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获取2012-2021年福建省双一流高校专利相关数据,分别从专利申请数量及授权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有效性、专利合作率等领域进行检索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双一流高校专利活动活跃,学科特点突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攀升,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不均衡,低价值的无效专利占比近1/3,专利价值有待进一步实现等问题。最后对提升福建省双一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中药材加工"技术相关专利为基础,按照专利公开的时间、专利数量、专利申请人类型和专利申请状况等项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从2011年开始,中国"中药材加工"专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共检索到该专利371项,主要为发明专利.专利内容的IPC主要类型为A61K和F26B,且发明专利最多的省份是安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新疆11所本科高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现状分析,分析新疆高校的农学学科、医学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从而探明了新疆各个高校专利的优势区、弱势区、空白区。为加速发展新疆高校学科竞争力建设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大,但商业化、产业化实施却相对不足,目前的"专利实施率"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高校专利实施的真实情况。造成高校专利实施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利技术本身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在专利运用和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因此,高校应从政策和管理上积极引导专利申请的目的更多地趋向于专利实施,以公开技术获得法律保护,通过实施应用实现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作为发明创造的重要阵地,拥有相当比例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但是部分授权专利并未进行技术转化,而是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在一定年限后放弃了专利权。对高校专利奖励政策和职称评定政策的梳理发现,部分专利的申请动机与鼓励创新有所偏离。而专利撰写质量有待提高、专利转化途径不够畅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有待完善等都制约着高校专利的转化。通过对高校专利转化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专利激励方式、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完善专利转化渠道等措施,促进高校专利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6.
专利是衡量高职院校自主创新水平和发展优势的重要标尺。以山东省59所实际获有专利申请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基于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数据,分析2000年以来各院校专利申请数量、年代分布、专利类型及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合作申请状况、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从不同维度宏观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2012-2017年间工业和信息化部7所部属高校的科研情况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分析和可视化分析,从高校科研水平现状、研究视角、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了论文、资助基金、学科分布及合作机构等内容。结果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论文总量具有较强的数量优势;7所高校的论文产出质量都比较好,且论文以EI为主,具有鲜明的理工院校特色;7所高校的论文资助基金多为国家级基金,且各省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7所高校的特色学科优势明显;7所高校的合作关系存在"熟人效应"和"地缘效应"。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高校科技专利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技术竞争归根结底是专利的竞争。高校作为重要的科技力量,虽然专利申请增长强劲,但还存在重成果轻专利、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从专利观念、激励政策、专利管理机制、专利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思考,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专利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科技专利工作的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专利管理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急需构建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构建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应包括专利激励策略、专利准备策略、专利申请策略、专利扶持策略、专利营销策略、专利实施策略和专利维权策略等方面的创新.地方高校应本着现实性、特色性、服务性、人本性、系统性、渐近性和国际适应性原则,构建起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其专利发展受到地方经济和自身条件的双重影响.文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详述了地方高校专利申请和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