献   

3.
蔡珏 《幼儿教育》2000,(11):17-17
目的:1.通过折叠的方法表现四肢动态。2.联系游戏经验,大胆表现想像中的角色动态。准备:1.用厚纸剪成人物的基本部分(其中头与身体相连),另准备作四肢用的长条形纸若干。2.各色水粉,旧牙刷等喷色工具若干。  相似文献   

4.
陈霁  许皎 《幼儿教育》2000,(2):20-20
目的: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准备: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画纸、笔、小勺、镜子人手一份;范画三张。过程:一、引出课题1.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  相似文献   

5.
胡岱如 《幼儿教育》2000,(12):18-18
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们根据情节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个场景,让幼儿作为故事主角在背景音乐、场景设置的帮助下,以“我”的身份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想像,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的:  相似文献   

6.
图一设计意图:《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人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们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  相似文献   

7.
娄敏 《幼儿教育》2000,(1):26-27
目的:1.认识基本的情绪,发展情绪辨认能力。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合理的判断。准备:大型情绪图片一套(如图),小型情绪图卡每两人一套。过程:  相似文献   

8.
找相同     
上面的图中有许多可爱的兔宝宝,三只小兔,找到了,就把它们圈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俞骅 《幼儿教育》2000,(12):10-10
设计思路:小班化班级人数少,材料相对丰富,操作空间也相对充分,所以比较适合安排烹饪一类的操作活动。一方面,孩子可以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之中,提高操作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放开手脚,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并有足够的精力去  相似文献   

10.
邱梅蓉 《幼儿教育》2001,(10):18-19
主题的选择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男孩子蹲着小便,女孩子自发玩起了生小宝宝的游戏……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知识,建立早期的性别意识。核心目标知道人有男女之分,能从发型、服装等方面区别男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11.
陆海英 《山东教育》2002,(12):32-32
设计意图在现代社会中,尺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如:量身高体重盘上的伸缩尺;裁缝师傅做衣服时,量身体用的软皮尺,划布用的短木尺;教师板书用的长直尺;小学生做作业时用的短直尺等等。幼儿时时处处接触到尺,但缺乏对尺的进一步了解,此活动是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比比、讲讲的过程中,发现尺的异同之处,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现尺的异同之处。2.帮助幼儿认识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了解简单的测量及观察尺度的方法。3…  相似文献   

12.
葛欣 《幼儿教育》2002,(6):31-31
目的: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 2.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准备: 1.每桌一盒印泥,一块半湿的抹布。 2.画纸、黑色水彩笔人手一份。 3.讲述童话《小人国》,并在室内张贴指纹画供幼儿欣赏。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斐斐的故事     
俞芳 《幼儿教育》2000,(12):8-8
中班上学期来了一名新小朋友斐斐,第一天他的表现就比较“突出”,饭菜撒满地,小便拉在身,集体活动时,同伴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听故  相似文献   

14.
15.
郭源 《幼儿教育》2003,(3):23-23
设计思路: 一天,我带孩子们到郊外游玩,忽然有个刚拉完小便的孩子大声叫道:“老师,好奇怪,我拉的小便没有了!”小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很快大家发现小便被泥土吸掉了。为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6.
龚敏 《早期教育》2005,(11):31-31
活动来源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到了,大街小巷里都挂上了闪烁的彩灯,商店里贴满了圣诞老人的窗花,孩子们也已经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息,但他们对这个"泊来"的节日又比较陌生,时不时地向我询问:"圣诞节是每年都有吗?""圣诞节里的圣诞老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礼物?"……于是,"圣诞快乐"主题活动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育》2000,(12):40-40
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孔起英副教授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的观点颇有见地。作者提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  相似文献   

18.
郭玉村 《山东教育》2004,(27):35-36
我班幼儿在单元活动——《感官总动员》中,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与探索的积极性生成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于是我积极搜寻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尊重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材和网上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大胆改编和尝试.生成系列活动,本活动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对不同鞋印大胆想象与添画,充分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铅画纸、彩色水粉颜料、海绵、记号笔、油画棒等。  相似文献   

20.
丛明 《幼儿教育》2001,(1):25-26
活动一吹泡泡目的:通过游戏了解泡泡的特性,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准备:1.小肥皂片、小瓶子、小木棒若干、水、吸管(粗细不一)等。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洗手时观察肥皂泡沫。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