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6,27(5):M0003-M0003
高二物理“伯努利方程”一节中,教材设计了用漏斗吹乒乓球和吹纸的演示实验,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实验现象表明:在流动的流体中,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教学中我们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几个简易装置,演示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现象,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旋律。笔者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创新实验,构建了自主、高效的生本实验课堂。1创设情境实验先设计情境实验:在一个漏斗内放入一个乒乓球,用胶管与漏斗连接,然后告诉学生:"谁可以用力向上吹掉漏斗内的乒乓球,获得50元现金奖励。"男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  相似文献   

3.
a.用乒乓球验证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现行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中,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安排演示实验少。若巧用乒乓球做实验,取材方便、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富有趣味,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①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两只乒乓球,也可放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两球间隔1cm。用一细管向两球之间用力吹气,两球不分开,反而靠近(图1)。现象:两球相吸。分析:当用力吹气时,两球之间的空气流速度大,压强变小,两球外侧大气压作用使两球靠近。②漏…  相似文献   

4.
郭倩 《下一代》2014,(7):25-25
让我们也动手动脑研究一下飞机的升力。找个小漏斗,漏斗口向下,细头含在嘴里,在漏斗附近托个乒乓球,向下用力吹气,吹气后马上松手,你会奇怪地看到,这时乒乓球并不向地而落,反而向上升,升到漏斗口了。吹的劲越大,球向上靠得越紧。好像有人用力托着它一样。小球上边和下边的空气有什么不同呢?在你不吹气时,几乎是一样的。那时乒乓球得不到升力。当你一吹气,情况就变了:乒乓球上边空气的流速比下边空气的流速快得多。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131页,在叙述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中,讲到泵壳里灌满水后,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旋转,泵壳里的水也跟着旋转,同时被叶轮甩入出水管,水被甩出时,叶轮附近的压强就减小,比大气压小得多。因此……。 同学们对叶轮附近的压强为什么会减小,就很难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可增做这样一个实验: 器材:漏斗、乒乓球各一个。 步骤:1.右手握住漏斗颈,斗口向下,左手托住乒乓球,使其位于漏斗口内。 2.用嘴向漏斗颈里吹气,左手脱离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并不下落(如图1)而是紧紧地吸附  相似文献   

6.
利用乒乓球可以表演一种“技巧”,就是在台面上用手指将球使劲一压,球就会从手指下滑出,球前进到一定的距离后会自动滚回来。乒乓球为什么会自动滚回来呢? 当用手指将乒乓球一压,球将同时获得一个平动速度v_0和转动角速度ω_0(见图),这样球便又滚又滑地向前运动。在滑动摩擦力f=μmg的作用下,球质心的平动速度将会减小,球绕质心转动的角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趣的难题,别看不起这些小问题,它们里面可蕴藏着大道理!不信?跟溜溜球一起看看去!难题1吹不走的乒乓球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仰着头,从下方的漏斗管口,往漏斗里吹气,你能把乒乓球从漏斗中吹出球从漏斗中吹出来吗?A.能B.不能你也许会说:这还不容易吗?只要用力一吹,乒乓球保准会跳出来。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你越是使劲想把乒乓球从漏斗里往外吹,乒乓球越是呆在那里不动。不信?你试试看。天哪,怎么会这样呢?还是让溜溜球为你揭秘吧!溜溜球揭秘:这是因为当气流从漏斗中冲出来时,冲击乒乓球的表面,气流绕着乒乓球…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中有几个流体实验.初中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规律比较难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直观形象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实验成功与否,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知识点.教材中的原型实验多用人工吹气充当实验用的流体.  相似文献   

9.
拾球器     
乒乓球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但是小小的乒乓球拾起来可是很费劲儿的,于是沈童便萌发了设计一个拾球器的念头。他认为:要不弯腰就能捡起乒乓球,一定要把手臂伸长,就用一根木棒代替手臂。捡球必须用手指,用什么来代替手指呢?他在木棒的一端装上三块有  相似文献   

