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静 《中学文科》2000,(10):12-12
初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觉得有一种清幽曲折的东西充盈其间,令我难忘,现在重新拾起,仍是这样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2.
二胡作为民族音乐之瑰宝,由于其独特的蟒皮发声及构造,其音色最近人声,淳厚、朴实、本真;由于它丰富多样的演奏手法和技艺,使其具有人性般深情歌唱的独特魅力;二胡在各民族、各地区以其不同的风格,展现其意境韵律之美。创新与发展将使二胡这枝古老民族音乐之奇葩,在新时代传播先进文化中再现韵律之美。  相似文献   

3.
诗歌极具音乐性、节奏感、旋律感,而这种独特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韵律来表现的,因此处理好诗歌翻译中的韵律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英汉诗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音系,所以把原语的韵律直接复制于译语中是行不通的。在此情况下翻译界提出了在保证意美的基础上对原诗韵律效果进行“再创”或“借形传神”及变通。  相似文献   

4.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声情并茂,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韵律美主要表现在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和韵脚和谐自然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音段延长的不同类型及其韵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汉语口语里,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音段延长,每一种类型都与一定的韵律事件相对应,都有各自独特的时域变化方式。韵律域末尾延长、即边界前的音段延长以音节的韵母为主,韵律域起始延长、即边界后的音段延长以声母辅音为主,而与重音凸显相关的音段延长则是涉及整个音节的、相对平衡的延长。音段的不同延长效应,可以作为了解言语韵律结构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语音实验发现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朗读状态下并不能有效地做出正确的韵律切分,而是呈现出类似两词一顿的情形。在重音分配上几乎每个词都被赋予了重音,且韵律短语中重读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有类似汉语去声的声调类型表现。闭音节结尾词后面普遍増音。语音实验分析显示,英语中际语韵律短语模式的形成有其类型学原因,语言韵律类型的不同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韵律的底层原因,英语语音教学应注重韵律知识的灌输。  相似文献   

7.
翟应增  黄玮  李敏 《文教资料》2013,(19):87-88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具有美感,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具有韵律关。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韵律美.教师要注意:首先,恰当选用词语,可有意识地多用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拟声词;其次,学习用韵和修辞的知识,有意识地用韵语教学,使用对偶、回环、排比等修辞手法锤炼自己的语言;最后,为了使教学语言听起来和谐自然,悦耳动听,还要注意自己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王亭 《语文知识》2006,(11):12-13
近年来,赵本山的小品在国内一路走红.愈演愈爆。这些小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心,打造了一张喜剧小品的“王牌”。纵观赵氏小品,押韵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它可以把零散的语句串联成一个整体.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收到了渲染气氛、强调主题的良好效果。下面我们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的韵律美不仅体现在诗文中,也体现在播音艺术中。在播音语言韵律美的创作过程中,播音员要掌握汉语言的基本规律和语言表达技巧,将创作情感与稿件要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处理好整体和局间、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还要注意播音语言的韵律美与播音腔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从在田畦疯耍右开启懵懂的学童,到文化积淀、人格修炼、琴棋书画皆拿得起的中师学子;从在汗水里“悟静心源”生长教学艺术,到人文、智慧地开肩学校高位势能……峨眉三小校长李庆九在一生割舍不开的教育情结中,享受着精酿教育生命的辛劳、觉悟,创造.痛快——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人们把文本节奏和语言节奏等同起来,并且把后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对文本进行分析,这是对文本节奏的一种误读.文本节奏和传统意义上被等同于格律的语言节奏不同,它包括通过听觉和视觉直接把握的外部节奏以及通过思维间接把握的内部节奏.文本节奏统摄着文本的形式与神韵,是文本价值的体现.翻译时只有对文本的价值呈现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译文中实现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12.
论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学,符号学和认知论诸视角探讨了中英两种相异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符承载的音韵美的共性和相异,并从人类认知共识的角度方面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音韵这一物质所产生主观感受的认知共识,认为对音韵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此具有心理认知的共性。尽管由于文化的相异而导致语符的相异,语符的相异则承载了相异的声音而导致音韵结构、节奏的相异,但由于人类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存在共性,故跨文化、跨语言诗歌翻译中音韵美的转换是可能实现的,即异曲可以同工。  相似文献   

13.
语篇意识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推广应用,话语(或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展示了在翻译理论领域语篇研究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一则八级英译汉试题译文的分析,说明了用语篇意识指导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谈谈绕口令的节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奏,是语言艺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绕口令属于民歌体的韵文,所以它具有一般韵文的色彩和格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绕口令的节奏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音节的选择;二是句式的安排;三是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文学作品中节奏的翻译问题。文中指出,文本的节奏是文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意义的表达形式之一,因此应该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出来。本文以实例说明,基于人类语言的共性,节奏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笔者根据索绪尔的理论,把节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言(langue)特有的节奏,如汉语和日语,汉语和西方语言;另一类是话语(parole)的节奏,即反映作者和文本独特风格的节奏。笔者提出,在翻译中必须尽可能在译入语允许的范围内再现文本的节奏,从而充分地再现原作的意义和风采。  相似文献   

16.
动作节奏作为动作要素中的一个综合性要素,在体育动作技术中作用很大。动作的节奏整体上联系着动作的各个环节,合理的动作节奏能保证动作的协调、省力,取得良好的动作质量。不合理的动作节奏会使整个动作变形,影响动作质量,甚至导致动作失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就是把源文本介绍到目的文本中去,也就是说翻译与文本紧密相关。而文本具有连贯性的固有特性,为满足读者认知的连贯要求,翻译时必须注意在目的文本的不同层面上重建连贯。这样一来,译本读者就可以从根本上像原文读者一样来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18.
畅达、迅疾是鲍照乐府诗的节奏特点。本文从结构、句式、诗体建设三方面讨论了鲍照诗歌节奏的成因,认为鲍照畅达、迅疾的诗歌节奏是其在这三个方面积极创新的结果。并指出了这种创新活动所发生的文学背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诗与格律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汉语格律的本质意义———音乐性。并通过对唐诗和宋词的比较分析,指出诗与格律应先诗而后格律。但既要严格地按照格律写格律诗就必须在格律问题上斤斤计较,又要以诗情诗意为第一要素,正确处理诗与格律之间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节律,教材不是没有提及就是内容单薄,无法使人们对现代汉语的节律有充分的认识。一般来说,语调、轻重音、节奏等是构成节律必不可少的成分。节律基本特征是:句末语调与句子语气的关系并不像一般教材所说的那么简单;轻重音格式除了“重 重”和“重 轻”外,还有“重 中”的模式;节奏的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结论对于“现代汉语”课程节律部分的内容是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