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希腊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逻辑学、美学等领域都发源于此,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古希腊一位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则称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的确,亚里士多德开拓了逻辑学、动物学、生物分类学等全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各个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他研究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知识非常渊博.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萌芽,可以说是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但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亚里多德就是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这个人就是弄不清一般和个别、概念和感觉、本质和现象等等的辩证法.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会在这一问题上犯错误呢?列宁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3.
站在世界文学理论第一个辉煌顶点的人,是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两千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确,这位“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语)以其广博的学识,丰富的著述,深刻的思辨,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的导师。他不但是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且也是许多门学科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4.
●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物”。●斯巴达克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杰斐逊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洲革命。”●“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  相似文献   

5.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元明说部“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几乎从它问世之日起,便接连不断地招来了一些人的诋毁。最为流行、最有影响的一种论调是称其为“淫书”,指斥此书有背名教,“坏人心术,甚至“决当焚之”而后快。然而,也有些有识之士力排众议,起而为之辩护。例如,公安派主要代表人物袁宏道在阅读此作后备加赞扬,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乘《七发》多矣。曾经抄录过《金瓶梅》并为之作  相似文献   

7.
韩非生于周赧于35年,卒于秦王政14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笑话园     
“袁”谋人语文老师教文言文时告诉学生、如果你见到一个人,只知道他的姓,不知道他的名,在古代可以称他为X某人。为了强化记忆,老师拉起一个同学问道:“你们只知道他的姓,在古代应该怎么称呼他?”同学们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史记》这部古代奇书中,塑造了一系列剧性人物.他们或崇高,诸如孔子、屈原、贾生、孙膑;或平凡,诸如李斯、灌夫、窦婴、戚姬……但无论哪一种,都饱含着司马迁真率的情感,注入了他对于生命的深刻的体验,以一种至深至痛至刚至柔的笔调,为这些不幸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哀歌,伸张着一个个不屈的灵魂.而这些人物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具有殉道精神的那些悲剧人物.何为殉道?直白地说,也就是悲剧人物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生命激情.马克思在研究古希腊悲剧时曾指出过悲剧人物具有的这种精神境界,他称“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史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相似文献   

10.
火星,是人类心目中最富于传奇色彩的神秘行星。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古代罗马用战神玛尔斯为它命名。传说他是天神与神后生的孩子,长得强壮英俊。他的性格十分残暴,到处挑起争斗,是专管战争的神。几个世纪以来,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始终在为他们目镜中的这颗茸毛状火红色星球而惊叹,并形象地勾勒出许多有关它的梦幻般的景色。最令人激动的是对火星智慧生命的猜测。  相似文献   

11.
一百多年前,当马克思在贫病交加之中创作《资本论》时,他的两个女儿——燕妮和劳拉制作了一张“自白书”,让马克思回答。在“您喜爱的英雄”一栏里,马克思郑重写下“斯巴达克斯、刻卜勒”。他说:“斯巴达克斯是整个古代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个大将军,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英雄是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在分析法国1848年—1850年阶级斗争时说过:“如爱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身兼有多种角色:有人称他为“逸民”,有人称他为“放人”,有人把他推作“圣贤之人”,也有人说他是“有志天下者”,《诗品》却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众多的评说,正说明陶渊明诗文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厚,风格之独特。他诗、文、辞赋兼通,而且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诗作,从题材来说。有抒情言志的咏怀,咏史诗;有借古讽今的刺世诗;有即兴题咏的杂诗;有抒写躬耕生活的田园诗。在诗作中,最富有深意、最富有开创性并影响后世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因而,在诗歌史上,他还是以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称谓礼貌语中 ,有一类礼貌式 :用字、号称人 ,表示尊敬 ;用名自称 ,表示谦逊。古代以称人之名为不恭 ,是出于古人的忌讳。为了避免直接称出所讳之名 ,又出现了一种“讳称”形式 :以“某”代名甚至字 ;在人名之前加称“讳”或以“讳”代名的。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西方学术史上的杰出人物。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大的思想家。”(《资本论》第1卷第494页)恩格斯也曾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转引自《哲学史》第1卷第117页)。马、恩在赞誉亚里士多德那“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时,肯定了他卓越的、多方面的学术造诣。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毕生从事巨大的学术理论工作,不仅兴趣非常广泛,研究范围遍及各个领域,而且学问十分渊博,学术成果名列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在摇篮中露出甜美笑靥的婴儿到“钓胜于鱼”的老翁,从古代的“忘其锄”的农夫,到维纳斯塑像前的学生,都足以证明:欣赏美伴同每一个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美,像磁石般吸引着每一个人。因此,把美移人作文教学之中,并使之发挥效力,实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之良策。  相似文献   

16.
人物主体间性实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突破与整全,建构了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物主客间性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而人物主体间性则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之道。人物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道法自然”的宇宙根本法则、“关系本体”的先验之根、“众生平等”的万物主体性“、人物共生”的生存之道以及“人物感通”的人类情怀。确立人物主体间性,就为教育确立了一种新的自然伦理向度,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人”的人学理念,并有利于建构一种新的生态教育观和培养人“天地境界”的美学情怀。  相似文献   

17.
冠军: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宋义,骁勇善战,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魏晋以后,“冠军”成为一种官衔。后来人们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桂冠:古代希腊人认为月桂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他们用月桂树树叶编成冠,授给在祭祀太阳神时赛跑的胜利者,后来借用“桂冠”代称“第一”。  相似文献   

18.
韩非生于周赧王35年,卒于秦王政14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口吃(结巴),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  相似文献   

19.
1.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家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相似文献   

20.
痛并快乐着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诚然,现实的确如此。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两个人物——夏瑜和孔乙己。夏瑜者,秋瑾之化身也;孔乙己者,当时落后于时代的无数愚昧者之缩影也。是的,夏瑜是最痛苦的,他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得不到愚昧群众的支持,他饮恨而死。同样的,孔乙己也是最痛苦的,他“痛”在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他“苦”在自己有读书人之名,却无法考取功名,他抱憾而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