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心里话,虽然学校一直都订阅了《江西教育》,我却一直没有走进这本刊物。也许是工作繁忙的缘故,也许是自己的懒惰思想在作怪。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品读后,我却发现《江西教育》严谨不失生动,丰富不乏特色,确实是一本高质量、实用性强且贴近教师的教学刊物。因此,也  相似文献   

2.
有些朋友包括我年轻的学生有时说我喜欢怀旧。刚听这话,我真有点怀疑自己老了。我真的老了吗?如果不老,干吗喜欢怀旧!后来我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我有许多学生.他们的年龄比我小两轮还多.我们之间怎么没有距离?为什么我从不怀念文革.怀念大跃进?但我对20世纪80年代却念念不忘.说穿了,所谓怀旧还是怀念过去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王红艳 《山东教育》2002,(14):53-56
每次迎接新班级,我总要在第一节语文课上问这个问题:“喜欢诗歌吗?”也每次总会有如林的手臂举在我眼前,让我欣喜,让我觉得诗歌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的确,朝阳般的生命,使他们拥有了对诗歌得天独厚的感性认识,这火一般的青春、花一样的年华,是应该由诗来陪伴的。然而,当诗歌伴着改革的脚步走进高考试卷中的时候,我们众多的考生却紧紧地皱起了眉头———本来非常喜爱的诗歌竟成了他们顺利通过高考的拦路虎!为什么呢?为什么喜爱诗歌却难以准确地解读诗歌呢?原因其实也很明显,我们的学生纵然有着对诗歌的喜爱,这喜爱却更多的来自…  相似文献   

4.
邓玉文 《中国教师》2010,(17):10-12
<正>教师,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名字;教育家,一个崇高而又朴素的称呼。岁月的流逝并未磨洗对教师"闻道在先"的认可,古时对教师的那声称呼"先生",绵延至今。时代的变迁更丰富了教师角色的内涵。而对教育大师的尊称"教育家"也不再囿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圣贤,教育的变革充实了教育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活非常有趣:如果在某件事情上你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你经常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成功离我们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6.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  相似文献   

7.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芳香弥漫。”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中小学管理》主编给我发来一幅照片:画面看起来是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教室,每个课桌上都堆满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夜深人静,一位同学正在伏案苦读。黑板上方有一条触目惊心的标语,引用了女作家萧红的一句话:"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看着这令人感到窒息的画面,我想,难道教育就是把人生的一切幸福都交付未来,而在现实中只留下痛苦吗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在观念上已认同,但每天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班级管理,等等,整天忙得团团转。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我们教师对教科研总感到遥不可及。望之兴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一名班主任,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路,不禁想对同行们说:“教科研,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每天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很好的科研素材。实践出真知,每一个教室就是用行动检验自己的方案、不断创造知识的工作场。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看,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这是工作的需要。以下是我近几年走过的教科研之路,在这里和同行们分享与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叶祥元 《班主任》2006,(10):48-48
<班主任>杂志2006年第7期互动平台栏目刊载<求教:如何在农村牧区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文,笔者读后深有感触. 我是西部农村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对"在边远落后的农村牧区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许多困难"颇有同感.文章确实说出了农村教育的困惑,表达了傅天翔老师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编辑老师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一本充满智慧的课外书——《三十六计》,它使我受益匪浅。《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晖 《教书育人》2008,(6):17-17
记得美国作家塞林格在其名著《麦田守望者》中有这样一段意蕴深刻的描述:“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相似文献   

13.
世博离我们有多远?是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是上海到河北的距离,还是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我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关注世博、迎接世博,让世博成为了自己的“身边事儿”。  相似文献   

14.
矣勇 《云南教育》2010,(20):48-48
《云南教育》编辑部要做"两基"国检专刊,策划会上领导要我写篇文章,谈谈自己对"两基"的认识。老实说,我真正了解"两基",也是工作后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的,认识尚浅,该如何写呢?考虑到我上小学和初中那会儿,正是热火朝天干"两基"的时候,那就写写自己学校的变化吧,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5.
"以生为本",常见之于学校计划,常听之于领导报告,可谓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乃至说"为了一切的学生",便是其生动存现的注脚。但变打算为行动,化抽象为具体,真正使"以生为本"落到实处,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案例笔者所在学校系一所位居县城边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8,(7):23-24
胡锦涛: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 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在雨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防灾减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为数不少的教师眼里,希冀成为研究型教师的相关倡导往往是一种奢求,因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已让人应接不暇、疲于应对甚至无法招架。而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养成研究的习惯和能力,是从职业型向事业型过渡的前提,而通向研究型教师的道路并非无迹可循。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要真正落实,关键还在于教师。因为所有理念都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日常生活行为传递给学生的。因此,学校德育的落实要尤其重视教师的因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第一位,说明教师不能仅仅为"经师",更要为"人师",要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责任。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的那一刻起,教师就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把教书育人扛在了肩上。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享受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也少不了要体验一次次失误的苦恼。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其实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失误无可避免。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凌虹 《湖南教育》2010,(4):32-34
教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不知道将文本置于什么位置;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其实,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也不能忘“本”,否则就是舍本求末。语文教学只有把“本”留住,把“本”激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