10.
在桌面上摆两个乒乓球,然后,用一根吸管往两球中间吹气,结果两乒乓球居然相互吸引而靠在一起。这是为什么芽原因是:两球间空气压力突然减弱了,比乒乓球外侧的空气压力小得多,因此,空气压力不断地把两个乒乓球向压力较小的地方推,所以两个乒乓球自然地往中央靠拢。再做一个实验试试:取一支粗的吸管,朝上用力吹气,在出口上方一点点位置,搁上一只乒乓球,有趣的是,只要你继续吹气,乒乓球并不会掉下来。如果用玻璃漏斗朝上,再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里,那么,无论你怎么用力吹气,乒乓球都不会跳出来。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呢芽原因是:吸…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中“伯努利方程”是新增的选学内容 .中学物理实验室一般没有相应的演示器材 ,教师动手自制一些演示装置 ,既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验氛围 ,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又可丰富学校实验教具 ,以备后用 ,何乐而不为 .课本上介绍的吹纸、漏斗下的乒乓球这两个小实验取材方便 ,容易制作 ,实验成功率较高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大有益处 .但定常流动中 ,管径大 ,流速小 ;管径小 ,流速大以及流速小 ,压强大 ;流速大 ,压强小这些重要的流体运动规律 ,能不能更直观的反映在学生面前呢 ?1.用注射器和输液…  相似文献   

12.
新人教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中,多数实验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新教材中又没增加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鉴于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将医用塑料注射器改制为能够演示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观察到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环晴 《物理教学》2022,(4):77-79+36
初中物理教学中对漏斗向上向下吹球的实验现象解释为“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此产生了很多疑惑。本文通过对5个常见实验的对比分析,更加科学地解释了相应的实验现象,梳理了其中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启普发生器的容器部分和一个形状象干燥管的细颈长颈漏斗组装了一种新型的启普发生器。此装置可用于制取由于气体溶解于水而不能用一般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 ,如二氧化氮等。它和启普发生器一样 ,气体可随时产生 ,也可随时停止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a.装置构造如图 1所示。b.操作方法及原理。1将长颈漏斗插入胶塞 3,向漏斗球部加入固体反应物 ,并塞好胶塞 4。2关好玻璃活塞 7,连接好吸耳球 ,向容器内加入适量液体反应物使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下 ,并塞好胶塞 3。3挤压吸耳球 ,容器内压强增大 ,液体反应物沿长颈漏斗的细颈上升至球部与固…  相似文献   

16.
刘占财 《青海教育》2014,(12):44-44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多数实验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没有安排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说明的:“对于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鉴于操作难度大,现象不明显,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仅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不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总结结论时缺乏说服力,得出的结论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个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八年级<物理>的第一节内容"科学之旅"相当于全书的序言.这部分内容设计了多个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展示实验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中,针对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乒乓球放在1个倒扣的漏斗中,即使不吹,只要一松手,乒乓球就会落下.然而,当教师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时,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得贴在漏斗中.学生看完演示实验后,产生了想试一试的冲动.为此,笔者课后引导学生自制了一个简易漏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无生课堂"是一种没有学生,教师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课堂.2009年4月初,笔者参加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选题是"流体压强".一、赛前静思有关这节课,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重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决生  相似文献   

19.
在液体力学伯努利原理的教学中,演示观赏性、趣味性很强的"气顶球"和"气吸球"实验,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流体压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实验多用气垫导轨的专用气泵作气源,仪器较大且一般学校数量有限,难于满足多班教学的情况,经笔者探究,用电吹风代替专用气泵,实验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还可"一气顶多球"。1实验器材电吹风,乒乓球,铁架台,矿泉水瓶等。2气顶球实验2.1改装乒乓球选取两个乒乓球,在其中一个球壁上开个小孔,通过小孔向球内放入适量沙子,用小块透明胶带把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