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一个留日的中国人写的《我认识的鬼子兵》成了畅销书之后,书摊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写"鬼子兵"的书,像什么《鬼子兵的兽行》、《军妓血泪》之类。翻开来一看,竟然从头到尾都是地摊文学式的粗俗描写,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标题和细节描写分明透露着写它的人和读它的人某种不见天日的欲念。  相似文献   

2.
<左传>记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人.由于受编年体结构、分年记事的局限,<左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分散在各年的记事融合而成的.其中,一种是由分年记事逐渐展示某一人物的性格,从而构成完整的形象,属于"累积型"人物形象;另一种是仅记写一件事即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或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可称为"闪现型"人物形象.而且<左传>的写人,开始使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以表现人物性格的要素或其特征性行动.<左传>在写人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性,是后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小说人物描写的源起.  相似文献   

3.
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描写了三类进城的乡里人,这三类乡里人进城后都没能完美的实现他们的城市梦,他们或是被城市伤得体无完肤,或是成为城市边缘人、在城市中艰难求生,或是被城市异化,在现代理性之下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瓦城上空的麦田>在城市与乡村的现时悖论中显现出自己的价值,即揭示了乡里人走向城市时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一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残酷的青春岁月里最想遇见的那个人",这一行字瞬间使我热泪盈眶,那篇文章是写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史今班长的,史班长给了当时人人都不看好的孬兵许三多以亦父亦兄亦师亦友的爱,从而使许三多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最后成长为一个人人尊敬和羡慕的兵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经典抗战电影的戏仿,<鬼子来了>生成了自己的意义:颠覆抗战历史的神话叙事,恢复其作为复调历史的个人性、民同性和多义性.采取后现代策略没有改变<鬼子来了>的本质,它仍然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寓言"--个人遭际同构于家国命运的民族主义叙事.从经典抗战电影到<鬼子来了>,神圣的民族战争被转译为世俗性的个人情仇,民族主义内涵从意识场景深入到潜意识场景,"民族寓言"在后现代语境里转世再生.  相似文献   

6.
<正>写人散文怎样才能将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展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实现人物的形神兼备呢?"典型性"的选材和描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法门。只有选择人物生活中最具鲜明个性的"典型性"事件以及人物身上颇具标志性的外貌言行等内容加以记叙描写,才能成功塑造出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体现写人散文的精妙。汪曾祺先生深谙此道,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选取典型性的事件,描写典型性的特征,塑造出一个典型的独立自由的西南联大教授。  相似文献   

7.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一、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或事物进行具体的刻画和细致的描绘,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1.抓住特点。面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时,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特征就可用寥寥几笔把他们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2.正侧结合。写人状物时,选取角度是关键,可以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也可以二者结合,让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3.点面结合。这样既能突出重点,体现深度,又可以顾及全局,更充分地反映人、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表达.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学习描写方法,追忆生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习作能力. 2.通过交流,学习自改和互改作文. 教学重点:把主要内容写具体.  相似文献   

10.
<原野>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作者在性格关系中写性格,通过肖像描写写性格,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写性格,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写性格,使<原野>中的人物形象闪耀着个性化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很多朋友都看过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里面的武打场面设计得相当精彩.这样一说,大家大致上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了吧?场面描写,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比如半个小时内,几个小时内),在同一个环境下(比如虹猫蓝兔和敌人在山洞里),好几个人的活动画面.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牲畜林>描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传奇故事:一个德国鬼子为抢牲畜误入密林,蹩脚的猎手朱阿举着猎枪却不敢开枪,最后,一只凶恶的野猫和那个德国鬼子同归于尽……然而,这样一则极富童趣的故事,却给我们中国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挑战:把沉重的战争题材,写成一个轻松的童话有何意义?为何将正面人物朱阿写得这样丑陋?五次写到朱阿举枪又止,这样简单的重复有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它以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因各种原因举着猎枪不敢开枪,最后德国兵和一只野猫一起滚下石崖.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按表达的侧重点可分为写人和记事两种.写人记叙文是指以写人为主,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事件的记叙,表现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一种记叙文. 写人要表现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征,要具有典型性. 为使所写的人物形象生动,必须学会采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通过具体事件写人等. 写人在运用叙述和描写为主的同时,还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以点化中心,增强文采.  相似文献   

15.
鬼子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作家.对于<一根水做的绳子>的小说创作,它正是源于作家内心的、不受任何意识形态所干扰的忧患意识,促动了鬼子在面对现实生存境域时,总是以一种体恤的姿态介入其中,并由此洞悉某种存在意义上的悲剧性根源.它涵盖了精神家园的回归、人性悲悯的永恒情结、人文精神与人的文学、拯救与信仰等内核,有一种温暖的美学质感.  相似文献   

16.
<正>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如何让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请掌握下面四个"结合":1.人事结合。俗话说:"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在作文时,我们要精心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以凸显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2.正侧结合。刻画人物形象时,我们既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情心理等方面的细节从正面描写,又要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从侧  相似文献   

17.
王芳 《华章》2011,(32)
写文章的第一步乃是写作思维的建立.没有思维,好文章便无从谈起.文学作品离不开写人,通过写人才能反映社会生活.而描写作为写人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往往在文章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象棋的故事>来感受作者绝妙的写作思维和炉火纯青的描写功力,旨在探究文章中写作思维与描写之间的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应删繁就简,单一集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不是教一篇一篇的课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学习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而确定了"教什么"之后,课堂教学就不要再摇摇曳曳,而应"直捣黄龙府"。马老师上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前大家讨论认为本课就学习写人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既然确定了"教什么",导学案上的"学什么"就不宜再写什么"品人物"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中写了七十七个人死亡,每个人都死得很平和."死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刻画了"活人"的性格,可以说"死人"不死.<儒林外史>中的死亡现象与吴敬梓的思想和身世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用"死人"写"活人",是一种非常新颖和别致的思想和方法,寄托了作者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没死的人和被救的人>是英国女诗人克兰奇的短篇小说,荣获2009年度"英国广播公司全国短篇小说奖".评委给她的授奖辞是"强烈的情感控制,……描写生动、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